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逛公园、饮咖啡、听粤曲、食河粉……

“荔湾区怀旧线”成广州城市散步热门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06月08日        版次:A19    栏目:    作者:沈钊

     文记河粉是2023年某美食平台必吃榜入围商家之一

     不断涌现的新业态让老建筑老街道持续焕发新活力

     “荔湾怀旧线路”相关笔记攻略成人气内容,相关笔记数增幅达120%

  

  文/羊城晚报记者 沈钊  图/受访者提供

  

  从长寿路地铁站出来,沿着多宝路、宝源路散步,在西关大屋里的独立咖啡店偷闲,夜晚去隔壁酒吧小酌听歌;或是在荔枝湾公园听一台粤曲后,顺着骑楼走到永庆坊,刚好吃一碗“陈添记鱼皮”;也可以骑车穿过中山八路,来到烟火气十足的西华路,打卡一份老字号“文记河粉”……漫游在荔湾区,老广文化在眼前展开、在舌尖蔓延。

  “荔湾区散步”正逐渐成为人们打开广州的新方式。相关平台数据显示,3月以来,“永庆坊”搜索量同比增长近150%,“恩宁路”等街道增幅超50%。“荔湾怀旧路线”相关笔记攻略成人气内容。

  

  新业态让老建筑焕发新活力

  

  荔枝湾因旧时西关内拥有“一湾青水绿,两岸荔枝红”美誉的“荔枝湾”而得名。现如今,这里像是广州的“B面”,在一线城市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保留下历史痕迹,成为人们深入“老广文化”的窗口。

  “荔枝湾的古树之下,有个坐满了乘凉老人的亭子,那就是泮塘五约的尽头,也是荔湾湖公园的入口。”大众点评博主大翠告诉记者,不少游客以荔枝湾公园为散步起点,一览广州日常生活的光景,“公园里当地人多,散步的、坐着闲聊的、遛狗的、遛鸟的,或者只是下楼吃一顿肠粉的,一天的时光都耗在这里。”

  据他介绍,如果一直往荔湾湖公园的深处走,就会遇到坐落在大榕树下的荔枝湾大戏台。在这里,每日两点半“广式Live  Show”准时开演,人们找张小凳挨着坐下,听一曲袅袅的粤剧。

  从公园出来,一路往永庆坊,途经多宝路、恩宁路等老街,老广文化则以一种“新姿态”呈现。咖啡馆、时尚酒吧、网红民宿……不断涌现的新业态让老建筑老街道持续焕发新活力。

  宝源路和龙津西路的路口,就有一家咖啡小店。走进店里,铁皮门面暗暗泛着老旧的味道,店里陈列了不少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物件,更与街道的气质相契合。“传统文化气息重、街头感足是荔湾区的特点,宝源路附近建筑以老西关大屋为主,我们的店就在这类老建筑里。”有力咖啡主理人骆俊星认为,既然在旧城区开,就不想做太“新”的,“店里很多东西都是邻居老大爷提供,是‘原汁原味’的怀旧味,目的是希望客人可以感受到更传统味道”。

  

  城市漫步打卡烟火饮食店

  

  在距离有力咖啡不远的龙津西路上,竹林竹升面就是一家开了12年的老字号小吃店。“竹升面是本地传统美食,因为是用大毛竹压出来,所以得名。”面店老板张日华告诉记者,自家面都是店里师傅每天早晨七八点现做的,一直保持着老师傅传承的手艺。

  得益于地道的老广味道,不管是街坊邻居还是外地游客,都愿意为竹林竹升面买单。“今年过年期间,我们店的客流同比去年多50%左右,五一期间同比增长约40%。”张日华介绍,因为身处老居民区,平时街坊邻居居多,但一到周末和节假日,就有游客来打卡。

  逛完了老西关,一路穿过中山八路北上,深藏在居民区里的西华路则是荔湾区另一片“美食天地”。在这条路上,“文记河粉”虽只是一家其貌不扬的小档口,但却是今年某美食平台必吃榜入围商家之一。

  “我们早上8点开业,基本上中午就卖光了。”文记老板娘黄英群告诉记者,“店门口每天都排长队,不起早就吃不到。”据她介绍,河粉是广州最古老的美食之一,店里手工现点现做,口感比肠粉更爽滑。

  与竹林竹升面一样,这家极具老广风味的河粉店,也不断吸引着八方食客。“今年年后客流量的增幅有3倍左右,自从入围必吃榜以来,周末店里全都是外地游客。”黄英群提到,不少外省客人就算吃不惯,也会来感受正宗的“广州味道”。

  “食在广州,味在西关”,“味蕾游”成为“荔湾区散步”的主题之一,更带火了附近烟火小店的生意。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3月以来,“中山七八路”“康王路”“上下九商业区”等荔湾区热门商圈餐饮订单量同比增幅分别达108%、8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