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佛山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满足市民更高层次需求

助燃城市“烟火气”升腾“幸福味”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11月15日        版次:A07    栏目:    作者:杨苑莹

     高明乡村马拉松 高明宣传部供图

     顺德陈村花卉世界里,孩子正好奇地张望着

  

  文/图 杨苑莹(署名除外)

  

  “拥有三级医院33家,基本建成15分钟优质医疗服务圈”“养老床位增长44.1%,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实现全覆盖”“95后人才吸引力排名第十”“开办企业全流程,拿证即开工”……在佛山安居乐业的百姓感受着城市的脉动与蝶变,享受着城市发展带来的便利。与此同时,市民对物质基础、精神文化等需求也迈向了更高层次。

  近年来,佛山正不断提升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石,努力打造宜居宜商宜业宜游城市,进一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筑起宜居城市的底气

  

  岭南特色的红砖灰石,古典雅致的建筑风格,错落有致的校园布局,智能教室、多功能场室一应俱全,还有石门系师资作强大后盾……这里是今年9月全新启用的南海石门大沥小学。据了解,学校占地面积约1351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3726平方米,总办学规模30个教学班,提供1350个优质学位。

  校园内设立了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心理健康支持。校内新四友图书馆藏书10万余册,涵盖科创、文艺、绘本等多种类型。为了让学生们体验劳动的乐趣,校方专门开辟了小菜园——悦丰园,让孩子们在动手劳动中提升技能、感受快乐。

  佛山像这样宽敞舒适、设计精巧的学校还有不少。今年9月,佛山34所新改扩建公办中小学和幼儿园投入使用,新增学位超4万个。

  今年1月佛山印发了《构建佛山“五好教育”新形态,推动全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方案》指出,将系统构建“好学校”“好校长”“好教师”“好生态”以及共创学生“好未来”的佛山“五好教育”新形态,进一步聚焦教育发展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推动基础教育更加公平高质量发展。

  “一老一小”是最大的民生问题。截至2022年,佛山市户籍人口495.4万人,其中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86万人,占户籍人口的17.36%。佛山正加速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布局,在全省率先打造“家门口医养结合”健康安居普惠服务模式。

  目前,佛山全市养老机构共96家(其中公办机构33家,公办民营或开展社会化改革的机构14家,民办机构49家),共有养老床位21148张,护理型床位占比53.3%。全市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长者饭堂、村居幸福院等各类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共853个(含长者饭堂74个),实现了镇街全覆盖。与此同时,佛山全市医养结合机构共52家,全市医养结合床位累计7597张。

  医疗服务基本形成15分钟优质就医诊疗圈,引入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等近10家高水平医院和高等医学院校合作办医,全市三级公立医院数量位居全省地级市首位。

  “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蓝图在佛山徐徐展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筑起宜居城市的底气。

  

  升腾高品质生活“烟火气”

  

  今年,佛山处处充满着愉悦的氛围,萦绕着欢声笑语。上半年,草莓音乐节在南海举行,吸引了近4万名观众;下半年,国潮音乐嘉年华在佛山青年公园举行,超8万名观众前来观演。不仅如此,薛之谦、杨千嬅等著名歌手纷纷到佛山开个人演唱会,给市民们带来一场场视听盛宴。

  超30万人参与的50公里徒步、全程爆燃的佛山“西甲”、各区陆续上演的“村BA”、“永不落幕”马拉松,足球、篮球等传统运动精彩不停,街舞、电竞、桨板等新潮运动也不断激发佛山人的肾上腺素。

  除了音乐会、体育赛事,更有“马拉松+”“音乐+”“文化+”等融合探索,助燃城市“烟火气”。在刚过去的周末,顺德举办了2023粤港澳大湾区(顺德)美食文化周和顺德半程马拉松。高明也在上周末举行了乡村半程马拉松。“美食+半马”“乡村+半马”的盛会带动了城市的活力,进一步助力城市“出圈”。

  “近年来,我们看到佛山出圈更多是在文化层面上,比如桂城叠滘龙舟、顺德美食、功夫、南狮等文化活动。”10月23日—26日,第一财经编委、华南分社社长张国良受邀参与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主办的“融媒体佛山主编行”活动。他表示,佛山在经济和产业转型过程中,创造出了很多有影响力的文化产品,满足了消费者精神文化需求。

  此外,佛山还在不断探索新兴娱乐业态,培育新空间新场景。比如,9月南海发布了“桂城青年新演艺发展计划”,汇聚更多“戏剧+餐饮”“戏剧+乐队live”的沉浸式主题话剧、小剧场音乐剧、脱口秀与即兴喜剧,引入“民谣在路上”和“新乐府”两大音乐厂牌等演艺项目。

  

  绘就美好生活实景图

  

  从荒地变成公园,禅城佛陈桥下空间“亮”出新色彩:一边是摆满创意长椅的文化广场,一边是酷炫的滑板运动场,澜石大桥桥下五彩斑斓的醒狮墙和涂鸦墙迸发出明亮的活力气息。

  像佛陈桥这样的桥下空间还有很多。近年来,佛山交通运输部门不断探索激活利用桥下空间,截至7月,全市高架桥下空间改造利用近200处,在更好利用“金边银角”提升城市景观的同时,也让市民在休闲运动时有了更多的选择。

  “开窗见绿,推门见园”,佛山正通过见缝插“绿”来实现。城市的碧道也在不停延伸。在三水,思贤滘碧道长度约4公里,是少有的自然生态型碧道,目前还保留着陈白沙、何维柏历史典故等历史文化资源。每逢假期,不少家庭专门驱车前往,感受自然风光。

  佛山在全省率先印发了市级碧道建设总体规划,投资约400亿元,计划在2025年年底完成1000公里碧道建设,串联全市万亩千亩公园。截至2022年,佛山累计提升、建成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专用道超过1500公里,今年还将完成30条重点道路绿波带建设。

  美的集团员工、美的跑步协会会长付贤2006年来到顺德,在他看来,顺德的绿道、河堤、河流等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河道两岸变美了,道路都进行了修整;另一方面适合运动、跑马拉松的地方多了起来。”

  碧水、绿岸、美景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般遍布城中,在家门口即可实现“诗和远方”。佛山正顺应人民群众对优美环境的需要,不断加强高品质现代化人文都市建设,用美好生活实景图赋能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