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广州中考体育考试现场 羊城晚报记者 梁喻 摄 |
去年广州中考,家长身穿定制服装为考生加油 羊城晚报 资料图 |
羊城晚报记者 蒋隽 6月1日-5日,广州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将填报志愿。今年第一梯度投档控制线划分比例由12%调整为9%,名额分配限制性分数线由招生学校近三年统招首批次户籍生录取最低分平均值“下降20分”改为“下降40分”。在中考人数逐年增加、名额批流标将减少或推高第三批次录取分数的背景下,填报志愿一定保稳为主,尽可能“一击必中”,不建议“踩线进校”。 第一梯度线划分比例调整 广州市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广州招考办”)发布的“关于做好2023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填报志愿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高中名额分配招生工作的通知”(以下合称“通知”),确定了今年广州中考录取细则。 根据通知,广州今年中考投档录取有两大变化。第一个大变化就是第一梯度投档控制线划分比例由12%调整为9%。以降序排列在报考总人数9%位置(去尾取整)的考生成绩作为普通高中第一梯度投档控制线;以40分为间隔依次设定普通高中第二梯度、第三梯度等投档控制线。 广州招考办表示,自实施“新中考”以来,名额分配已成为户籍生升入优质公办高中的主要途径。普通高中在第一、第二批次投档后的剩余计划减少,在第三、第四批次招生的计划占比相对降低。加之中考报名情况变化较大,为了适应新情况,使考生志愿满足度更高、更加适配预期,需要调整第一梯度投档控制线划定比例。 避免高分低录甚至“滑档” 看看往年广州中考的录取情况,家长和考生也许更能理解今年为何要调整第一梯度投档控制线的划定比例。 中考分数与当年试题难度有关,去年中考,考生人数增加2万人且整体分数偏高。 2021年和2022年广州市中考分数段统计表数据显示,第一梯度投档线以上考生分别是10959人、13396人,去年增加了2437人;第二梯度分别是13665人、17391人,增加3726人;第三梯度分别13818人、16140人,增加2322人;第四梯度分别是12434人、13665,增加1231人;第五梯度分别是10380人、10654人,增加274人;普高最低控制分数线以上考生分别是约3345人和约1394人,减少1951人。 由此可见,各梯度线上线考生都增加,尤其是第二梯度线考生人数上涨最多,近4000人。而去年普高录取人数增加的是7186个,这7000多个学位增加在哪些梯度线的学校,并不确定,就可能造成不匹配。也就是说,以前12%比例作为第一梯度投档控制线,后续梯度线又是依次降低40分而非以考生比例划分,造成的情况是:第一梯度线以上绝对人数增加,第二第三梯度上线人数也大量增加。学校可选择的学生多了、学生竞争加剧了,推高了学校的录取分数和末位志愿录取号,使得一些学生高分滑档,或一旦第一志愿不录取,第二、第三志愿也难中,一路滑到第四志愿。学生和家长的心理落差都较大。 所以,今年第一梯度线划分比例提高到9%,是中考人数大幅增加后必须提高的一个基准指标,否则很容易出现高分低录,甚至“滑档”。 名额分配录取线下降40分 今年中考第二大变化是名额分配限制性分数线继续保留,但从过去的“下降20分”变为“下降40分”。第二批次招生学校的名额分配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为该校近三年统招首批次户籍生录取最低分的平均值下降40分。 作为中考最大的福利政策,今年名额分配竞争加剧:约3.62个考生竞争1个名额,番禺、荔湾、从化区有更大概率靠名额升普高,黄埔、南沙名额率较低。今年名额分配最低控制分数线降低40分,意味着流标将大幅减少、或推高第三批录取分数。 今年名额分配计划为24215个,较2022年的23513个增加702个;全市符合名额分配资格的考生人数87620人,比2022年的77153人增加10476人。 今年约3.62个考生竞争1个名额指标,去年是约3.28个考生竞争1个名额指标,前年是约2.76名考生竞争1个计划名额。原因是考生人数逐年增加,去年广州中考考生增加2万人,今年预计增加1万多人。 获得名额分配的概率有所下降 今年各区分得省属、市属普高名额分配的概率由去年的约5%下降到今年的约4%。 11区名额率从高到低排序为:番禺区35.8%、荔湾区34.5%、从化区31.9%、越秀区29.8、花都区26.9%、白云区26.8%、海珠区25.4%、天河区25.3%、增城区25.0%、黄埔区19.5%、南沙区16.9%。 今年番禺区有名额分配资格的考生,35.8%能靠名额分配进入高中,概率最高。而去年名额率最高的荔湾区,今年排名第二,为34.5%。以全市名额率平均值27.6%为参照,白云、海珠、天河、增城、黄埔、南沙等区低于全市平均值。尤其黄埔和南沙,想靠名额分配上普高,概率较低。 对比2022年各区名额率发现,今年广州11个区名额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荔湾区下降幅度最大,达到7.3%。2022年11区名额率从高到低排序分别为:荔湾41.8%、番禺39.9%、从化35.4%、越秀31.3%、白云29.9%、花都28.9%、海珠28.1%、天河27.5%、增城26.9%、黄埔20.8%、南沙19.6%。 记者统计了广州76所普高的名额分配录取控制线发现,降幅最大的学校达到34分,涨幅最高的学校升7分。 今年14所省、市属学校(校区)控制线均呈下降趋势,降幅为2-13分。例如,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名额批录取分数为683分、广东实验中学682分、广东广雅中学(本部校区)677分、广东广雅中学(花都校区)671分、广州市执信中学(执信路校区)678分、广州市执信中学(天河校区)679分、广州市第二中学684分、广州市第六中学674分、广东华侨中学603分、广州协和学校603分、广州大学附属中学685分、广州市铁一中学(越秀校区)664分、广州市铁一中学(番禺校区)665分、广州市铁一中学(白云校区)660分。 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名额批分数线最高,为685分。 填报志愿不建议“踩线进” 填报志愿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广州招考办建议,考生和家长要认真阅读填报志愿通知等文件以及配套指引解读,了解报考范围、录取批次安排、志愿设置、投档录取规定等有关要求。 此外,考生和家长参考往年录取情况时,不能只参考学校某一年的录取情况或某一批次招生计划的录取情况。不能生搬硬套往年的录取分数,要看分数所处的排位。普通高中录取受当年招生政策、招生计划、报考人数、生源结构、成绩分布、志愿填报等因素综合影响,各普通高中统招批次录取最低分数及其所处梯度可能每年动态变化,充分认识这一点有利于作出科学判断和正确选择。 广州招考办提醒,“踩线进”的填报志愿策略不可取。在选择志愿时,既要分析自己又要分析学校,不能仅看学校的名气和自己的一时喜好。每个批次类别的第一志愿特别重要,用学校录取考生平均水平的思路来选择每个批次及计划类别第一志愿学校,尽可能“一击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