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对话广州英豪学校总顾问邓云洲

“教育孩子就像种花,我们要给他足够的阳光”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05月25日        版次:T08    栏目:    作者:何宁、郭毅

     邓云洲

     依山傍水的广州英豪学校

     英豪元旦晚会

     国防班训练

  

  文/何宁 郭毅  图/秦小杰

  

  从广州羊城创意产业园驱车至位于从化区温泉镇的广州英豪学校,一个小时的车程后,有种瞬间穿越到世外桃源的感觉。依山傍水的学校在雨后更是如入化境,不远处的群山云雾缭绕,顿时感觉时间都慢了半拍。这也许亦是大多数人对英豪学校的初感受——真是个读书的好地方。

  作为全国民办教育的代表,已经“三十而立”的广州英豪学校也尝遍了成长过程中的酸甜苦辣。2022年,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原校长邓云洲退休后来到了广州英豪学校,这位广州教育界的传奇人物在这所曾经辉煌的学校里会有怎样的大动作?广附的成功经验到底能否在这里生根、发芽和结果?卸下“盔甲”的邓云洲,向我们娓娓道来的,更多是教育的初心和感动。

  

  广附与英豪结缘这五年

  广附基因植入英豪肥沃的土壤,擦出不一样的火花

  

  2022年,教育老兵邓云洲正式退休,退休后的他一心扑在民办教育上。还在广附当校长时,邓云洲带领着广附开启了集团化办学的道路。广附教育集团不仅开办了不少民办学校,同时也对一些民办学校进行帮扶。2018年,广州英豪学校成为广附教育集团重点帮扶的一所学校。在邓云洲看来,广附基因能够迅速移植到英豪学校,是因为英豪学校“根正苗红”。

  羊城晚报:可否谈谈广附与英豪学校结缘的故事?

  邓云洲:英豪学校的发展可谓历经波折。创办于1993年的广州英豪学校是全国首创以收取“教育储备金”办学运作模式的全寄宿制民办学校。1998年以前,英豪学校在全国名声大噪,不仅仅广州,全国各地的家长和学生都慕名而来。但是1998年国家叫停“教育储备金”后,英豪学校由于要偿还之前收取的储备金,办学陷入困境,流失了很多优秀的老师,教育设施设备也日趋老化。从2000年到2018年,走了十几年的下坡路,英豪学校的办学走入谷底。当时从化区政府和教育局很重视英豪学校“重新站起再出发”的问题,所以找到了广附,希望能够对英豪学校进行帮扶。

  我在刚去广附当校长时,英豪学校之名还是如雷贯耳的,对其办学历史也很了解。2000年左右,不少英豪的优秀老师投奔了广附,我们也很认可这些优秀老师。2018年接手英豪学校时,我们就觉得这所学校底子很好,它有着很多民办学校不具备的优势。

  羊城晚报:英豪学校具体有哪些优势呢?

  邓云洲:英豪学校走了十几年的下坡路还能顽强地生长,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他们的董事会一直没有变过;第二,董事会始终坚守教育的初心——要办中国最好的民办教育;第三,英豪学校没有产权纠纷,产权很明晰。可以说,正是英豪学校具备这些优势,也就是说有非常好的土壤,所以广附的基因一植入,双方一拍即合,很快,英豪学校的发展喜人。

  羊城晚报:我们了解到,自从广附教育集团接手英豪以后,学校高考重本率翻了好几倍,英豪学校现在的重本率可以比肩广州市第二梯队学校,师生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英豪学校这五年到底做了什么?

  邓云洲:从2018年开始,广附派出了以李烜为校长的管理团队,把广附文化、校本课程系统、管理模式等全面移植到英豪学校。我们也多次与英豪学校的董事会进行协商,董事会也非常赞同把英豪学校全面移交给广附的团队来管理,所以在管理制度上就有了优越性。

  具体来说,主要是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改革。

  第一,我们把广附的特色班移植了过来,同时根据英豪学生的特点,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我们成立了课程研究小组,因材施教,编写了英豪的校本课程,满足培优和补差的需求。比如我们编程特色的STEAM课程聘请了中山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沈鸿教授团队来研发和授课,这个课程既顺应了中国课程改革的发展态势,又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

  第二,我们与广附本部实行“六同步”,即同备考资料、同进度、同教研、同备考、同考试、同分析。英豪学校的老师也非常认同广附这套教学教研体系,大家共同成长和进步。就在上周六,今年广附集团高三一模分析会就在从化举行,大家讨论激烈,英豪学校的老师收获也非常大。

  第三,我们移植了广附的德育管理,坚持以传统文化陶冶学生情操,以丰富的实践活动塑造学生的品格。我们的校园活动呈现“学科渗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层次清晰、意蕴高远”的特点,全年有语言文化节、英语文化节、数学文化节、书香阅读节、体育文化节、科技文化节、合唱艺术节、狂欢节、班主任节、博士讲坛等“九节一坛”,同时我们每个月都有大型的主题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增长自信,极大激发学习的热情,提升学习的内驱力。

