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善待订阅者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05月14日        版次:A07    栏目:【有感于思】    作者:阎晶明

     阎晶明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如今是电子时代了,编辑和读者之间的往来既便捷又疏远。于是,老一点的编辑和读者难免都会回忆从前的美好。

  说到编辑和订户的互动关系,我印象最深的是两件事。正好这两件事都与鲁迅有关。鲁迅有一篇著名的文章《记念刘和珍君》,而鲁迅念及学生刘和珍的因素之一,恰与订刊有关。当时鲁迅正支持几位青年主办一份文学刊物《莽原》,刊物运作十分不易。所以鲁迅在文章中说,《莽原》“销行一向寥落”,“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 这个“她”,就是刘和珍。

  鲁迅当年还曾支持《语丝》杂志。在《语丝》第十三期刊尾,发表有主编孙伏园的一封信,叫作《亲送<语丝>记》。其中,除了描述自己和编辑同人一起“夹着《语丝》沿街叫卖”的情形,还叙述了一则小故事。说在“虎坊桥33号有一位叫阎进兮的读者”,屡次来信责问收不到《语丝》。孙伏园说,寄去了《语丝》,邮局却总是说查无此人并贴条退回。孙伏园于是决定“为了《语丝》的缘故,也为了好奇心的驱使的缘故,我一定要亲自送去。”结果,登门后才发现这不过是一家杂货铺,“好像是与《语丝》不会发生什么干系似的”。孙伏园探问再三,店中人居然也都说“全铺中没有姓阎的”,孙伏园却依然追问是否有寄住的人。结果店铺的人四处去找,果然找出一位从山西新来的学徒,且姓阎。于是终于可以把《语丝》送到这位读者手上了。有此敬业精神,《语丝》影响力的逐渐扩大,势所必然,情理之中。

  我也因此回忆起,自己当年在《批评家》杂志工作,主编从订户中发现一位在某师专工作的青年,是唯一自费从创刊起订阅本刊的个人订户,于是就去接触了解并将其调入,由订户变成一名编辑。他就是后来成为著名学者的谢泳。追忆这桩往事,连我们自己都再次被感动且感慨,恍惚间好像在谈一件别人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