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徐云峰:退役不褪色 “红色守碑人”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11月15日        版次:A04    栏目:广东好人    作者:李旭

     徐云峰(左起第五人)与前来寻亲的吴乃川烈士亲属 受访者供图

  

  羊城晚报记者 李旭

  

  一碑一英魂,一笔一追思,在凤凰路狮山脚下,珠海市烈士陵园静静地坐落着。56岁的徐云峰穿着整洁朴素,正半跪在“叶少初烈士”墓碑前,小心翼翼地抹去墓碑上的灰尘,端起红色颜料,拿起毛笔,认真地对风化褪色的碑文进行描摹填漆。皮肤被晒得黝黑,烈日之下,白衬衫也被汗水浸湿了,坚挺的脊梁中仍能看出军旅生活留下的痕迹。

  

  从“共和国礼兵”到“南海守碑人”

  

  作为革命老区、红色热土的河南平顶山市郏县一直流传着参军拥军的优良传统,参军入伍是很多年轻人的梦想,19岁的徐云峰也在这一年瞒着学校偷偷报名参军,经过千里挑一的严苛选拔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的一员。

  三军仪仗队的训练是极其艰苦的,入伍第一年,部队的作训鞋就被徐云峰穿烂了五双,很多战士在接受高强度训练后都会腿疼,接下来持续尿血数月,第一次经历这些让这个一米八三的河南汉子也掉下了眼泪,当被问及如何支撑下来时,徐云峰告诉记者,“我是农民的儿子,但穿上军装,我首先是国家的儿子,我想要把这身军装穿得更久,给部队作更大的贡献”。

  谈及第一次执行任务,徐云峰记忆犹新,当整齐划一的脚步声响起,21响礼炮声音由远及近,砸得脚下的青石板微微颤动,脚步声带起的威仪,就像砸入水面的巨石,激起阵阵涟漪,传向四面八方。“当时我身穿陆军服装站在第六路,礼炮声中生怕做错了动作,出‘国际洋相’”。

  从港澳回归到大型运动会升旗仪式再到大型文艺演出,一百多次任务下来,徐云峰的工作经历也从三军仪仗队到驻港部队再到驻澳门部队,他以一名“共和国礼兵”的身份见证着中国的一个个历史性时刻。

  2013年底,徐云峰获知珠海烈士陵园竞岗主任的信息后,毫不犹豫,立即报名参加竞选,凭借在三军仪仗队练就的意志品德脱颖而出。身份虽变,但初心不改,徐云峰始终惦念着这里的581名英雄先烈,全力守护陵园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在这里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深情的凝望;没有惊天动地,只有忠诚的守护。

  

  让红色文化“活”起来

  

  站在陵园的浮雕前,可以看到珠海城市中心的繁华与日月贝的宁静,再往远处就是广阔无垠的大海,由于地处繁华市区,珠海烈士陵园变成了周边居民逗鸟遛弯、歌舞练功的休闲娱乐场所。“烈士陵园是承载革命精神的净土圣地,必须保持圣洁安详”,初到烈士陵园徐云峰下定决心要改变现状。于是,他带队给居民们做思想工作,苦口婆心地反复宣讲,引导市民将心比心,经过一番耐心的组织动员,珠海烈士陵园昔日里的嘈杂纷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静谧和谐。

  保持了山下的圣洁安详,徐云峰的目光又放到了山顶的大型革命斗争史浮雕,作为省级革命历史文物,革命斗争史浮雕是省内少有的历史纪念性大型雕塑,距今已有40余年历史。由于自然环境等原因,浮雕渗水现象严重,急需修缮。“一没钱,二没技术”的徐云峰带领团队四处奔波,没有文物修缮技术,徐云峰就去广州找来专业施工团队;缺少施工图纸,徐云峰就请来原作者潘鹤的儿子潘奋现场手绘还原。从设计图纸、审批手续、资金筹措到具体施工,困难一个接一个被徐云峰和同事们解决,经过两年的努力和一千多次小孔灌浆工程,这座大型浮雕再次焕发往日荣光。

  不仅如此,园内的珠海革命史料陈列馆设施陈旧老化,但经费不足。徐云峰顶住压力,甚至给领导立下“军令状”,坚持将其全部改陈布展。2020年完成改造升级的革命史料陈列馆用丰富的展品和翔实的史料给全国各地的参观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凤凰山烈士陵园同样在徐云峰的推动下进行了一场大规模提升改造,标准化烈士墓碑和大型红色文化雕塑等建筑设施的建成让凤凰山烈士陵园成为珠海市党史党性教育基地,为众人刻画出珠海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

  不仅是改扩建“两园一馆”,徐云峰也正和同事不断尝试讲好珠海英烈故事,从创办“少年讲党史,童声颂百年”现场直播,到同珠海相关单位联合挖掘100集英烈故事短视频《不能忘却的记忆》,仪仗队的退役老兵如今成了新媒体的“先锋军”。

  革命斗争史浮雕保护性修缮、革命史料陈列馆改陈布展、凤凰山烈士陵园大规模提升改造……珠海烈士陵园每一项工作里,徐云峰总是步履不停地抢时间,来得最早,走得最晚是徐云峰的工作常态,他几乎将全部时间、精力投入到“守护英灵、传承精神”的工作中,如今,徐云峰还计划申报广东省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项目,把香洲烈士陵园规划再提升,修缮陵园整体环境,给烈士们的“家”来一次“大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