  第四,翻新和整修教学设施设备。比如天文特色社团是英豪的品牌社团,我们今年花了70多万元把学校的天文教室进行了整修和翻新,配置了专业天文望远镜和学生观测用镜。同时与广州大学合作,有专家队伍来校一起开展天文课程和活动。

  

  民办教育是公办教育非常有益的补充

  民办学校要肩负起国家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

  

  国家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全国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在校生占比5%”的控制目标。不久前,四川、湖南、江苏等省明确提出不再审批新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调减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在校生占比,省域内不超过5%,县域内不超过15%。

  民办学校将何去何从?如今身处民办教育的邓云洲有自己的看法。

  羊城晚报:对于民办学校的发展来说,这几年又站在了十字路口,您觉得民办学校未来的发展会怎样?

  邓云洲:纵观全球民办教育的发展,我们会发现,民办教育的发展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成反比。中高、高收入国家的财政投入足够支撑相对完善的公办教育体系,其对私立教育的需求便会下降,比如高福利国家瑞典、芬兰等国的民办教育占比仅2%左右。

  我们国家要建成教育强国,要大力发展公办教育,民办教育占比压缩到5%这是必然趋势。那么,能够生存下来的民办学校,首先要产权明晰,其次,办学质量要非常优异,再次,有良好的社会口碑和社会责任。

  羊城晚报:您觉得民办教育在基础教育领域到底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邓云洲:民办教育是公办教育非常有益的补充,这就是民办教育在基础教育领域扮演的角色。公办教育,尤其在义务教育阶段,它最首要的任务就是教育公平,就是能够保证每个孩子都有学上,这是政府的责任。

  民办教育要解决的就是教育公平范畴中无法解决的问题。还是有一部分家长希望孩子能够接受更加个性化的教育,民办学校提供的个性化课程可以弥补公办学校的不足。

  羊城晚报:所以,在您看来,虽然现在对于民办教育来说是一个比较艰难的处境,但您还是比较看好民办教育的发展是吗?

  邓云洲:是的!因为当前对于民办教育的调整和规范,这是符合世界的潮流。在解决了教育公平的前提下,我们也要允许一部分学生和家长有选择教育的权利,选择权也是教育公平的应有之义。

  所以,最后剩下5%的民办学校一定是非常规范和优质的民办学校,它们要有别于公办学校的不一样的课程体系、独特的办学理念等,同时还要肩负起国家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

  我们讲这种人才培养不仅仅是指科技创新人才、优秀人才的培养,而且培养出来的每一个孩子走向社会后,都能肩负使命担当,爱国爱党,有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

  

  作为学校老师,最需要给孩子的就是爱

  老师要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守护神

  

  邓云洲曾经写过一篇杂文《感动的教育和教育的感动》,让无数教育工作者读来潸然泪下。他认为,我们的教育是需要感动的,感动的本质是人性的终极关怀,关怀会让我们感动。因为教育归根到底是关乎人的心灵的工作,它的使命就是促成人性的觉醒和潜能的发展。当教育拥有了感动,我们的教师就会变得富有激情,他们敞开了心扉,随时准备感动学生和被学生感动,付出和获得都会使他们快乐和幸福,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亲和力,他们不断地把爱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冰冷的知识有了人性的温暖,生冷的课堂有了生机,教育的效果提高了。

  这一次,他更加详细地解答了,为什么我们的教育更需要的是爱。

  羊城晚报:英豪学校的教育信条是“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您如何解读这个教育信条?

  邓云洲:党和国家一直以来把师德师风建设看成是教师队伍建设最重要的举措。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有教育情怀,这种情怀就是要把孩子培养好,这是我们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也是教育的首要工作。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求我们的教师要有大爱,这种大爱,用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的话来说,就是爱自己的孩子一点也没什么高尚,这是连老母鸡都会的事情,因为爱自己的孩子是一种本能反应。作为老师,当家长把孩子交给学校的时候,我们要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弟弟或妹妹那样去爱的话,它演化出来的教育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2020年中国国民心理健康蓝皮书提出,2020年青少年的心理不健康检出率为24.6%。从广州心理学会最近对全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普查的数据来看,有抑郁倾向的比例也逐年攀升。也就是说,5个孩子里就有1个孩子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现象,值得全社会去关注。为什么很多孩子会出现心理问题?原因很简单——缺爱!改革开放后的几十年来,社会急剧变化的过程中,家庭结构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单亲家庭、隔代抚养、留守儿童等畸形家庭教育比比皆是,这些孩子在缺乏爱、同时家长又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的环境中成长,孩子的身心不可避免会受到伤害。

