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实现2030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达到46.6%

专家提出:癌症早期筛查是必由之路

来源:羊城晚报     2024年04月17日        版次:A04    栏目:    作者:张华、陈辉、林清清、朱嘉乐、刘文琴

  羊城晚报记者 张华 陈辉

  林清清 朱嘉乐

  通讯员 刘文琴

  

  “珠三角区域的前列腺癌发病率最高,但却几乎没有公益经费支持早期筛查。”2024年4月15日至21日是第30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泌尿外科教授何旺谈起癌症的早筛早诊时如此感慨。

  《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到2030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达到46.6%。”

  “要实现此目标非常艰巨,而癌症早筛是必由之路。”何旺指出,通过居民大规模的筛查,发现的早期癌症可临床治愈,从而大幅度提高癌症的生存率。

  

  抓住症结:生存率差异主要来自癌症早筛

  

  根据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测算,全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数约406.4万例。随着人口老龄化、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癌症的发病总体呈上升趋势。

  以前列腺癌为例,根据国外的统计数据,欧美等前列腺癌发病率非常高,约为37/10万,但前列腺癌死亡率自2013年至2020年每年下降0.6%,前列腺癌的5年相对生存率为97%,而我国前列腺癌5年生存率只有66.4%。何旺表示,出现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是前列腺癌的早期筛查是否落实。举例来讲,对广大人群进行了前列腺癌的早期筛查,患者的整体生存率会得到明显的提升,其治疗效果就会更好。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内科主任医师骆卉妍也表示,要提高癌症的长期5年生存率,让更多癌症能够通过筛查、体检等手段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是关键。

  

  阻击病魔:早期癌症可治愈,晚期癌症变成慢性病

  

  高居全球范围死亡率首位的肺癌,一直是全球医学科学家致力攻克的难题。“我们的目的就是一句话:让更多早期肺癌得到治愈,让更多晚期肺癌变成慢性病。”国际著名肿瘤学家吴一龙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5年生存率是我们肿瘤学上一个重要的标志。接受癌症治疗后如果5年都还活着,说明有望达到临床治愈。吴一龙教授团队从2013年就开始瞄准术后靶向治疗,经过近10年的研究发现,EGFR突变阳性患者术后以三代药物奥希替尼辅助治疗3年,将5年生存率提高到88%,降低51%死亡风险,这些数据让世界惊艳。

  同样,在甲状腺癌领域,我国患者5年生存率从20世纪90年代的67.5%提高到2015年的84.3%,成为生存率提升最显著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高分辨率B超的应用显著提高了甲状腺癌尤其是乳头状癌的检出率,让早期癌症得以及时治疗。

  

  减少危险因素:防癌知识知晓率达到80%以上

  

  近日,美国癌症协会发布《2024美国癌症报告》显示,癌症死亡率持续下降的趋势,死亡率下降了33%,其中死于肺癌、结肠直肠癌和胰腺癌的人数最多。

  对于防控癌症,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至关重要。在《实施方案》中提出,进一步完善癌症防治体系建设,2030年,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80%以上。骆卉妍认为,提高癌症防治的一个关键是减少、消除肿瘤的危险因素。“以幽门螺杆菌为例,有1%的感染者最终会发展为胃癌,如果能够进行规范治疗,也可有效降低胃癌的发病率。”

  很多人对“管住嘴、迈开腿”的说法已经听“麻”了,但它的确是许多癌症预防的重要措施。骆卉妍举例说,近20年来,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呈直线上升,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居民饮食“三高一低”(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低纤维)与运动减少有密切关系。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公众对癌症的认知,患者的心态和治疗理念在发生变化。何旺表示,很多患者从原来对肿瘤的恐惧或轻视,不选择诊治或者不规范诊治,会逐步转变为对肿瘤的防治有信心,能够科学地看待肿瘤,并选择当前有效且规范的诊治来对抗肿瘤,甚至带瘤生存,这在临床上也变得越来越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