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走捷径与错过的风景

来源:羊城晚报     2024年04月08日        版次:A07    栏目:堂上作文    作者:郭雅琦、陈宇钊、郭子健、何龙

     归途 制图/小蕲

  

  (本栏目与广州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联合主办)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园林是自然山水的浓缩,缩写读物是原著的浓缩,博物馆是历史文化的浓缩……有人认为,浓缩才是精华;有人认为,浓缩并不是精华;有人认为浓缩并非都是精华……

  对于浓缩和精华的关系,你怎么看?

  请以“浓缩是精华”为题,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学生习作①

  

  浓缩就是精华

  □郭雅琦 广州市第六中学高二(3)班

  

  世界之广阔,宇宙之浩瀚,或许很多东西我们都可望而不可即。但我们该如何丰富自己的内涵,提升自身的价值呢?我想,如果能将世界浓缩,或许更能方便我们这些渺小的个体用短暂的一生去体会其精华。

  浓缩,能让我们从更小的切入点窥见与洞察更广阔的天地,从而拓宽我们的视野。这个世界繁花似锦,我们若走马观花地看世间万物,也许难得其妙,倒不如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去品味其中一方天地。比如园林,它是自然山水的浓缩,常以其“天然”令人心旷神怡。穿过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你或许会从紧张的快节奏生活中舒缓下来,体会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体会到“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这样的浓缩就是精华,就是我们看向世界的窗口。

  浓缩,也像是沉淀,能将精华凝于手心,供我们回看。

  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良莠不齐不可避免,但浓缩却能去其糟粕,留其精华,让厚重历史更简洁呈现,让后人更能读懂。教科书正是这样的一个存在。在语文教科书上,我们看到了古代诗歌的风采,看到了现代戏曲的巅峰;我们品读了鲁迅、萧红等作家的作品,也明白了屠呦呦、袁隆平等科学家的成就来之不易。我们在一本小小的语文书上读到了传统、革命、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自此,我们一边有效地提升了语文素养,一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文化自信。这样的浓缩就是精华,就是我们回看历史的目录。

  浓缩能更清晰地表达观点。或可将影视化作品当作原著的浓缩。且看《红楼梦》的电视剧,它将书中大段的心理描写化作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抑或是一段音乐,它用更直观的感受让观者体会到作者的精妙。浓缩将著作简化了,让作品精炼了,甚至还能让观点更有力。

  所以说,浓缩是精华,是我们传词达意的载体,是我们展望世界的窗口,是我们回看历史的目录。酒,越酿越醇香;作品,越雕琢越经久不衰。这不恰好印证了“浓缩就是精华”吗?

  

  学生习作②

  

  断章取义非浓缩

  □陈宇钊 广州市第六中学高二(6)班

  

  读《红楼》,洋洋百余万字,浓而缩之,不过一册;观山河,浩浩千万方圆,浓而缩之,不过数景。一册之书,优者有之,劣者有之;数景之池,工者有之,拙者有之。故曰:浓缩,未必尽是精华。

  浓缩,是建立在对事物的全面认知和体会上的一种提炼,为的是找出事物最重要、最有益的成分。其重点在于大浪淘沙地筛选,而不是一味大刀阔斧地删减,其中的取舍抉择,尽出于人的智慧与量度。这才是决定浓缩后是否仍有精华的最重要因素。

  断章取义者,不是浓缩,而是别有用心的删改和利用,或是智力未臻的力不从心。对事物没有全面的认识,仅仅过度放大某个方面,以偏概全,所提炼之物往往断章取义,只会令人啼笑皆非。网络盛行的所谓“名著概要”“名著导读”之类,多是钻牛角尖式的、捕风捉影的无端猜想,或是“多此一举”的简单概括,更甚者还可能是未读过原著的人的妄加揣测。如此“浓缩”,不仅不准确,甚至可能对读者造成误导,歪曲文本内涵。这是“偷懒式”的删改,而非提炼。

