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汕尾: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加快推动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

多条赛道争先进位 善美之城活力迸发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10月27日        版次:AT37    栏目:    作者:赵映光、善美萱

     汕尾晨洲村实现“绿美富”的华丽蝶变

  

  文/图 赵映光 善美萱

  

  将一个个“散装”的美丽乡村打造成一条条串珠成链的精品示范带,把“红蓝绿古特”资源禀赋转化为一项项因地制宜的富民产业,推动欠发达的全域革命老区蝶变为近悦远来的善美之城……金秋十月,放眼汕尾大地,田间地头“丰”景如画,企业车间繁忙火热,项目建设蹄疾步稳,处处洋溢着昂扬奋进的生机活力,涌动着高质量发展的滚滚热潮。

  迎来建市35周年的汕尾,今年开春以来,便紧跟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吹响的号角,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在多条赛道上争先进位: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的“汕尾经验”全省推广,海洋经济产业大会、康养产业发展大会、文旅融合发展大会、“四数联动”暨数字经济圆桌会议、“品清湖名家讲坛”等一系列谋划高质量发展的高规格盛会接续举行,广汕铁路顺利建成通车,“大招商、招大商”不断掀起新高潮,民生福祉日益增进,干部队伍斗志昂扬,创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不断提质增效。

  

  全域推进,“带”动城乡共融发展

  

  走进汕尾市陆河县螺溪镇欧田村硁仔里自然村,只见欧田书舍、农礼铺子、青梅酒吧与客家民宿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犹如世外桃源的美丽田园画卷。这一处充满客家风情的乡村旅游打卡点,是汕尾市陆河县、深圳市坪山区及华侨城集团联合开发打造的华侨城·螺溪谷项目。

  据螺溪镇党委副书记叶国球介绍,这是一个以优质文旅项目驱动集体经济发展的项目,通过“文化+旅游+城镇化”创新发展模式,着力于乡村环境提升、乡村设施完善、乡村文化构建、村民就业培训、特色农产品开发五大方面,让原本落后的小山村实现了蝶变,成为了充满客家风情、田园风光的旅游胜地。

  叶国球说,当地农户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实现了“户户是股民,年年有分红”,村民还通过租赁、就业、用工、经营、销售等多种方式,增加了收入。如今村民们闲暇之余打麻将的少了,邻里争吵少了,欢声笑语多了,乡村治理更加完善,村子里生机盎然。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欧田村的美丽蝶变,正是汕尾近年来结合各镇村优势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和美丽圩镇建设的缩影,也是汕尾聚焦强县、兴镇、富村,以乡村振兴示范带为抓手,全力写好“大发展”“大建设”“大治理”三篇文章,带动城乡共融发展,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的生动注脚。

  放眼如今的汕尾大地,晨洲生蚝、莲花山茶、陆河青梅、陆丰甘薯、甲子海鲜、海丰丝苗米等众多“土特产”摇身一变成为游客“抢手货”,金町湾景区、上海外滩、浅澳海滩等滨海乡村景点吸引众多游客打卡,大安农场的木屋文宿、南万镇的“两山”民宿火爆出圈……

  与此同时,作为海洋大市、渔业大市,汕尾也将目光瞄向了现代化海洋经济产业这片“新蓝海”,全力推动“万亩千亿”产业建设,电子信息制造、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及新能源产业等千亿级产业集群正在形成,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百亿级产业集群加速集聚,越来越多的资金、项目、人才不断“奔向海陆丰”。

  

  深度融湾,老区与湾区双向奔赴

  

  从2008年因成立深圳(汕尾)产业转移工业园结缘,到2011年设立“深汕特别合作区”开启“飞地经济”改革试验合作;从2013年深圳全面对口帮扶汕尾,到2023年汕尾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全面接轨深圳,深度融入‘双区’和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建设”……近年来,汕尾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的改革试验在不断提档升级。

