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河源东源:高位谋划推动“百千万工程”

奋力当好河源绿色崛起主力军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10月27日        版次:AT30    栏目:    作者:吴奕镇、蓝天明、张小建、彭冰、修硕、傅泽彪

     东源县城 杨海荣供图

     东源县工业园引进高新技术企业 东源县工商信局供图

     康禾镇 陈剑云供图

  

  文/吴奕镇 蓝天明 张小建 彭冰 修硕 傅泽彪

  

  当前,广东正以“头号工程”的力度推进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抓县域发展、抓城镇提能、抓乡村振兴、抓城乡融合,“头号工程”已成全面推动之势。

  河源市东源县地处广东省东北部、东江中上游,是珠江三角洲与粤东北山区的接合部,是全省县域面积第二大县,拥有农业产业基础与生态优势,今年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围绕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紧紧抓住省委实施“百千万工程”重大机遇,聚焦重点、聚力关键,以“五个三”助力“百千万工程”,充分释放县镇村发展潜能,加快补齐短板弱项,全力打造绿色崛起东源样板。

  

  强化体系建立机制 扎实推进“头号工程”

  

  自“百千万工程”号角吹响后,东源县紧抓重大机遇,第一时间成立东源县“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围绕高质量发展这条主线,推动县“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高效运行,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用好“五个一”工作方法,做实“统、督、考、帮”工作,以“五个三”助力“百千万工程”,充分释放县镇村发展潜能,全力以赴推动“百千万工程”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强化“一盘棋”协调联动。县委书记、县长分别担任指挥部总指挥、执行总指挥,抽调人员组成精干力量,全面统筹实体化运作县域经济、城镇建设、要素保障等11大工作专班,密切对接联系21个镇级指挥部,构建起指挥有力、科学高效的“百千万工程”指挥体系。

  明确“一体化”发展思路。深入实施“一镇一策”,出台34项系列配套保障政策,谋划“一县一图一表一策”的县域经济基本情况图集。开展“8+1”竞标争先活动,专门拿出3000万元,激励企业、镇村、部门和干部比学赶超、赛龙夺锦。

  抓好“一条龙”工作落实。指挥办实行“挂图作战”工作机制,亮灯管理县镇村三级142项重点任务清单,明确堵点难点解题闭环流程,建立督查督办工作机制,实施动态管理、全程督导和对账督查,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加强“一揽子”政策研究。全面收集整理政策性文件和经验做法,指导制订“一县一策”配套方案,在吃透政策的过程中理思路、找方法,不断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解决“一系列”热点问题。围绕重点工作、中心任务,深入开展调研,剖析具体问题并提出决策意见,对重点工作堵点难点问题,通过督查通报、提醒函、约谈等方式,积极进行协调解决,努力通过“小切口”撬动全县“大变化”。

  

  打造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推动县域产业振兴

  

  今年5月,在公布的全国第二批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中,东源县以“科技支撑生态文明”主题成功入选;9月,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措施》,提及“支持东源县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建设”……

  县域经济是“百千万工程”关键一环,也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纽带。2017年至2022年的5年间,东源县GDP由118.55亿元增加到172.31亿元,大部分主要经济指标排在河源市前列。特别是202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70亿元、同比增长2.7%,经济体量排在县域首位、增速位列河源第一。

  除了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绿色生态、交通区位、自然资源、历史文化等也为东源县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实施“百千万工程”过程中,东源县把“制造业当家”摆在首位,接续开展“工业倍增升级攻坚年”“园区建设提速年”行动, 聚焦“6+5”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加快构建“3+2+N” (“3”是指电子信息、先进材料和水经济产业;“2”是指现代高效农业、生态旅游业;“N”是指新能源、智能制造等产业)产业集群升级版,围绕“平台大提升、老企大提质、招商大提速、产业大提效、环境大优化”五个方面精准发力,全力守好“老朋友”,积极结交“新朋友”,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支撑。

  今年1-9月,东源县新开工、竣工投产工业项目分别为19个、15个;今年1-9月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家,总数达120家,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64.55亿元,同比增长1.85%;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36.02亿元,同比增长2.6%。

  工业倍增升级,折射出当地经济发展“拼劲”与可持续,东源靠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这五把“钥匙”解锁了经济密码。

  “大产业”:推动先进材料产业1-9月实现规上工业产值63.06亿元;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电子信息产业1-9月分别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0.35亿元、4.49亿元,推动水饮料及食品产业1-9月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3.4亿元。

  “大平台”:坚持把工业园区建设作为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引擎抓紧抓实,完成新材料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园区三期启动区约900亩征地拆迁、500亩场地平整,科创路完成900多米路面铺设;推动8.43平方公里的产业平台纳入河源市承接省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范围。

