即时新闻

广东省地震局:

近期全球地震活动未进入“活跃期”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02月11日        版次:A03    栏目:    作者:梁怿韬

  羊城晚报讯 记者梁怿韬报道:10日,记者从广东省地震局获悉,虽然近期地震消息较多,但从监测数据来看,近期全球地震活动并没有进入“活跃期”。目前,地震发生后的超快速报已在广东实现,将为更多人在地震发生时赢得避险机会。

  根据中国地震台网的数据,今年1月30日至2月5日,我国发生3级及以上地震16次。2月6日至10日,我国台湾、新疆、青海、西藏等地,均有3.0级或以上地震发生。

  广东地震台副台长王力伟介绍,地球上每年会发生500万次地震,但只有1%的地震能被感觉到,这种地震被称为“有感地震”。在“有感地震”中,每年仅有100次左右会造成灾害。“通过对比可以看出,近几年来地震发生的频率其实低于1900年以来的年平均水平。”王力伟表示,从统计数据看,近期全球地震活动并未进入“活跃期”。

  虽然全球地震活动没有进入“活跃期”,但佛山市三水区2月5日发生的3.2级地震,让不少广东居民感受到地震“就在身边”。王力伟介绍,广东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震带,东南沿海附近的粤闽赣交界、粤桂琼交界等地构造活动较为强烈、地震较活跃,是华南强震活动的主体地区。不过,华南块体在新构造运动期间比较稳定。

  1970年以来,广东省及近海共发生4级以上地震37次,年均不到1次,且广东地区的建筑物抗震设防要求能达到6至8度。理论上,在广东发生5级左右的地震,致灾风险比较低。

  记者从广东省地震局获悉,致灾风险低不意味着不防范,广东依然在高质量建设地震监测和预警体系。截至目前,广东已初步建成了覆盖全省、立体化的地震监测网络,包括测震站网、地球物理站网和专用地震站网。其中,广东省测震站网由约1700个观测站组成。

  据介绍,利用现有的测震台网,对广东省珠三角地区、粤东和粤西等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地区的地震监测能力可达到1.0级水平,震中定位精度达到I类标准,即震中定位水平误差小于5公里,其他陆地地区达到1.5级水平,近海海域地震监测能力达到3.0级水平,地震超快速报平均用时小于1分钟。

  “当前,广东省正推进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建设。”王力伟介绍,待项目建成投入运营后,广东将实现重点地区震后5-7秒发布地震预警信息,这将为距离震中50至200公里及以外的民众,赢得4秒到45秒的紧急避险时间。重大基础设施、生命线工程和重要生活设施也可以及时采取紧急处置措施,从而大大减轻地震的灾害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