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粤中药材 家底摸清

跨度八年,省内中药资源较上次普查增加两千五百余种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03月27日        版次:A03    栏目:    作者:林清清、张秋镇

     潘超美(右一)在普查工作现场 受访者供图

  

  羊城晚报记者 林清清 通讯员 张秋镇

  

  广东中药资源“家底”如何?在跨度八年的第四次全国普查中,广东中药资源有何变化?3月23日至25日,第五届岭南中药材保护与发展推进会在广东东莞举行。《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广东省成果简报(2014-2022)》于会上首次披露。羊城晚报记者专访了广东省中药资源普查技术总负责人、广东省中药材种植行业协会会长、教授潘超美,“解码”广东中药材“家底”。

  

  已构建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广东省成果简报(2014-2022)》在推进会上首次披露。潘超美向羊城晚报记者介绍,普查摸清了广东省中药资源的家底情况,目前已构建广东省岭南中药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广东省中药资源动态监测服务体系。

  据了解,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于2022年底完成全国31个省区市验收,广东共完成了22245个样方套,记录资源种类4692种,其中药用资源种数3353种,重点药材资源304种,有蕴藏量的药材321种。发现了一批如南粤古柯、彭华柿等新物种、新分布资源。对中药材市场的调查显示,广东省市场流通中药材主流品种达733种,市场流通量在100吨以上的中药材品种有124种,流通量在1000吨以上的品种有31种。

  普查统计数据有何显著变化?“既有显著增加,也有具参考意义的减少。”潘超美表示,首先,广东省中药材的栽培面积在第三次全国普查时只有40多万亩,而第四次普查已经达330万亩。其次,品种的增加和减少也值得深入关注。在第四次普查中,属于广东的中药资源比第三次普查时增加了2541种。但有100多种第三次普查中有记录的栽培药材种类找不到了。“这反映了产业结构的优化。”潘超美解释,“所谓南橘北枳,适者生存,一些劣质的、不适合在广东种植的品种被淘汰。”

  “我们还要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中药资源管理保护以及利用开发的总体规划提供专业指导意见。”潘超美表示,“目前,中成药新药申报时,必须附上关于药材蕴藏量的资源评估报告。所以,本次普查也为整个中药产业的良性发展提供数据支撑。”

  

  将在全国开展交流展览

  

  岭南中药材文化底蕴深厚,如新会的广陈皮、东莞的莞香等,许多中药材相关技艺陆续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重要南药资源沉香的主要种植、生产基地,东莞积极推动莞香种植、药用、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东莞市卫生健康局副局长袁伟芬介绍,2017年,莞香被列入首批广东省岭南中药材保护对象之一。目前,东莞共种植莞香3万亩,莞香产业规模近15亿元。在东莞寮步镇举办的国际香博会,拥有累计超10亿元的总交易额和超150万人次的游客接待量。“寮步香市”还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馆长蓝韶清表示:“此次推进会有多位国内各大中医药博物馆馆长、专家参会研讨,后续将进一步推进在全国中医药博物馆开展岭南中药材交流展览事宜。”

  广东省中医药局副局长柯忠介绍,广东一直高度重视中药高质量发展,2016年率先在全国颁布实施中药材资源保护地方性法规《广东省岭南中药材保护条例》,遴选出第一批受保护的8种岭南中药材,并设立5年专项资金。希望通过持续行动,促进岭南中药产业的联动交流和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