  “大项目”:高位推进招商工作,组建县招商工作队,发扬“四皮”精神,紧紧围绕先进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大力开展各类招商活动;全力做好项目建设护航,推动晟源、凯利华等15个项目实现竣工投产,信大科技、名南环保等19个项目动工建设,开蒙、众美等26个续建项目有序推进,成功实现三个一批滚动发展的良好局面,已提前完成市下达的工业投资全年目标。

  “大企业”:助力企业做大做优,建立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大力推动企业科技创新,支持企业加快设备升级改造等。

  “大环境”:提升发展新环境,落实县领导联系服务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机制,各服务工作团队累计走访调研343次,解决用工、融资、交通物流等问题58个;不断完善政策保障体系,高效落实惠企政策,组建政策宣传小分队,常态化深入企业宣传各级惠企政策等。

  

  园区建设提速提质提效 打造经济“高产田”

  

  近日,位于东源县工业园三期(启动区)的施工现场,卡车、打桩机等机械设备正在现场平整土地,一片忙碌的景象呈现在眼前。放眼望去,此前已完成平整的地块上,崭新的标准化厂房拔地而起,不少签约落地的企业陆续进驻。

  东源县工业园管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园区三期(启动区)总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总投资约31亿元,启动区面积为1.26平方公里,总投资约14.8亿元。目前三期(启动区)的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已完成征地拆迁900多亩,完成土地平整500多亩。

  作为县域经济的主要支柱和主战场,东源县工业园园区总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11平方公里,包括园区一期和二期、深圳盐田(东源)共建现代物流园(以下简称“盐东现代物流园”)首期、新材料产业园、汇通工业园、徐洞工业区。园区入驻企业231家,其中规上企业79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6家,专精特新企业15家,上市企业1家,初步形成了以先进材料、装备制造为主导的产业集聚发展格局。今年1—9月,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118.93亿元、同比增长16.5%,规上工业增加值28.67亿元、增长15.68%,工业投资增长11.78%。

  为了破除工业发展用地瓶颈,加快产业高质量发展步伐,东源县深入开展“园区建设提速年”行动和“五大”行动,坚持以“一县多园”模式统筹优化功能园区发展,加快承接大湾区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建设。同时大力推进县工业园三期启动区开发建设,完善蝴蝶岭工业园基础设施,全力推进新材料产业园创建省级特色产业园(硬质合金),切实打造“专业园”。纵深推进产业园区用地整治提升行动,盘活园区一期、仙塘工业园、蓝口产业聚集区等闲置低效用地1600亩;以创新转型引领产业集群集约发展,大力引进“轻资产”“中高端”型企业,推动“工业上楼”,提高园区产出效益。

  在现有产业基础上,东源县承担起建立产业集群为有效载体的拓展任务。针对现有存量成熟空间不足的问题,当地结合实际拓展产业发展空间,通过向新片区“进军”,坚持“征收量”和“拆净率”一起抓、一起推,预计今明两年内可开发、盘活的工业用地有4250亩,目前已推动落实工业用地1450亩。

  

  大力实施强农行动 激发促农富农新动能

  

  东源县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水塔”和“生态屏障”,丘陵环抱,云雾缭绕,气候温和,生态优良,具有得天独厚的茶叶生长条件。东源种茶历史已延续千载有余,近年来,当地5.8万亩优质茶园的“绿叶”摇身变“金叶”,正逐步成为当地群众致富的支柱产业。

  小小茶叶,一头连着茶农,一头连着消费者和旅游者。一片叶子变成大产业,是今年东源县实施“茶产业提质增效年”行动的主要方向。东源县制定了《东源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2023-2025年)》《2023年东源县“茶产业提质增效年”行动方案》等文件,提出力争1年时间推动茶产业提质增效、夯实产业基础,再用3年时间把茶产业做成东源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柱,扩大“东源仙湖茶”区域品牌的影响力、受众体,做足茶旅融合文章,让“一片叶子”创造出更多元更丰富的价值。

  不难看出,东源县在实施“百千万工程”的蓝图既囊括了新兴的工业崛起计划,又包含了特色农业这份厚重“家底”,以现代化农业构筑起了新未来。

  东源有30多万亩良田,是首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正全力申报创建国家级农高区的灯塔盆地的核心区就在东源。全县现有农业龙头企业共157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30家,市级94家,县级29家)、家庭农场308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0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9家)、县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74家(国家级14家、省级50家、市级74家)。2023年上半年,全县农业总产值21.41亿元,同比增长10.1%,排名河源市第一。

  当前,东源县正强化品牌建设、强化科技人才支撑、强化要素保障,根据全县资源禀赋发展功能,因地制宜,分类发展,致力于打造成大湾区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茶罐子”“油瓶子”“水缸子”,“一带一新六特色”(“一带”:东源县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产业带;“一新”:培育客家预制菜产业新优势;“六特色”:丝苗米、油茶、茶叶、板栗、蓝莓、生猪)的农业产业集群新格局形成。

