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羊晚携手全国知名主流媒体齐聚溧阳,探访“走在前列”的江苏样本

一条路为何能挑起旅游大梁 
鹅村为何路上难觅鹅的踪影?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11月20日        版次:A03    栏目:    作者:王沫依、王塞塞、毕俊星

     溧阳市竹箦镇姜下村有个别名——鹅村 通讯员供图

  

  羊城晚报记者 王沫依 通讯员 王塞塞 毕俊星

  

  近年来,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的江苏省溧阳市在文化旅游、乡村振兴、新能源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广东能向江苏学习什么?11月17日、18日,羊城晚报与国内知名主流媒体前往溧阳开展调研采风活动,探访“走在前列”的江苏样本。

  

  溧阳地貌:“三山一水六分田”

  

  驱车行驶在溧阳,可以看到这里的道路都有一个统一且明显的由红黄蓝三色铺就的标识,走在路上,目之所及皆青翠,不时有白墙黛瓦的村落以及星罗棋布的湖泊映入眼帘,道路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一号公路。

  “一号公路并不只是一条路,实际上这是一个公路体系,串联起溧阳大大小小的村落与旅游资源。”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条全程365公里,连接了98个行政村、312个自然村、220多个乡村旅游景点的公路是溧阳全域旅游的“主动脉”,实现着游客与山水、景点、民居的无缝对接,为溧阳的文旅产业输送着源源不断的活力。

  “三山一水六分田”是对溧阳地貌的诗意概括,在这条道路上,最著名的自然景观莫过于天目湖与南山竹海,全区300平方公里的保护区让天目湖成为诠释着生物多样性的乐土,广袤无垠的竹海则仿若一幅流动的水墨画。溧阳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宋玲园提到,2022年,溧阳吸引游客超20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超250亿元,带动沿线10万农民增收,“一号公路成了名副其实的绿色生态之路、全域旅游之路、城乡融合之路、共同富裕之路。”

  

  新能源产业为创新发展注入动力

  

  在溧阳,记者听到了几个惊人的数字——2022年,溧阳动力电池出货量占全国15%、全省38%。一个人口不及百万的县级市,如何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新能源发展的排头兵?

  当走进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现代化的科技气息扑面而来,掀开了溧阳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的面纱一角。据了解,目前研究院已汇聚了8位院士以及1000余名相关领域人才,孵化企业30家,估值超300亿元。

  这仅是溧阳新能源科技创新的缩影。溧阳市工信局副局长雷华介绍,近年来,溧阳在新能源产业规模、企业培育成效、绿色制造等方面持续突破,今年共实施新能源产业重大项目30个,总投资522.8亿元,对全市375家企业组织开展“智改数转”免费诊断服务。今年前10个月,溧阳新能源领域115家企业实现产值1433.9亿元,其中百亿企业就达3家。

  溧阳还积极打造新能源新生态,提高新能源汽车“见车率”、充电设施“见桩率”、光伏铺设“见板率”。如今走在溧阳的乡村里,充电桩已不再难觅,新能源产业县域高地的科研成果正惠及寻常百姓家。

  

  特色村落展现乡村振兴新风貌

  

  溧阳市竹箦镇姜下村有个别名——鹅村,在这里,“鹅”的元素随处可见:鹅蛋形状的休息凳和垃圾桶,“振翅路”等颇有“鹅趣”的道路命名,村里的健身器材旁还竖着一只“太极鹅”的雕塑。

  围绕这张着力打造的“鹅”IP,姜下村衍生出了不少新玩法:时下最火的直播带货让姜下风鹅飞出村庄;在“鹅村农场”,卡丁车、萌宠乐园吸引了不少家庭的目光。这样的多渠道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带动富民增收,也重塑着农业新名片。

  虽为鹅村,走在路上却难觅鹅的踪影,这是为何?负责人告诉记者,在绿色生态养殖的号召下,远近闻名的风鹅如今已经集中养殖。

  姜下村是溧阳乡村振兴战略的典型代表,近年来,溧阳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经济繁荣。溧阳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孙斌提到,今年,溧阳共有30个项目入选省级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库,总投资47.6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5.7亿元。全市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100%,行政村生活垃圾集中治理实现全覆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年底预计达70%。江苏省首个乡村振兴观察点便落户溧阳,成功入选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