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腹痛腹泻止不住,健脾祛湿雨水时

来源:羊城晚报     2024年02月20日        版次:A07    栏目:德叔医古系列401    作者:林清清、沈中

     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 张忠德教授

     有问题问德叔团队?扫码入群可提问

  

  羊城晚报记者 林清清 通讯员 沈中

  

  医案  小鄢,14岁,腹痛腹泻2天

  

  冷饮、雪糕是小鄢的最爱。在14岁生日会上,海鲜、雪糕、蛋糕等美食让小鄢大快朵颐。但第二天小鄢就开始闹肚子了,半天跑了10多趟厕所,拉的都是水样大便,还有一些食物残渣。服用了原来常吃的黄连素、蒙脱石散,但症状都没有明显缓解,反而喝些热水能舒服点。但人很怕冷,手脚冰凉,完全没精神。小鄢妈妈担心坏了,立刻带着小鄢前来德叔门诊寻求帮助。

  

  德叔解谜  饮食不节,脾虚湿盛

  

  德叔解释,脾胃是“后天之本”,可通过运化食物来产生气血濡养机体。如果脾胃偏弱,气血生化不足,便会像小鄢这样难以长胖。小鄢的腹痛腹泻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冷饮、雪糕属于生冷寒凉之品,不仅会耗伤脾胃阳气,还会导致湿邪产生,让他容易腹泻、怕冷、没精神。小鄢在生日会时暴饮暴食,虚弱的脾胃无法消化大量食物,食物积滞导致腹痛腹泻,并且大便夹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治疗上,德叔以“急则治标”为大原则,以消食健脾祛湿为法。服药当天小鄢的腹泻腹痛便明显减轻,3天后症状完全消失。小鄢调整了饮食习惯,经过1个月的调理,还长了不少肉。

  

  预防保健 春捂防寒,健养脾胃

  

  德叔提醒,此时正值春季的第二个节气雨水,虽然气温在逐渐回升,但早晚仍是寒气偏盛,稍有不慎便易受风寒之邪侵袭。岭南地区还可能会遇上潮湿的“回南天”,因此雨水前后养生关键是防寒防湿。

  防寒要做好“春捂”,戴上薄围巾保护脖颈,穿上棉袜护脚,穿上背心或马甲来做好腹部和背部的保暖,半夜起床或晨起时披上外套等;防湿是雾气朦胧时关好门窗,必要时用上除湿的设备降低室内湿度。下雨天减少外出,洗完头尽快吹干头发等。

  脾胃的功能是运化水湿,此时除了防止外湿侵袭,还要注意调养脾胃以防内湿出现。平时可多吃芡实、山药、党参、扁豆、红枣、薏苡仁、麦芽等健脾祛湿的食材。

  配合艾灸也可温补脾胃。可选穴中脘、神阙,将点燃的艾条置于离皮肤2~3厘米处熏灸,每个穴位灸10~15分钟,以健脾温阳祛湿。

  

  德叔养生药膳房

  扁豆眉豆鸡脚汤

  

  材料:新鲜鸡脚6只,猪瘦肉100克,炒白扁豆30克,眉豆50克,生姜4~5片,精盐适量。

  功效:健脾化湿。

  烹制方法:鸡脚剁去指甲,斩成两段,焯水备用,瘦肉切块备用。炒白扁豆、眉豆淘洗干净,稍浸泡。上述食材一起放入锅中,加清水1500ml(约6碗水量),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煲1个小时,放入适量精盐调味即可。此为一二人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