  

  释放消费新活力 点燃“经济引擎”

  

  广场舞、街舞、器乐演奏、乒乓球争霸、歌神争霸、山歌晚会、三人篮球赛,还有杂技、魔术表演和吃柚子比赛……今年中秋国庆假期,东源县在当地举办一连八天的“嗨”东源——全民才艺大赛活动,这场文体盛宴,吸引了众多市民、外出乡贤以及游客前来“打卡”,在比拼才艺、燃爆商圈的同时,释放消费活力,为东源县假日经济增添一抹亮色。

  今年以来,围绕商贸高质量发展,东源县聚焦“五大消费”,大力提振县域消费,提升传统消费能级,全力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和扩容提质。在提振消费上,东源县正在下一盘“大棋”,契合万绿湖创建5A级景区的同时,不断丰富万绿湖旅游产品和旅游业态,通过举办“穿越万绿湖徒步活动”“最美万绿湖摄影大赛”“万绿湖星稻田音乐节”“万绿湖开渔活动”等系列活动,吸引更多人走进东源。

  在培育特色夜游经济方面,东源县还在万绿湖客家风情街精心策划了夜经济营业活动,激活了万绿湖“夜演、夜娱、夜食、夜赏、夜购”等夜市文旅消费;江湾夜市、红船茶馆依托义合镇东江国家湿地公园腹地区位优势,利用前眺东江、侧倚明清古建筑、环拥生态、红色和客家文化等资源,带动了东江画廊夜经济发展。与此同时,当地民宿、露营地、网红打卡点等也成为东源文旅消费的新增长点。

  今年,东源县还深入开展2023“东源非遗年”系列活动,重点举办了“汶水塘捕鱼节”“上莞镇新轮村追龙”“福坑村林屋开灯节”等活动,全县各地开展线下线上非遗展示活动多场次,使文化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成为彰显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

  

  推进绿美东源生态建设

  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样板

  

  万绿湖畔已多次发现水母,成群的白鹭常年在东源“扎寨”,这些是大自然赠与珍贵保护动植物栖息之地,也是赋予东源发展的底色。

  作为广东省第一个、唯一一个获评“全国第一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东源县,如何在“百千万工程”中立足生态优势显身手、展担当、有作为?通过开展“绿美”“富美”“和美”家庭创建评比活动,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动绿美东源生态建设。

  在打造“绿美”环境上,全县深入实施绿美东源生态建设“六大提升行动”(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行动、实施城乡一体绿美提升行动、实施绿美保护地提升行动、实施绿色通道品质提升行动、实施古树名木保护提升行动、实施全民爱绿植绿护绿行动);推进新丰江九里湖、义合下屯、康禾3个绿美综合型示范点建设,持续提升“五边”绿化美化品质,深入开展“四旁”植绿活动,目前已完成林分优化提升4.7万亩、新造林抚育5.38万亩、森林抚育提升4.66万亩。

  在带领“富美”发展上,该县启动全长230公里的绿美环县路、沿东江经济带建设,努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坚持“一村一策”,大力盘活闲置资产资源,强化产业“造血”功能,创新探索“村村联合、强村带弱村”发展模式。同时制定出台相关方案,探索实施“党建+村+企业”发展体系。

  在创建“和美”社会上,东源举办“三美”家庭创建评选活动,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以“1+6+N”基层治理工作体系为抓手,着力推进乡村积分制、清单制管理,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等。

  

  一线记录

  

  推动“河源米粉”产业

  高质量发展

  

  今年1月,广东霸王花食品有限公司二期工程建设项目在东源县工业园奠基。该项目将建设8条智能米粉生产线,总设计产能达8万吨。

  据悉,项目建设总投资额3亿元,用地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项目建设完成后,将新增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化生产线8条,涵盖营养、即食产品线,总设计产能8万吨,投产达效后可实现产值超15亿元,增加税收6000万元,提供500个就业岗位,助力“河源米粉”高质量发展。

  霸王花食品二期是东源县丝苗米产业园的重点实施项目,项目建成后,该公司将成为集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办公仓储、工业观光于一体的新型现代化生产企业,打造出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全产业链。

  今年以来,东源县以“三个三”行动为抓手,推进河源米粉全产业链、全业态融合发展,打造河源米粉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东源样板”。

  目前,全县共有米粉加工企业3家,2022年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98亿元,米粉产品占广东米粉市场48%。接下来,东源县将继续做大做强河源米粉产业规模,扶持“一批龙头”、构建“一个链条”,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力争到2028年全县实现河源米粉全产业链产值35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