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记者 丰西西 谭铮 4日下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开幕,新设立的环境资源界别首次亮相会议。 据悉,这是全国政协自1993年增设经济界别以来,首次增加新的界别。80余名环境资源界别的全国政协委员,有来自国家环境资源领域的党政领导干部,有来自科研院所的科研专家,也有资源、能源和环保等相关企业负责人,其中包括两名来自广东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王新明和粤丰环保电力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黎俊东。 时隔30年,全国政协增设新界别,有何深意?环境资源界别的委员会带来怎样的建议?这些都备受关注。 增加环境资源界别是发展所需、人民所盼 作为来自新设立的环境资源界别的委员,王新明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绿色低碳应该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新界别的设立顺应了发展所需、人民所盼。在他看来,新设环境资源界别,既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绿色发展理念,也彰显了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上的大国担当。 王新明是国内较早开展大气挥发性有机物研究的科学家之一,从事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研究长达20余年,曾任十二届广东省政协委员。履职期间,他就广东生态文明建设和环保产业发展积极发声。王新明表示,广东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经济体量大,市场经济发达,大力发展环保产业,不仅能有效支撑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生态文明建设,还能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绿色增长点。 今年全国两会,王新明十分关注持续改善空气质量、深入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话题,带来了《关于推进长效常态治污,打造更高品质“中国蓝”的提案》,提出建立更加科学的考评机制的建议。王新明表示,空气污染进入深水区,不利天气影响可能抵消“人为努力”的作用,采用“多年滑动平均值”代替年度均值来进行空气质量考评,可推动各地更有定力和动力推进常态长效减排治污。他同时建议打破地域分割划分“空气污染控制区”,建立污染控制“保甲制”,实行一体考评,做实联防联控。 近年来,王新明致力于活性氮对PM2.5和臭氧污染的影响作用研究,努力用扎实的研究成果为空气污染治理提供政策启示和科研支撑。“作为环境资源界的委员,我首先要做好本职科研工作,同时将多学习多调研,为生态文明建设发声,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王新明说。 增加环境资源界别是实现“双碳”目标重要举措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陈建飚一直从事城乡规划建设和环境资源保护工作,作为新任全国政协委员,他十分关注新设立的环境资源界别。 “增设环境资源界别,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陈建飚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老百姓获得感满满。以广东为例,2022年全省地表水优良率达92.6%,再创新高;全省PM2.5平均浓度则创新低,珠三角PM2.5平均浓度在“三大经济圈”中率先进入“1字头”(19微克/立方米),“广东蓝”已成为一张鲜活名片。 “增设环境资源界别,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也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陈建飚说,生态环境的改善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内容,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百姓对绿水青山、整洁美化环境的需求不断增强,需要有一个更加畅通的集民意、聚民智的渠道。 陈建飚表示,在新的形势下,全国政协开设环境资源界别,此举有助于聚合委员对相关议题的观点意见,提升建言资政质量和效率,还能更好地动员他们以实际行动投身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促进环境与资源保护领域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凝心聚力、贡献智慧。
-
即时新闻
全国政协新设环境资源界别有何深意?
来自广东的委员进行了解读,并为美丽中国建设献上“金点子”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03月05日
版次:A03
栏目:
作者:丰西西、谭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