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从地里收获的藠头 受访者供图 |
文/羊城晚报记者 戴灵敏 通讯员 李柳枝 雷鹏飞 寒冷的冬天,凌晨3时,在阳江阳春市陂面镇南河村,一盏接一盏亮起来的灯,宣告该村村民又要开始忙碌的一天。南河村历来有种植藠头的传统,种植户们辛苦了几个月,终于迎来了收获的季节。 吕敬条是南河村上新坡自然村的村民,他一如既往地准时起床,简单洗漱后带上挖藠头的工具,来到自家的藠头地里,借着手电筒发出的亮光开始忙碌起来。先割掉藠头的尾端,再挖开培在藠头上的土,然后抓着藠头颀长的细叶子用力一拔,一簇带着根须的藠头便露出了全貌。藠头地里寒意阵阵,吕敬条却充满了干劲。 清晨6时许,天边透出微微的亮光,隐约可见群山的轮廓。挖藠头的工作暂告一段落,吕敬条又抓紧时间用三轮车载上刚挖出来的藠头,到不远处的西山河边清洗。而清洗完后,是更费工夫的整理和包装工作,需要将藠头外层品相不好的枯黄叶子摘除,然后用稻秆捆扎整齐。 “若单凭我们夫妻俩,肯定忙不过来,所以在村里请了几个人来帮忙。”吕敬条告诉记者,他当天收获了100多公斤藠头,晚上七八时就会有小商贩来到家里收货,他得在商贩到来前装篮打包好。实际上,100多公斤的交货量还是相对较少的。大约一个星期前,吕敬条种的藠头正式开挖,前两天订单量大时,一天要挖近300公斤藠头。 近段时间藠头刚上市,销售价格也相对较高。吕敬条表示,价格受市场供需影响存在一定幅度的变动,近期每公斤在14至20元之间。南河村的藠头主要销往阳春和阳江其他县区。本市不少地方的酒席宴请有藠头炒杂这道菜,因而若遇上喜庆日子,藠头的市场需求量会明显增加,价格也会略有上涨。 根据天气和时令,藠头一般在农历六月至九月种植,收获期则从近期持续到明年4月中旬。当下常常出现“种收”同步的情况,这片地里已经开始收获藠头,那片地里还在忙着给藠头施肥和培土。在藠头地里忙着培土的村民李姨说,她家今年一共种了10亩藠头,预计要到明年春节前方可收获。以前,李姨的丈夫外出打工,发现近几年种植藠头的经济效益不错,综合考虑下决定回到家乡与妻子一起扩大藠头种植。 今年,陂面镇共种植藠头2200亩,平均亩产量为1250公斤。其中,南河村是该镇藠头种植规模较大的产区。南河村党委书记吕佐协说,藠头种植是南河村除了淮山种植之外的另一大支柱产业,今年全村藠头的种植面积约300亩。目前,主要以农户自发零散种植为主,分布在各条自然村。南河村正积极推动成立藠头种植专业合作社,争取实现藠头种植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