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汕头:立足比较优势,因地制宜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创先争优 绘城乡新画卷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10月27日        版次:AT28    栏目:    作者:蚁璐雅、赵映光、汕宣

     汕头海上风电产业 南澳宣供图

     “网红”侨村东湖的菊花种植产业 濠宣供图

     “粤菜师傅”服务“百千万工程”乡村行活动现场 汕人社供图

  

  文/蚁璐雅 赵映光 汕宣

  

  滨海金秋、岁稔年丰。放眼汕头各区县、镇村,果农抢摘林檎果,海边渔民撬蚝忙,一批“汕字号”农业品牌走出汕头,多个新兴产业园建设如火如荼,到处是一派赛龙夺锦、奋战“百千万工程”的忙碌秋景。

  今年,在走好走实“工业立市、产业强市”的自身发展定位中,汕头拿出了推进“头号工程”的劲头,奋力将多张“施工图”陆续绘成“实景图”。通过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紧抓“侨乡”“海洋经济”等关键词精准发力,聚焦强县、兴镇、富村,通过提升城乡建设水平、强化改革赋能,扭住县域经济“牛鼻子”、激活镇域发展“动力源”、狠抓乡村发展“压舱石”,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朝着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闯出一条特区新路,努力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汕头应有贡献。

  

  “百千万工程”惠及基层、惠及群众

  

  今年开春以来,紧跟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吹响的号角,汕头为各区县奋战“百千万工程”拆解出差异化发展的详细“施工图”:金平区发挥汕大、广以、省实验室等创新载体优势,加快建设汕头科学城;龙湖区发挥教科文卫、商贸金融等优势,与华侨试验区联动发展;濠江区发挥广澳港、综合保税区优势,加快发展海上风电产业,推进港城融合;澄海区加快科技赋能,推动玩具创意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潮阳区、潮南区发挥集聚效应,推动纺织服装产业补链、增值、提质;南澳县坚持“工业不上岛”,推动文旅渔体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考题发布后,各区县和部门紧锣密鼓、各自突破。连月来,先后交出了多张高分考卷——

  10月18日,“深圳南山——汕头濠江‘百千万工程’产业合作园”正式揭牌签约,这是汕头抢抓深汕协作机遇、积极推进共建产业转移合作园区的重头戏之一,将有效承接深圳产业转移项目,促进两区产业结构升级、产业链优化布局;

  “潮菜名厨手把手教村民厨艺,鼓励了更多乡村劳动力和乡厨积极参加技能培训,推动就业创业!”在日前汕头星级“粤菜师傅”服务“百千万工程”乡村行活动的现场,烹饪技能培训不再局限于课堂,还走下基层、行至乡村,搭建起带动创业就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实用平台;

  实施练江整治“2.0版本”、打造“两山”实践基地先行示范区、出台全省首部地方性河湖长制法规《汕头市河长制条例》、莲阳河作为广东唯一入选水利部幸福河湖建设试点……沿着万里碧道漫步,绿水蓝天真切映入市民眼中,其背后是汕头将“百千万工程”与打造“绿美汕头”相融并济;

  以真金白银提升金融服务力度,当前,金融支持“百千万工程”在汕头全面铺开,第二批特色融资服务中心结合了海洋、玩具、纺织等本地特色产业,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该批融资服务中心共放款158笔,总额达1.95亿元,减费让利约259万元;

  诚然,一系列新政策、新措施不仅要让人民群众“有听闻”,更要有带动、有收益,这才是检验“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的核心所在。

  为此,汕头明确提出“百千万工程”的最终目标是惠及基层、惠及群众,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并牢固树立把力量、资源下沉到基层的鲜明导向,大力推进强县富镇兴村,绘就出一幅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画卷。

  

  活用侨乡资源 打出系列“组合拳”

  

  走进“网红”侨村——濠江区广澳街道东湖社区,干净整洁的古街巷、中西结合的特色建筑让人惊艳。再过一两个月,东湖又将穿上一身“金黄色秋衣”,极具特色的菊花种植产业将吸引大批游客前来打卡。

  当前,在东湖等“最美侨村”的带动下,汕头多个县镇村抢抓契机,走侨路、打侨牌,不仅讲好汕头“侨”故事,也带动乡村振兴更显成效。显然,“突出侨文章,活用侨资源”是汕头奋战“百千万工程”的制胜法宝之一。

