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5月7日-9日,由中国文联指导,广东省文联、广州市文联主办的第2届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合作峰会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办

面向世界,共建大湾区文化品牌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05月14日        版次:A07    栏目:    作者:孙磊

     第2届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合作峰会签约现场

     

  □文/羊城晚报记者 孙磊  图/主办方供图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共建人文湾区”;2021年10月,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合作峰会在珠海举办,粤港澳三地文艺界第一次以文艺工作共同体的形式,合力推进湾区文艺交流交融。人文湾区的建设已从以往的广泛交流逐步走向全领域、深层次的合作,通过举办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开展系列文化活动,促进文化交融;聚焦改革开放等主题,联合推出交响音诗《千里江山》,电视剧《湾区儿女》《狮子山下》,电影《暴风》,长篇小说《燕食记》等一大批优秀作品;借助各类节、展活动,大力推动文艺人才、组织、团体、机构等交流互访,实现三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正如广东省文联党组副书记、专职副主席吴华钦所言,“粤港澳大湾区”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已内化至湾区作家艺术家个体内心的自觉意识和主动创作追求,以其为主题的文艺佳作不断涌现。

  人文湾区建设都有哪些实质性成果,该如何进一步深化湾区文艺交流与创作,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新的文艺形态?特摘发部分与会者的精彩发言——

  

  李劲堃[广东省文联主席]:

  培育“艺术之城”湾区城市群

  

  20世纪30年代,随着纽约经济实力超过伦敦成为世界级大都市,其文艺也随之扩张,继而取代法国巴黎成为新的全球艺术中心。纽约湾区集聚众多具有先锋意识的艺术家,以新的观念、新的形式走向全球艺术生态链的顶端,成为影响全球艺术观念的重要输出地。同样,作为世界级湾区的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既是全球的经济高地,也是产生新的艺术观念、新的艺术形态的集聚地,以丰富的艺术形式为其价值观塑造服务。

  根据这些湾区经验:我们在构建粤港澳新的湾区形态时,一是要培育面向全球、高度开放的艺术生态,营造文艺创新的良好环境;二是构建发达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湾区文艺发展奠定稳固基石;三是聚焦艺术经济集聚发展,为湾区文艺创新创造提供源源不断的蓬勃动力;四是建立健全高效的跨界协调机制,为湾区文艺可持续发展提供组织、资金和制度保障。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合作,要坚持中国式现代化文艺发展道路。以世界一流为借鉴,以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自信,共创大湾区城市“艺术之城”。支持湾区城市基于自身文艺传统的独特禀赋,将城市文化传统、特色文艺发展融入城市品牌建设,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岭南文化因素,融入城市景观和城市公共建筑空间设计,培育特色文艺品牌,打造特色文艺平台,发挥好香港知名文化交流平台和“文化IP”众多的优势、澳门中西文化交融交汇的特点,以及广州所提出的诗歌之城、江门所推动的舞蹈之城、东莞所推进的音乐剧之城等思路设想,合力培育富有特色、活力旺盛、品质一流的“艺术之城”湾区城市群。

  

  蒋述卓[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

  湾区文学必将有新的实验和开拓

  

  粤港澳大湾区文艺是具备新时代对中国式现代化诉求的文艺,它是一个富有生产性、召唤性的文艺新形态,它要构建两个特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在大湾区文学进行时中,有了新的更为宏阔的视野。过去的岭南视角是以山为分界作为地理划分的,“不仅隐藏着陆地的视角,而且与中心相对的某种‘偏远’也从中一览无遗。但现在这个‘大湾区’所蕴含的地理视角无疑是指向海洋的”。大湾区文学对新城市文学、新工人文学、海洋文学、泛科幻写作、新南方写作等的探讨,在艺术内容与形式上必将有新的实验与开拓。

  关于“新城市文学”,邓一光、张欣、鲍十、南翔、杨黎光、吴君等有了新探索,王十月、郑小琼等开始写作他们对城市的碰撞体验,新生代作家王威廉、陈崇正、蔡东等探索城市人的内心思辨。葛亮将写作视角从江南转向大湾区,新作《燕食记》触角细腻,通过大湾区共享特有的饮食文化深探大湾区文化底蕴和未来的一体化途径。周洁茹用“港漂”的眼光透视暂时还不属于她的“我城”,唐睿则在与香港的融入中写出香港青年成长的心路历程。“新城市文学”必将在大湾区城市中构建起崭新的文化认同。

  海洋文学也将进一步得到开发与拓展,海洋文学正在广东作家的笔下出现井喷现象,陈继明的《平安批》、林棹的《潮汐图》、厚圃的《拖神》等长篇小说透露出了蓬勃生机。

  还有与科幻文学、科技文学紧密相连的“新工人文学”、金融文学、商业文学也有了新的尝试,网络文学则是大湾区作家的强项,在新时代里必将得到更为强劲的发展。

  

  何威[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香港会员分会主席,香港影评人协会荣誉会长]:

  湾区影视应优先发展纪录片

  

  大湾区目前存在两种制度、三种税务系统,如何能最大化合理解决各方需求,不是一夜之间能完成的。首先应着眼于共同优势,即聚焦广东文化的特点和粤文化中已具有海外影响力的代表性文化品牌,以此为基础共建大湾区文化品牌。

  影视方面,建议优先发展纪录片。其原因在于,建立文化品牌的关键是建立文化认同,大湾区的品牌建立同样也离不开大湾区粤式文化的认同(不仅仅指大湾区区域本身,也是指全国及海外)。通过纪录片不仅可以推广大湾区本地文化,也有助于建立文化自信,更对当地产生衍生作用。因此,纪录片对大湾区未来文化交流和推广可起到重要作用。电影是建立共同价值观最好的媒介,而纪录片是文化认同的最好媒介。目前,官方的宣传片起不到纪录片的作用,因为这需要从民间的角度去说服西方民众,这是大湾区在文化交流中面对的挑战。正确引导纪录片制作、发展,将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华文化推广乃至世界话语权方面发挥巨大的潜在作用。

  

  盛梅[澳门大学张昆仑书院导师]:

  中西文艺交流应“以我为主”

  

  我们从硬件统计的数据可以作这样的分析:大湾区比起国内其他经济、文化发达地区来,更重视歌剧文化建设。大湾区现有的十一个城市拥有具有影响力的专业歌剧院七个,不包括承担歌剧演出功能的大剧院或文化艺术中心,这一数字比起长三角的九个城市,优势非常明显。如此优越的歌剧院资源,应该整合出波澜壮阔的歌剧创作热潮。

  显然,城市建设和文化建设的目标并不止于引进西式的歌剧院建筑与设施,我们的目标应该是整合这些资源,利用这些资源,开发这些资源,丰富、深化、拓展和提升文学艺术创作,更好地表达中国经验、讲述中国故事、抒写中国情感,这才是以开放的态度接受西方艺术文化影响的“初心”,这才是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应有的价值立场和文化目标。

  在新时代的文艺创新中,以西方艺术作为参照而不是作为标准,更不是作为目的,这样才能在中西文艺的对流之中“以我为主”,将“他山之石”为我所用。这样的文化交流思维才真正具有主体性、主动性,它既不意味着保守主义,也不通向实用主义,而是新时代大湾区文化建设中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的理论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