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财经评论员 戚耀琪 随着夏季的到来,夜间经济也迎来了盛夏黄金时节。商务部关于城市居民消费习惯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发生在城市夜间的消费占比已经达到60%。 在广州,《促进消费提档升级若干措施》出台,其中将鼓励市场主体提供食、住、行、游、购等夜间延时服务,鼓励先行区开设深夜营业专区、24小时便利店等。 如果把经验和政策粗略归集起来,大概有三大样:延长传统的和创造崭新的美食街区的空间和时间、鼓励创新更多民间小众饮食品牌、营造互动场景及灯光秀打卡地等。 手法都一样,具体到不同城市,在理念、规划、运营上却是千差万别的。每个城市都有夜,每个夜又是因城市不同而不同的。 在理念与管理上,室内购物与美食城是可控易管的。大量与居民生活区、交通主干道交织的商业店铺,一定会带来管理上的取舍得失问题。是让位于居民的休息、交通的顺畅,还是保护商业的漫散、随性和热闹?近在咫尺的LED、声浪与环境的滋扰怎么解决?淄博可以满地摆摊烧烤,会否只是短期风景,本地如果也画地模仿,会不会沦落风尘? 问题进一步深化,那就是服务好“常态式生活”还是“刺激性消费”的重大判断。通常来讲,大部分本地工薪阶层,工作日是要上班的,但是外来游客和部分本地青年可能会突破生理界限和工作日限制。同时,大部分本地人的消费水平都是稳定的,消费相对理性。要让夜经济的GDP的提升,主要还是靠“刺激”两字,那么不计成本寻求刺激的,当然要靠耳目一新的新鲜感。 在规划上,政府通过划出区域打造美食街区和旅游区的做法,历来都有,成效却参差不齐。 再有,在运营上,可以鼓励商业人士搞创意,可是现实环境却不可能难有作为。从楼顶挂到一楼的瀑布式招牌被允许吗?骑在楼顶的大熊猫造型可以吗?街头歌手的扬声器不被禁吗?路边停车等位吃饭可以不被抄牌吗? 许多地方的消费结构高度雷同,山寨且低劣的产品满街在卖。这就意味着不要只是看到满街灯红酒绿,因为也许只是打卡多于埋单,打完卡就拜拜了。一个地方的消费层次能不能有强磁场,品牌溢价和创新水平如何,才是夜经济走多远的关键。 说了几十年的北京路中轴线,有哪一栋楼可以登顶俯瞰中轴线?南越王宫近在咫尺,整个街区消费为何没有一丝南越历史关联性?珠江夜游的游轮哪一艘是粤曲之王,哪一艘又是艇仔粥之冠? 许多经营者看到长沙和重庆就如法炮制,在广州复制。但是网络模仿的速度之快,可以让潮流的东西迅速庸俗化,最后让人避之则吉。大浪淘沙,一个地方有没有自己的底蕴,有没有说出自己的语言,有没有不可移动的历史场景,就成了夜经济决胜的关键。游客到广州,不是要长沙和重庆的一样的生活,而是希望得到新的视野和眼界。那么企业和政府是不是也要想一想,有没有本地价值的光辉所在,如何凸显本地的IP。比如北京路要不要和黄兴路一样?相比于解放碑,天河短板在哪里?没有洪崖洞的广州,是不是得搞个立体消费?充分激发市场智慧,创造更宽松的创业环境,应是本地创新因子迸发、提升夜间经济质地的基本前提。
-
即时新闻
本地夜经济要更显价值 北京路不必照搬洪崖洞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05月30日
版次:A10
栏目:财经辣评
作者:戚耀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