  如今,这种区域协调发展的单向帮扶正在向双向奔赴转变,位于汕尾市海丰县城西北部、毗邻深汕特别合作区的深汕合作拓展区就是最鲜活的案例。

  据悉,深汕合作拓展区采用“一区两园”布局,“两园”即天星湖智造产业园和金山科技产业园。作为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基于深汕特别合作区全力打造世界一流汽车城的背景,天星湖智造产业园将全面承接新能源汽车的上下游配套产业,金山科技产业园则重点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如果说,深汕特别合作区是把“特区”搬到了汕尾“家门口”;那么,深汕合作拓展区则要把“特区”搬到汕尾“家里面”,全力打造“特区带动老区”“老区支持特区”的全国示范样板,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通。

  此外,“汕尾创新岛”的建立,则让汕尾在深圳拥有了一块“研发飞地”,两地就此共同打造“双向飞地”模式,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推动了双方创新与产业转化的优势互补,为深汕“研发飞地”释放出强大的新动能。

  更让人欣喜的是,9月底正式建成通车的广汕高铁,与十年前开通运营的厦深铁路共同推动汕尾迈入“双高铁时代”,为汕尾构建起一条“深度融湾”的全新快捷通道,有望成为助力汕尾更好更快打造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发展引擎”和“突围利器”。

  在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黄金周”,列车畅达往来间,汕尾的“高铁经济”便十分抢眼。汕尾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的统计数据显示,“双节”期间汕尾的旅游总收入突破20亿元,其中休闲玩乐订单和住宿订单两项旅游指标增长数据更是领跑全国。

  

  对标先进,以“营商”促“赢商”

  

  “我是来办理公司营业执照的,工作人员说明天就可以拿了,很方便快捷。”近日,在汕尾市政务服务中心仅用了几分钟就办理好相关手续的汕尾市寰逸影城有限公司业务经理蔡东颖点赞说,“汕尾的办事效率已经赶上大湾区城市了。”

  打造“善美之城”,除了城乡颜值和公共基础设施的提升外,营商环境更加不能成为“环境硬伤”。近年来,汕尾坚持“业务数据化,数据业务化”改革理念,以“全方位降成本、全周期优服务”为抓手,以“数字政府”省市联建为牵引,持续开展营商环境优化行动,高层次实施“四数联动”示范工程,不断深化“前标准、中承诺、后监管、一网通、全代办”服务模式,推动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迭代升级。

  汕尾市政务服务中心便是其中的典范。该中心以新一代政民互动平台及城市会客厅为功能定位,让市民和企业实现“进一扇门办所有事”,在省内率先实现政务服务“统一预约、统一叫号、统一受理、统一评价”四个统一,把“最多跑一次,服务零距离”等标语化为实实在在的便民利企举措。

  “汕尾市政务服务中心的平均等待、受理、审批时间压缩至2.82分钟、5.79分钟、1.45天,相较其他地方效率大大提高。”汕尾市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杨晨介绍,为有力支撑深圳等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深圳和汕尾还合作利用“视频办”功能开设异地收件平台,将“特区服务窗口”搬到“家门口”,进一步推动深汕营商环境深度融合。

  不止于此,今年以来,汕尾还持续深入实施“清风伴企行”“春雨润企行”“阳光暖企行”“店小二服务”四项行动,正式印发了《汕尾市创建一流营商环境2023年实施方案》,聚焦“以一流营商环境更好支撑服务汕尾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如今,“我比人家办得快,我比人家办得好”不仅仅是一句口号,也是汕尾在“坐着”高铁加速融湾中选择从营商环境开始对标先进、深度融入大湾区的决心和承诺。

  “家乡的营商环境越来越好,我们也更有信心回来投资创业了。”汕尾知名乡贤钟声坚的话,道出市场主体看好汕尾、投资汕尾、发展汕尾的共识。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汕尾全市新登记经营主体30713户,其中新登记企业4985户,同比分别增长26.14%、1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