  吹尽狂沙,才能全面认识事物本来面貌,并在此基础上提炼事物最重要的内核与精神。这个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人的智慧,才能淘出沙中所蕴藏的宝藏。“敦煌女儿”樊锦诗,一生埋首敦煌,深入研究当地遗留的文化,正是她从浩如烟海的信息量中,通过学术著作浓缩出敦煌文化考古研究的精华,让考古工作者或者普通老百姓都有机会一窥敦煌的灿烂历史。樊锦诗以知识和智慧浓缩而成的精华,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才是真正能够反映敦煌的精神内涵的精华。

  然而,并非在所有情况下,我们都要通过浓缩才能体会事物的精华。对于本身就已臻天工的事物,再进行浓缩反而会破坏其完整性,以至于弄巧成拙。如读《哈姆雷特》,其本身只是一个简单的王子复仇的故事,更深层次的价值在于莎翁寥寥几笔就将人物刻画得活灵活现的技巧和文字功底,以及字里行间蕴含的哲思。如果将这种刻画的笔墨“浓缩”了,又何来精华?

  归根到底,浓缩是否精华,本质上还是在讲浓缩是否能够反映事物的精神内核,以及事物的精神内核是否需要浓缩才得以完整呈现的问题。

  断章取义非工,弄巧成拙非巧。只有全面认识事物,运用智慧来抉择,才能真正走近事物的本质,体会其中奥妙。

  

  教师点评

  

  对于浓缩与精华的多重关系,题目只是给出方向,并没有给出答案。这为写作者提供了多样化的写作角度。无论持何种观点,都需要深入分析背后的逻辑,给出足够的理由。

  两篇作品不仅在观点上对立,在风格上也迥异。

  郭雅琦同学的作品围绕“浓缩就是精华”的观点,提出了三个理由。作品最大的特点是行文舒畅自如,洒脱灵动,以生活中常见的内容为例子,将抽象的说理寓于形象的描绘之中,并巧妙运用共情手法,引发读者共鸣。

  陈宇钊同学的作品,则提出与之不同的观点“浓缩未必是精华”。首先明确了“浓缩”的内涵,然后从一反一正两个角度,阐述人的关键性作用,最后进一步指出“对于本身就已臻天工的事物,进行浓缩反而会破坏其完整性”。该作品最大的特点是思辨深刻,说理透彻。语言精炼明确,措辞犀利。

  说到不足之处,两篇作品在逻辑的严密性上仍有提升空间。例如,郭同学的作品中,各分论点的逻辑关联需要进一步明确并优化;陈同学的作品中,樊锦诗、《哈姆雷特》这两个例子有待阐述得更充分、更准确。

  (广州市第六中学语文教师 郭子健)

  

  非师点评

  

  这个命题本身似乎不太严谨:前面问对于浓缩和精华的关系你怎么看,后面又要求请以“浓缩是精华”为题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悟和思考。如果以“浓缩是精华”为题,就已经肯定了“浓缩是精华”。

  根据形式逻辑全称或单称判断的主项都周延,这个“浓缩”就代表了“所有浓缩的东西”,而实际上并非所有浓缩的都是精华。

  《浓缩就是精华》一文,做的是全称式肯定判断,列举了支撑标题的例子和理由,不能说判断不成立,但《浓缩未必是精华》一文同样列举出一些例子和理由来论证了浓缩的可能是精华,但未必都是精华。

  显然,后者持论更加客观全面。浓缩有浓缩的作用,但浓缩往往要牺牲全貌。比如微缩景观、原著缩写本,等等,都是人们无法观全貌的“速读”替代品。这往往是时间精力不足者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并非最佳选择。更有一些投机取巧者想抄此捷径,尽管也能到达目的地,但显然会失去“全程”里的许多风光。

  当今社会“浓缩”现象越来越多,浮躁是重要原因之一——人们沉不下心去做足功夫,都想径情直遂直奔主题。而作文如果能从社会现象中发现更深的原因,其深度就不一样了。

  (羊城晚报高级编辑 何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