  所以作为学校老师,最需要给孩子的就是爱,我们要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守护神。所以这句话要作为教育信条,作为一种精神引领,时刻引领着老师们要用正确的方式去爱孩子。我们设想一下,在这样一所充满爱的校园,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他们有足够的安全感,不需要去精神内耗,那他们的学习内驱力一定会非常强,他们可以一心一意去探索自我的发展。这样我们的教育就是成功的。

  羊城晚报:老师们要做到这一点也不容易。

  邓云洲:是的!很多人都会问我,广附崛起的秘诀到底是什么?当然,广附的崛起是多因素的综合结果,但我认为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老师的精神状态,广附的老师对学生的爱是有口皆碑的,他们不计名利,不计得失,全身心地扑在孩子身上,无怨无悔地陪在孩子们身边。我在广附当校长时经常夜里11点以后要去办公室把老师赶回家,他们总是备课改作业到深夜。老师如此地为学生付出,学生是能深刻感受到的。这种爱,这种精神的引领和感染,对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

  所以我们现在招聘老师的过程中,最看重的就是这个老师是不是有爱心,是不是发自内心很喜欢孩子,是不是真心热爱教育,愿意沉下心陪孩子慢慢成长,静待花开。

  

  教育高质量发展有“三高”

  给孩子们一个“五心”的家

  

  与以往的采访不一样,这一次,邓云洲在谈学校办学时更像是一位花农,云淡风轻地谈如何种出一朵他心目中理想的花。

  羊城晚报:您觉得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什么?

  邓云洲:我所理解的教育高质量应该是这“三高”:高质量的课程、高水平的教师和高口碑的学生活动。要实现这“三高”,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

  羊城晚报:可否以英豪学校为例,具体谈谈您将如何发展高质量教育?

  邓云洲:我正式退休后,就一心扑在英豪学校了。现阶段,我对英豪学校提出了“12345”。

  “1”是一个愿景:全面移植广附的办学模式,把英豪学校办成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名校。这是一个愿景,什么时间可以实现我不知道,很感谢英豪学校的董事会没有给我时间表,全面放手让我去闯。

  “2”是健全两种课程:一是校本课程,我们把广附的课程拿过来,关键是要按照英豪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改造和调整,要充分适合这里的水土;二是活动课程,也要结合英豪学校的特点,不断丰富和完善学生的文化生活。

  “3”是三种特色班型全面落地,真正实行因材施教、培优补差的个性化发展。

  “4”是四项工程:师资队伍建设工程、优生培养工程、基于“双减”背景下的学生劳动活动课程建设工程、家长学校建设工程。

  “5”是“五心”:我们要求全体教职员工对学生要充满爱心、热心、细心、关心、责任心。我相信,老师只要做到这“五心”,我们的校园一定是充满爱和温暖的校园。

  我想,后面的“2345”只要做好了,要实现“1”的愿景,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我一直都认为,教育孩子就像种花,我们只要给孩子足够的阳光,给他培土、施肥、除草,最后他能长成什么样,那是未来的事情,时间会说明一切。

  

  观察手记

  原来,爱才是广附崛起的密码

  

  广附这几年不仅成绩有目共睹,口碑也越来越好。口碑来源于学生和家长的真实感受,在家长圈,对广附公认的评价是:这是一所让家长很省心的学校。省心二字的背后,是广附老师的超常付出。

  每次写广附老师的故事,我总是会被感动得泪流满面,他们的敬业,他们对学生的耐心,他们发自内心为了孩子好的初心……可能你随便向广附的老师打听班里一位学生,老师可以清楚地记得最近的一次考试,这位学生哪个知识点未掌握好,或者这位学生最近心情不佳,细微的表情变化被老师捕捉到了。

  平凡中的感动太多,这里不一一枚举。我也一直很好奇,到底是什么力量让老师如此为学生付出?再一次采访邓云洲,我找到了密码——爱!

  邓云洲毫无讳言,广附能有今天的成绩,最关键是广附集体作战的结果,而让老师如此“打鸡血”的动力就是爱。“因为广附的领导班子爱老师,我们为了让老师在工作中没有后顾之忧,主动为他们解决了很多燃眉之急和棘手的事情。”邓云洲一一举例,比如老师一忙,无暇接送自己的孩子上下学,于是学校专门安排校车和工作人员负责接送老师的孩子;春运期间回乡的机票、火车票很难买,学校想尽一切办法为每一位老师买到回家的车票或机票;老师们忙着给班里的学生补课,自己孩子的作业却不顾上,学校专门安排老师辅导老师的孩子……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是良心事业,需要老师付出爱心。邓云洲不但深谙此理,而且深知老师也是人,要让老师付出这么多爱,那谁来爱老师呢?“所以作为学校的领导层,首先要做的就是给老师足够的爱,老师在学校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感受到了被尊重、被呵护,那他们才能毫无保留地爱学生。”(何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