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是终点,
更是起点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07月01日        版次:A05    栏目:一周漫评    作者:谢小婉

  6月25日,盛夏的高温仍在灼烤着岭南大地,艳阳灿烂得过于炫目,间或浇下的暴雨能勉强压一压夏日眩晕感,但随之而来的狂风刮得玻璃咚咚作响,能听到自然的呜咽声。

  说起来不过是些稀疏平常的季节现象,像笔者这样的闲人才有余力分神为此多写几笔,更多人的精力放在另外的事情上:这一天,是广东2023年高考放榜的日子。不断念叨一场考试或许是乏味的,但高考的烙印深刻到,即使过了这么些年,仿若还能听到当初查询分数时的心跳声。那也是跟现在差不多的一个夏日,在暑气里笔者边尖叫边向电话那头的父亲喊着分数,可能因为信号不好,父亲听不大清,只是一遍又一遍地回喊:“你在说什么?你要去哪里?”

  你要去哪里?不同的分数线与接下来的志愿填报环节,将把同窗多年的学子带往不同的方向。你要去哪里?是玄乎的哲学命题,是现实的人生选择。咨询专家也好,寻求前辈经验也罢,更磨人的是一遍遍朝自己发问:你要去哪里?你想好了吗?你害怕选错害怕将来后悔吗?

  诚然,面对如此重大抉择,再怎么慎重都不为过。但也请不要过于担心——因为,无数经历过高考的人千百万次证明,时间会验证的不是选择的对或错,而是选择的不同意义。那些担心、犹豫、害怕甚至于沉重的后悔,都会在时间的河流里被不断稀释,只要你愿意让过往的选择随流水而去。在舟上留下记号渴求那把剑能回来,不若求一个乘兴而行、兴尽而返。

  不管作出什么选择,不管将去哪里,等收到录取通知书时,希望学子们都能为之高兴。在信息发达的今天,通过网络,我们早已能够轻而易举地提前知晓录取信息,但对云中谁寄锦书来的期待,使得凝结的惊喜在薄薄一纸上变得愈发厚重。几乎所有学子都希望能做第一个亲手拆封自己录取通知书的人,这是人生的仪式感,由自己去开启生活的下一个阶段。

  近几年,各高校对于录取通知书的样式及附赠的入学礼物越发重视。譬如中山大学,别出心裁地在今年的礼盒中放入一小块方砖,入学时,新生们可拿着属于自己的独特砖块去参与集体拼图,为百年中大“添砖加瓦”。在还未正式相见之前,高校们通过这样一份礼物,亲切地传达对于新生们的欢迎和期许,也传递出自身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传统的邮递方式,在今天仍未过时。来自远方的惊喜在一次次辗转中,向新生奔赴而来,无声的互动令人愉悦,符号的传递是另一种浪漫。

  有来有往,有去有返。在新生的入学季之前,毕业季的声势一样浩大。在一段旅程里,前者像是开始,后者像是结束。穿着学士服向天空抛出学士帽,弧线上扬,落下的是激动和不舍,告别是必须要做的事情了。

  在中国传媒大学2023届毕业典礼上,毕业生代表董丽娜被引导着走上台发言,无数人站起来,用掌声欢迎她的致辞。从一位普通的盲人按摩师,到成为全国首位视障播音硕士毕业生,在台上,董丽娜戳摸着密密麻麻的盲文,用轻柔和缓的声音讲述自己的故事,留下告别之词:未来,无论我们在何方,都心怀梦想,坚持热爱,永远脚踏实地,淡定从容。愿我们的心中,有祖国河山,有社会大任,有社会格局,在各自的人生当中去成就自己,成就他人,也成就世界。台下,无数人被董丽娜的致辞打动,其实不是声音在穿透一切,是力量在直抵人心。

  董丽娜在发言里提到,毕业是终点,更是起点。其实,在时间和空间的哲理里,没有开始,也没有终结。无论入学还是毕业,人生进程未曾停歇,只是在阶段性的节点,过往与未来穿过我们。往者不谏,来者可追,尽力而为,一切都将是最好的安排。

  谢小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