  今年初,汕头就谋划活用侨乡资源打出系列“组合拳”,提出筹办2024年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和国际潮商大会,扎实推动583个、总投资6684亿元的“七个一批”工程;推进小公园开埠区、樟林古港保育活化,深化侨批、潮剧等特色侨乡文化研究利用,打造镇邦路美食街等一批“记得住乡愁”的旅游景点;积极“走出去”“请进来”,组团赴港澳和东南亚拜访潮汕籍乡亲,引导侨胞、潮商回乡支持参与“百千万工程”。

  显然,汕头新时代“侨”文章与“百千万工程”相辅相成,融合得愈发紧密,这极大推动汕头在高质量发展路上的进程。接下来,汕头还将在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上下功夫,确保“百千万工程”各项工作再下一城。

  汕头明确提出,一方面,要聚焦党建赋能,打造“红色引擎”示范样板,要坚持党建带群建、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深化文明创建,通过开展“百千万工程 服务先锋行”主题党日活动,做实“党建+”“+党建”文章,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城镇提能、乡村振兴,为汕头高质量发展增效赋能。

  另一方面,要聚焦特色优势,打造城镇建设示范样板,要引导中心镇做大做强、支持专业镇做专做精、鼓励特色镇做优做美;要聚焦分类打造,打造和美乡村示范样板,以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为抓手,因地制宜做好村庄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文化振兴规划。

  同时,要打造改革创新示范样板,依托深汕深度协作机制和营商环境对口帮扶机制,在推进城中村改造、现代特色种业振兴、培育“粤字号”“圳品”等方面打造一批汕头特色亮点品牌,强化人才创新,争取汕头纳入省农村职业经理人试点城市。

  

  现场会检验成果 “智囊团”把脉支招

  

  9月初,汕头市“百千万工程”示范创建第一场现场会暨“奋进百千万 示范勇争先”现场观摩会落地潮阳,为“百千万工程”实地验收打响第一炮,澄海区隆都镇、濠江区礐石街道、潮阳区海门镇三位“优等生代表”现场分享了示范点创建经验。

  临港、临海的海门镇,着力打造“港区+新兴”的临港特色产业基地和“纺织印染+新能源”的产业园区,年产值可达107亿元;礐石街道珠浦社区充分发挥“建筑之乡”的优势大抓工业,集聚广东联泰集团、香港中洲集团、深圳粤华集团等大型建安企业,现有施工队伍100多支,2022年,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达1934.57万元;拥有丰富“潮侨红”文旅资源的隆都镇积极开展华侨乡贤招商引资,引进一批质量高、后劲足的产业项目,走出富民强村“新路径”……

  在首场现场会中率先出列的示范点,恰好勾勒出汕头今年奋战“百千万工程”的生动轮廓——筑牢县域经济底盘,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拓展乡村增值空间。

  当前,汕头围绕打造产值超7000亿元的“三新两特一大”产业集群,实施“百亿企业、千亿产业”倍增培育计划,不断壮大县域经济。与此同时,各区县加大马力规划建设与主体功能相匹配的产业园区,大力培育县域主导产业、优势产业、新兴产业,放眼县、镇、村,一批“汕字号”特色产业品牌相继打响、壮大,系列重大项目、重大展会活动也接连成为“百千万工程”的突破口、新平台。

  现场会不仅是亮本事、晒成绩的大舞台,也让短板和不足暴露在阳光下。作为首发,三个示范点更期望从会上得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反馈,为此,与会镇街代表和专家现场犀利点评:海门镇可利用土地布局分散,制约产业连片发展,一些文旅项目推进受阻;礐石街道珠浦社区旅游观光的空间纵深有限,商业配套有所欠缺;隆都镇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难度较大,带动能力强、投资规模大的项目不够多,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起势但未成势。

  “智囊团”的把脉支招,既精准提炼出镇街现有发展优势,又为示范点后续发力指明了方向,这就是现场会的意义所在。

  据悉,继9月以“城区镇示范创建展示”主题的首场现场会后,今年底还将有“中心镇示范创建展示”主题、“美丽圩镇示范创建展示”主题等多场现场会开展,在“现场看、现场比”中激发你追我赶、争先进位的浓厚氛围。值得一提的是,汕头市“百千万工程”示范创建比学赶超擂台赛正在紧锣密鼓筹备中,近日即将开展。

  

  一线记录

  

  产业强区促港城融合

  县域经济“濠”有料

  

