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建校75周年 广大附中的创新教育成为新亮点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11月15日        版次:A12    栏目:    作者:蒋隽

     创校校长林月琴塑像揭幕

     “创想·时光”学生科创劳动中心部分大型设备,依次为激光切割机、数控车床、数控雕刻机

  

  文/蒋隽

  图/学校提供

  

  11月5日,广州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广大附中”)迎来了建校75周年“校友回家日”活动,来自天南海北的逾万名校友聚首黄华路和大学城校区,重温校园时光。广大附中是广州市乃至广东省基础教育名校,国防教育、创新教育、活动教育,已经成为学校的三大品牌。

  

  校友回家日,赓续红色基因

  

  11月5日上午9:30,在广大附中黄华路校区体艺大楼前,建校75周年“校友回家日”的重头戏——创校校长林月琴塑像揭幕仪式正式开始。罗荣桓元帅、林月琴校长之女罗北捷女士在祝福视频中亲切寄语广大附中学子,勉励同学们立志将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之责扛在肩上。

  “创校校长林月琴塑像既是致敬革命先辈的一道人文景观,更是维系广大附中校友与师生的心灵坐标,是学校培根铸魂、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广大附中党委书记王国栋说。

  校史馆整体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分为两层,共设有六个展厅。校史馆里有大量翔实的文字、图片资料以及校友捐赠的实物,呈现了学校各个阶段的发展历程。广大附中校长欧卫国说道:“学校将继续以校史馆为载体,传承红色基因,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弘扬学校的优良传统,塑造广附师生的‘精气神’。”

  广大附中“校友回家日”活动现场,纪念品领取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黄华楼75周年纪念版胶片、“校友回家日”徽章套装、学校吉祥物广附虎玩偶、学校文化宣传册、教职工校友芳名录……校友们纷纷感慨:“每一件都富有特色,别具创意。对我们回顾校史,增进文化认同很有意义。”1993届毕业生李先生笑着说:“今天带女儿回我的母校,希望她以后能成为我的校友。”在黄华路校区度过了6年中学时光的陈女士说:“高中同学能回来的都回来了,在班级团聚畅谈,非常愉快!”

  11月5日上午11时,校友捐建“归鸿亭”落成仪式在广大附中黄华路校区中心花园举行。此亭为1970届校友吴海明所捐建,“归鸿”二字,正是表达校友的眷恋之情。今年,广州八一时期分会、五十三中时期分会、广师附中时期分会、广大附中时期分会、广州大学附属中学校友总会相继成立,广附各届校友及在校学生为“校友回家日”活动献上精彩表演。

  合并组建新广州大学首任党委书记陈万鹏专门为广大附中建校75周年创作了一幅长达75米的书法作品,饱含对广大附中发展向好的殷殷期盼。

  

  创新教育,广大附中的新品牌

  

  成立全国首家“高中国防班”、牵头组建全国首家“高中国防教育联盟”、成为国防科技大学“优质生源基地”、落户广东省唯一一家“国防科技育英班”……这些都足以证明广大附中在绵延红色基因、弘扬学校文化上的努力与成效。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广大附中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已发展为该校的特色品牌,受到广州家长与学生瞩目。这个体系主要包括竞赛体系和科创教育体系。

  广大附中的教育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竞赛体系不是一个独立的体系,它根植于学校的育人系统,是学校整个教育生态里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部分共同支撑起学校的育人目标与愿景。“基础教育应该主动担当使命,为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贡献更大的力量。在广大附中,我们让走竞赛路线的学生有平台,让走综合路线的学生有舞台,让在不同路线间选择的学生有保障,我们努力让每一个学生的需求都被看见和满足。”王国栋说。每一个就读于广大附中的学生,既可以选择进入竞赛体系,也可以选择不进入这个体系。不管是走竞赛的路线,还是走综合的路线,学校都有优秀的教师团队为其保驾护航。

