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东北老爸和他的200多个孩子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11月11日        版次:A05    栏目:    作者:王隽杰

     柏剑和孩子们在跑步

  

  羊城晚报记者 王隽杰 

  

  数日前,辽宁省鞍山市下起了雪,柏剑和孩子们在农场住的地方太冷,他决定搬回市内居住。对于柏剑来说,搬一次家不容易,他身后有52个孩子需要照顾。

  柏剑是这些孩子共同的“老爸”。今年51岁的柏剑,是鞍山市华育学校的体育老师,过去的29年里,他收养了200多个孩子,有些是孤儿,有些父母残疾无力抚养,还有些遭遇过家庭暴力……这些孩子都曾被命运抛弃,又幸运地走进柏剑的“梦想之家”。

  柏剑是孩子们的老师、教练、父亲,他给予孩子们的不仅是一个家,还有直面人生困苦的勇气和力量。

  

  日程表

  

  在“梦想之家”,柏剑和孩子们的生活严格按照日程表运转:凌晨4点起床,5点开始长跑训练,大孩14到16公里,小孩8到10公里;白天孩子们正常上课学习,下午4点到5点是体能训练;晚饭后是写作业和读经典时间,夜里9点多,所有人准时上床睡觉。

  过去的20多年里,柏剑重复着这样的生活,他身边的孩子来了又走,柏剑却从没停下半刻。他像一只陀螺,在责任的驱使下不停旋转。

  作为这个大家庭的家长,柏剑要负责孩子们衣食住行的一切。他供着10多个小学生、20多个初中生、6个高中生和12个大学生读书,每个月的学费花销就要3万多元,如果赶上换季买衣服或者交保险费,那就需要更多的钱。柏剑除了上班外,还开了一个彩票店,做社区团购的兼职,再加上家人亲戚的支持和社会爱心人士的捐赠,勉强支撑着“梦想之家”。

  就在今年,柏剑还收养了20多个孩子。他不是没有考虑过经济压力,但他始终无法拒绝这些已经没有退路的孩子。“如果孩子有更好的去处,他怎么可能离开父母、离开家乡,来投奔我?”柏剑清楚地知道,“梦想之家”是这些孩子们最后的避风港,是他们的“退无可退之处”。

  在“梦想之家”,所有的孩子都要跑步。这是最“经济实惠”的运动项目,柏剑希望孩子们可以通过长跑,以体育特招生的身份考入大学,改变自己的命运。

  19岁的鲁佳怡来到“梦想之家”7年了。刚开始面对一群陌生人,鲁佳怡只想回家,但柏剑和其他孩子对她的帮助和照顾,让她很快融入进来。从一开始只能勉强跑完全程,到现在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的水平,只差文化课达标,鲁佳怡就能进入大学读书了。

  12岁的丫丫今年3月来到“梦想之家”。她的父亲是残疾人,带着女儿四处讨饭,长期的营养不良导致丫丫身高过矮,身体素质很差。在“梦想之家”不到一年,丫丫开朗阳光了许多,她跑步的成绩已经超过了很多大孩子。“丫丫特别努力”柏剑说,“在我们这里的孩子没有不努力的。”

  

  “梦想之家”

  

  1995年,23岁的柏剑从锦州师专毕业,在鞍山市第二中学担任体育老师。在这里,他收养了自己的第一个“儿子”。

  这个孩子叫庞浩,是老师眼中的“问题少年”。庞浩身上有一股倔劲儿,谁管都不服,偏偏喜欢上柏剑的体育课。班主任找到柏剑,告诉他庞浩原本成绩很好,是因为家里出了变故才这样,请柏剑帮帮他。

  “多个人多副碗筷的事,还能给我做个伴。”柏剑没有多想,把庞浩带到了自己的单身宿舍,与他同吃同住。柏剑的关心和照顾,让庞浩感受到了久违的亲情,他开始改口,管只比他大7岁的柏剑叫“爸爸”。

  此后各方送养的孩子越来越多,柏剑的出租房挤满了人。1998年,柏剑收养了女孩,为了方便照顾,柏剑把在老家的母亲骗了过来。他跟母亲说在鞍山买楼了,等老太太到家,才发现一屋子都是孩子。

  刚开始,家人不能理解柏剑的做法,好不容易读完大学找份工作,结果把钱和精力都用在一群无亲无故的孩子身上。但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柏剑的母亲和孩子们相处出了感情,她叫来了柏剑的爸爸和哥哥姐姐,一家人帮着柏剑照顾孩子。

  “我家人都是农村出身,比较容易满足。”柏剑说,家里过去条件艰苦,如今能吃饱穿暖,一家人团圆,父母就能感到幸福,再加上看着孩子们一个个长大成人,很有成就感。

  如今,柏剑收养过的孩子有很多已经成家立业,有的成了公务员,有的做了老师,还有的当了军人。前些年,每到春节,孩子们都会回到“梦想之家”,100多人聚在一起过年。这两年,柏剑父母去世后,他就不让孩子们回来了,“只要他们在各自的城市好好工作,偶尔发个信息报个平安,我就很欣慰了。”

  

  纯粹的爱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感恩一切,请长辈先用餐。”在“梦想之家”有个传统,每次吃饭前,所有的孩子都要齐念一段感恩词。孩子们三人一组,每天轮流做饭。柏剑希望,能通过做饭这种琐碎的家务,让孩子们相互帮助,懂得感恩,珍惜现在的生活。

  柏剑认为,对于这些受过伤害的孩子来说,感恩教育很重要。不少孩子刚来到“梦想之家”时,身上充满暴戾之气,还有些被父母遗弃的孩子心中充满自卑,怨恨原生家庭的不幸。“心中装什么都不要装恨。”这是柏剑常对孩子们说的一句话,“怨恨无法解决问题,只有打开心胸,才能看到未来。”

  柏剑自己就对生活常怀感恩之心。他出生在辽西的一个小山村,从小家境清贫,为了供他一人读书,哥哥姐姐都辍学在家,靠挖草药挣钱。他感激家人为他作出的牺牲,也能理解农村孩子因为家庭原因不能读书的无奈和渴望。他总是想着多拉孩子们一把,就可能改变他们的一生。

  很多人不能理解,为何柏剑愿意完全牺牲个人生活,将“梦想之家”作为自己终生的事业,坚持了29年之久?“这些孩子给我的感情非常真挚,我收获到的是世界上最纯粹的爱。”这是柏剑给记者的回答。他会有压力,但很少觉得辛苦,见证孩子们在赛场和生活中的成长,是一件“其乐无穷”的事。

  柏剑有心气,他对未来还有规划,希望能成立一个特殊学校,接受家庭无力抚养的孩子,给他们一个稳定的学习环境。柏剑今年也51岁了,等到他干不动了,希望能找到几个“梦想之家”出去的孩子接班,将这份爱传递下去。“不论孩子们跑出什么样的人生,希望‘梦想之家’永不言弃的精神,能一直陪伴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