  10月14日晚,在璀璨灯光的映衬下,荣获广东首次大型农业品牌遴选赛事红荔奖“品牌之城”称号的汕头市濠江区闪耀于广州塔之上,照亮了珠江两岸的夜色。

  问鼎广东农业品牌最高奖,这是汕头濠江区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推动农业产业品牌化、标准化发展,做好“土特产”文章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和城乡协调发展的阶段性成效。

  事实上,不止舞好“农”头戏,今年以来,汕头濠江区以“头号工程”的力度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加快打造港城融合示范区,努力推动濠江成为汕头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迎头赶上的重要引擎。

  作为国家地理标志,“达濠鱼丸”既是濠江的“金字名片”,也是濠江区近年来做足“地标+文化+旅游+美食”的文章、打造预制菜延伸产业链条推进“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抓手之一。

  在汕头市金派食品有限公司的预制菜产品展柜中,达濠鱼丸牢牢占据“C位”。这家从街边叫卖起步、凭借“李老二”品牌打出名堂的濠江企业,依托百年传承技艺和当地丰富的渔业资源,用一颗鱼丸“撬”起预制菜大产业,如今已成长为一家集肉制品,鱼糜制品,米面制品等生产、研发、销售一体化食品制造和餐饮连锁综合性现代化企业。

  目前,该企业拥有2大产业园区、7大生产分厂及万吨级二氧化碳复叠式新型立体冷库,厂房面积近6万平方米,并拥有固定捕鱼船500多艘,辐射南海海域,年产量达百万吨。这也推动了当地渔民从“捕鱼”到“鱼产品”加工相结合,带动上游种植业和养殖业、下游餐饮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为带动产业优化升级注入经济发展新动能。

  在推进“百千万工程”中,濠江区将产业放在了第一位,而预制菜产业则是该区促进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推动农产品食品化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濠江区立足连江濒海的区位资源禀赋,通过高标准建设省级水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粤菜师傅+潮汕菜”新模式、打好“侨”名片等措施,全面推动联农带农,推进乡村振兴。

  与此同时,濠江区还积极谋划,连续多年举办达濠鱼丸美食节,在各类文化旅游体育活动中,适宜地引入、宣传、推广达濠鱼丸等美食文化元素,做大做优达濠鱼丸的品牌效应。并在今年6月底举行的“推进‘百千万工程’暨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推动成立了包括预制菜产业联盟在内的五大产业联盟,凝聚行业各方力量,激发“县域经济”新活力。

  地处汕头海湾南岸,濠江区拥有百里黄金海岸线,而且坐拥粤东港口群唯一核心港区广澳港区。

  根据《广东省海上风电发展规划(2017—2030年)》(修编),汕头拥有超过3500万千瓦的风电规划装机容量,占全省规划装机容量一半以上,是广东未来发展海上风电清洁能源的重要支撑点。去年,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支持汕头建设国际风电创新港,为濠江发展海上风电指明了方向。

  作为汕头发展海上风电新能源的“主阵地”,濠江区产业空间相对充足,港城融合腹地较广,海域风力资源丰富,“逐梦深蓝”要素集聚。2017年,国内领军的风机整机制造企业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便率先落户汕头濠江,投资建设集技术、制造、实验、运维为一体、亚洲最先进的综合性海上风电产业基地,拉开了汕头海上风电发展的帷幕。

  此后数年间,多个突破、多项创新在濠江相继诞生,风与电之间的能量悄然而又热烈地在此进行交换。为进一步推动海上风电产业快速发展,濠江规划建设近5000亩海上风电产业园,已引进风机整机、发电机、齿轮箱、柔性直流设备等多个产业链关键项目,全力构建一个投资机制完善、技术支撑先进、后勤保障充分的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创新制造智慧园区。

  如今,国际风电创新港项目正在加紧建设,未来这里将聚集风电整机、叶片、齿轮箱、发电机、轴承等全产业链制造企业,以及检验检测实验室和大型科研装置,形成“研发设计一体化、工艺流程一体化、生产制造一体化、检测认证一体化”四个一体化的风电产业集群,打通了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围墙”,为我国海上风电技术创新和大型机组研制提供有力支撑。

  放眼当下的濠江城乡,曾经的滩涂沟壑已蝶变为现代新城,山海之间崛起了职教高地,传统盐田涌动着“智造”动能;乡村振兴持续推进,涌现了达濠鱼丸、丹樱花卉以及东湖菊花等“一村一品”特色产品;随着海湾隧道、虎头山隧道双线贯通和汕汕铁路即将建成通车,日趋完善的立体化交通体系也为濠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推动着“百千万工程”勾勒出来的“施工图”逐一变成清新的“实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