  品牌效应凸显,人才的聚合力显著提升。2021年创新中心的成立,彰显了广大附中搭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决心。以创新中心为引擎,驱动创新课程体系的搭建、师资队伍的打造。“近年来,很多优秀的教练对我们青眼有加,包括在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在高中阶段有着突出竞赛成绩的优秀学子。教练们更看重广大附中的团队氛围、课程体系以及可塑性很强的学生。在这样的氛围里,教练与学生共同成长。”欧卫国说。目前,广大附中竞赛师资队伍基本组建完成,团队稳定进取,竞赛成绩在广东省位列前3。

  完善的拔尖创新培养体系,会让不同类型的学生有不同层面的收获。对于进入了这个体系的同学,创新中心与教练会给予综合评价,看其适合在哪个学科继续钻研,或者是回到综合路线上。不管是哪种情况,接受过竞赛培养的学生都非常认同竞赛的赋能作用。

  今年考取北京大学的刘美呈同学初中高中均就读于广大附中,“我虽然没有参加数学竞赛,但是曾经在学校上过数学竞赛课程,这对我的数学思维提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今年考取清华大学的吴浩然同学同样有6年的广附求学经历,不同的是,吴浩然是数学奥赛省一等奖的获得者,他非常感激自己数学竞赛的经历:“竞赛让我拓宽了数学的知识面,锻炼了思维的韧性,提升了钻研的精神。从竞赛回归综合课堂后,不管面对怎样的难题,我都相信在竞赛中积累的经验值,能让我比较自如地应对新问题。”

  原本没有竞赛底子的学生,在这个体系中浸润一段时间,可能会收获惊喜。北京大学年度学生人物、现就读于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叶皓天,接触竞赛比同龄人晚很多,而且并没有在一开始就呈现出很高的天赋,但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沉浸式学习,他的数学天赋被完美地激发出来,进入当年的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集训队;信息学竞赛方向的张致,进入广大附中后才开始接触信息学,慢慢发力的他,逐渐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在高二期间获得信息学奥赛国赛金牌,被保送北京大学。

  对于希望在某个领域投入更多的精力去钻研的同学,广大附中开设了“大中衔接”培养课程。近年来,广大附中多名同学入围清华大学“领军计划”“攀登计划”,北京大学数学英才班等“大中衔接”培养计划,在高一、高二阶段被清华北大录取。“这些年来,我们结合地方特色,充分考虑孩子们学习成长的规律,以此组建我们的教练团队,搭建我们的培养体系,逐渐摸索出了具有广附特色的经验。每个学生的情况不同,我们教练会针对每个孩子的情况,与他一起规划成长的路径。学生有目标、有动力,也收获满满。”创新中心主任周弋林介绍。

  竞赛课程更像是思维体操,对底层思维逻辑的培养意义重大。在充分锻炼好思维后,日后不管从事哪个学科的学习,都会有较大的帮助。

  

  科创教育,引导学生回应社会关切

  

  广大附中的科创教育,有其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作为大学城中的唯一中学,广大附中与大学深度融合,每年会选送一部分学生到高校实验室进行创新学习和研究,让其提早接触前沿科技。

  而在校内,广大附中也为学生打造了先进的科创实践课室“创想·时光”。在这个课室里,学生可以使用3D打印机等先进设备,满足学生的多元实践需要,为科创项目孵化提供了有力支撑。过去两年来,学生科研项目“背倍康——悬浮按摩护脊书包”“校园哨兵——智能音频防欺凌预警装置”分别参加近两年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蝉联全国总决赛萌芽赛道创新潜力奖(中学组最高奖)。科研项目涉及人体工程学、电子科学、产品设计等多方面知识。团队老师与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讨论、研发、测试,团队成员也各有分工。

  “科创教育不仅是让学生掌握和运用科技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有一颗关注社会的赤子之心,有意识地将自己的所学用于解决社会问题,回应社会关切。从‘背倍康’到‘校园哨兵’,我们都秉持这一宗旨。在广大附中,科创教育,也是情怀教育。”广大附中教科所副主任姚海霞说。

  今年广大附中的学生科研项目也已顺利晋级国赛,学校将持续在科创教育方面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