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广东制造如何催生新质生产力?

为场景找技术 向前端要原理

来源:羊城晚报     2024年05月24日        版次:A03    栏目:新突破 新气象 新质生产力的广东图谱——2024广东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作者:黄婷、李钢

     美的厨热顺德工厂的工作人员与机械臂一同工作 羊城晚报记者 梁喻 摄

  

  羊城晚报记者 黄婷 李钢

  

  新质生产力为广东带来了什么?在近日公布的1月至4月广东经济运行情况中,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作用尽显——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20.7%、27.8%、39.5%、43.0%;新动能投资增势迅猛,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21.4%、32.2%。

  简单几组数据背后,是生产和研发一线在技术突破、生产要素创新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不断探索。近期,由中宣部组织的2024年“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广东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广州、深圳、东莞、佛山、肇庆、珠海等地,了解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从传统产业到新兴产业,广东制造如何加速催生新质生产力。

  

  技术突围  装备制造加快国产替代

  

  在佛山的广东原点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原点智能”)展厅内,巨大的数控机床旁摆放着一系列不起眼的小刀具。原点智能产品经理于苗苗告诉记者,这些刀具采用金刚石材料,非常难加工。刀具上有一些断屑槽,能在加工时引导金属断屑流向指定的位置,避免其缠绕在刀具上。“近几年,我们已经实现了对国内70%至80%进口产品的替代,产品的国产化率达到95%。”原点智能副总经理刘志峰颇为自豪地说道。

  除了专注核心产品和技术,一些装备制造领域的粤企还将技术能力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在东莞,作为生产工业用微型刀具的“隐形冠军”,广东鼎泰高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推出智能钻针系统,让钻针生产“更聪明”而且“可追溯”。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馨表示,公司自主研发设备覆盖率达到90%以上,如今已经可以提供工具、材料、装备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被誉为“制造业明珠”的工业机器人产线也正借助AI大模型完成新一轮蝶变。总部在东莞的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已有的工业机器人制造上,通过与外部团队合作,实现“AI+工业机器人”的颠覆性变革。以往需要2至3个小时人工生成的控制代码,如今可以由AI自动生成,边测试边完善。公司副总裁、董事会秘书谢仕梅介绍说,拓斯达已实现在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注塑机三大产品线上的智能化生产。

  

  要素创新  打通服装家电发展堵点

  

  在广东,“岭南衣”“粤家电”等加速上“云”用“数”。

  AGV小车载着物料穿梭在过道中;钣金黑灯车间里空无一人,机器自主完成生产进程;机械臂来回挥动,最快18秒就能下线一台洗碗机……位于佛山顺德的美的厨热洗碗机顺德工厂实现了场景不变、人员减半、产量翻倍、产值翻倍的数字化转型成果,并于2022年10月获评世界经济论坛(WEF)“灯塔工厂”。美的洗碗机工厂数字化负责人熊涛介绍,在AI技术的赋能下,工厂一次装机不良率下降至1.1%,品质提升50%。

  广州拥有全国第一大布匹市场群和服装市场群,有服装及关联企业近5万家,销售额约占全国10%。广州致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李亚平举例称,在上游生产环节,致景科技推出的“飞梭智纺”将纱线厂、坯布厂、印染厂等统筹起来,已服务9000余家织厂转型,累计接入织机约70万台,产能利用率从过去的60%大幅提高到80%。在下游,致景科技依托“天工选款平台”搭建了从“设计到交付”的云端协同生态,助推服装产业向“小单快反、以需定产”转型。

  

  开辟赛道  电池储能深入需求探“新质”

  

  粤企正加快布局以新质生产力为支撑的新产品、新赛道。

  在毫米乃至微米尺度内,如同盖高楼一样堆叠成百上千层陶瓷,产品小得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这就是被称为“工业大米”的MLCC(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在肇庆,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风华高科”)在MLCC的材料、设备、工艺上进行持续技术攻关,推动产业链走向高端,在不断扩张的新兴市场中寻求更多商机。风华高科总裁徐静介绍:“目前公司部分关键核心材料实现自主供应。”

  在珠海,无人船艇也修炼出“十八般武艺”。“我们主要瞄准国家的战略性领域,例如,服务于海上风电、海上油气等海洋能源的运维;服务于海洋大数据的搜集,支撑海洋强国建设”,珠海云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洲智能”)总经理成亮透露,云洲智能攻克了无人船艇自主航行等多项关键核心技术,让无人船变得越来越“聪明”。

  另一家珠海企业纬景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纬景储能”)则挖掘储能应用新场景,推动锌铁液流电池在城市繁华地段运行,给城市街道和社区装上“巨型充电宝”。

  在纬景储能副总裁姜宁看来,项目能在人员非常密集的地方落地,不仅表明此类产品具有安全性,也给未来的城市用电带来很大的想象空间。

  参与采访活动全程的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丁明磊此行有了不少可喜的发现,他向记者总结道:“我发现广东制造企业不仅改进工艺、提高品质,而且积极向前端要原理,进行基础研究,加强了和科研院所的联系,深化产学研合作,夯实整个产业发展的根基。相信未来广东制造业会迸发出更多的创新力量,发展道路将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