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文学的力量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10月08日        版次:A08    栏目:【不知不觉】    作者:钟红明

    

  

  钟红明 上海《收获》杂志副主编

  

  第一次去天津,想去的地方很多。曾经读过的那些文学作品里的描述,成为充满韵味的城市背景,牵引着我的注意力。但能选择的去处限于时间,却很少。于是在海河夜游之前,在朋友的带领下先探访五大道。

  这个街区曾经是一片坑洼塘淀,1860年12月开辟为英国租界,1911年辛亥革命后,前清遗老遗少及富商、各界名流、北洋政府下野的要人陆续在此驻留,形成一片由五条道路构成的100多万平方米的街区,乍一看和上海西部街区建筑风格相似,大部分是欧陆的建筑风格,混杂着文艺复兴、古典主义、折中主义及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细节上又进行了自由的删减。房子并不高,却庭院深深,花木葱茏,私密性很强。时代更迭变幻,掩映在幽深寂静中的这些建筑却比曾经的主人留存得更久。傍晚从桑丘书店出来,街上忽然喧闹,才发现一条道上竟然有多个学校与幼儿园。

  这次去天津,是参加20届“百花文学奖”的颁奖。它的前身是《小说月报》“百花奖”,是国内首个采用读者投票方式评选的文学奖项,被赞誉为当代文学界的“大范围民意测验”。做了很多年的编辑,拿过许多责任编辑奖,但去典礼现场的很少,大多数都是一张证书。然而百花文学奖有一项传统,是给文学编辑颁奖。

  上一次参加“百花奖”活动记得是在乌镇。这一次我编辑的蒋韵的中篇《我们的娜塔莎》与东西的短篇《飞来飞去》获奖。坐在会场里,看着前后排的编辑同行,感受到文学所带来的那些美好的过往,有多么单纯又多么深刻的力量。就像新晋茅盾文学奖得主东西说的:“我会觉得自己是读者投出来的小说家,我的作品有读者喜欢。”东西认为,对写作者而言,获奖是一种鞭策,也是一次心理治疗。“写作不是为了获奖,但获奖一定能帮助写作者,鞭策你写得更好一点,不辜负这样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