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现场 |
袁世凯致袁克定关于坠马事信札 |
许礼平 |
羊城晚报记者 孙旭歌 朱绍杰 因人而重,片纸可珍。7月26日晚,广东崇正春拍“可居室藏信札钱币”专场举槌,拍出多套著名学者王贵忱先生收藏的晚清民国时期政要与名人的信札,可谓名家墨迹累累,蔚为壮观。其中,袁世凯长子袁克定“坠马事”相关信札拍出140余万元,引发关注,折射出名人信札的收藏与市场价值。 前辈学人书信中的粤港交流 “可居室藏信札钱币”专场来自王贵忱先生收藏。涉猎如袁世凯、袁克文、袁克定、方地山、王国维、黄遵宪、翁同龢、张之洞、罗振玉、潘祖荫、张荫桓、梁启超、黄宾虹、谢稚柳等近代政要贤达,内容所述或家长里短,或谈书论学,或时代世相,或家国天下,颇具史料意义、文物及文献价值。 “生我辽东,毓我岭南”是王贵忱先生一方私印所刻内容,也是贵老从铁岭迁徙到广州,受岭南文化滋养浸润,又通过毕生所学反哺繁荣岭南文化的生命注解。贵老的研究涉及历史学、钱币学、文献学、金石学、书画艺术等诸多领域,收藏亦丰,并以名人书札与古钱币为大宗。 拍卖举槌前夕,著名学者、出版人许礼平在预展现场开讲《谈谈汪宗衍致王贵忱信札中提到的一些文献和相关故事》。许礼平谙熟省港学人故事,与汪宗衍、王贵忱二老均有往还,他对这批信札的解读,将听众们拉进了一个翰墨飘香的往日时代。 据许礼平介绍,王贵忱年轻时即遍交名宿。其中汪宗衍先生为岭南著名学者汪兆镛之子,长居港澳,为著名文史学者。20世纪90年代,王贵忱先生主编《屈大均全集》时,汪宗衍是丛书顾问,两人曾就屈大均著作问题通信讨论,先后达二百多通。 “粤港两地的文化交往从未间断。”许礼平说,汪老自1959年放弃写书专职写稿后一直活动在港澳地区,与广州的文化往来一向密切,不曾断绝。讲座现场展现的二老的书信对谈跨越数年,笔谈内容涉及二老学术研究、钱币收藏与文化生活等诸多方面。 许礼平还分享自己与王贵忱、汪宗衍的交往。1976年,《货币书目知见录》的编纂是他与王贵忱结识的契机,当时此书在日本京都出版,留存极少,连身为编纂者的许先生自己都没有留存,但王贵忱却手抄此书几页,保存在了自己编纂的作品中,令人不禁感慨王贵忱的收藏之丰富。 名人信札收藏更需知人论世 王贵忱旧藏袁世凯致长子袁克定、五子袁克辅等人的信札,主要谈及了袁克定受伤落马一事,展现了袁克定瘸腿一事的又一历史侧面。相关负责人表示,袁世凯的墨迹鲜少,而此二信关于“袁克定坠马”,堪称“洪宪称帝”的“导火索”,亦是关于袁氏父子关系的直接呈现,意义重大,殊为难得。 “袁克定坠马”或引发蝴蝶效应,影响了中国近代史走向。因“坠马”之事,袁克定被安排至德国治疗。在居德期间,袁克定与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往来频繁。威廉二世一直怂恿袁克定说服袁世凯恢复帝制,而袁克定从初始的敷衍了事到对于“君临天下”的权力渴望,逐渐认同帝制,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父亲袁世凯对时局的判断。 广州市社科院研究员骆宝善认为,从“袁世凯致五弟等信札关于袁克定坠马事一通四开”中,可见袁克定才是袁世凯心目中的顶门立户的儿子。“兄年已逾五旬,当此乱世,只此一子可支门户”,此语则直接透露出袁世凯对于袁克定的器重,指望其将来继承偌大家业。诚如学者胡文辉在《袁世凯父子书迹摭谈》认为:“袁克定坠马,在当时袁氏家族固为大事,在近世中国历史亦未为小事,不仅谈资掌故而已。” 书札作为历史资源的一部分,不仅可以为相关历史事件提供旁证与补充,而且可为后世的历史爱好者研究者提供更微观的研究视角。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对历史及其相关人物研究的深入,信札中所蕴含的独特价值被逐渐发掘出来。 此次推出“可居室藏信札钱币”专场的广东崇正拍卖公司,多年来致力于推介学人书札墨迹。2013年,崇正成立之初推出“陈垣先生著作手稿”专场,轰动一时。此后十年间,胡适、沈从文、台静农、谢稚柳、端木蕻良、启功、郭沫若等多名学人的信札频频亮相,引发社会的关注。 许礼平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收藏名人信札,辨别真伪的工作十分重要。收藏研究者需要对信札作者有一定了解,将其生平、在对应时间内活动的地区和主要从事的工作与信札中谈及诸事进行对照,并结合对其字体的观察分析,对信札真伪及其史料价值进行综合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