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东莞推动荔枝种植系统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科院专家解析申报路径及方向

如何借“荔”做好“农遗”文章?

来源:羊城晚报     2024年06月18日        版次:A06    栏目:    作者:秦小辉、汪雅丽、郭雅诗

     东莞荔枝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闵庆文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秦小辉 实习生 汪雅丽 郭雅诗

  

  农业文化遗产(Agricultural HeritageSystem)是人类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发展中,创造并传承至今的独特的农业生产系统,对农业文化传承、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功能拓展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6月15日,记者从“美荔东莞 给荔中国”2024东莞荔枝文化周启动仪式上获悉,作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东莞荔枝种植系统,正全力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为什么要申报农业文化遗产?东莞申报农业文化遗产的优势在哪?对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有何促进作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闵庆文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探讨申报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当前状况,解析东莞申报农业文化遗产的路径和方向。

  记者:请介绍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闵庆文:“农业文化遗产”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经在国际上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倡议由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于2002年发起。这一倡议的目的是发掘、保护、利用和传承优秀的农业遗产,这些遗产包括文化、技术、生物和景观等多个方面。经过这些年的发展,这一倡议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并在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方面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截至目前,全球已有26个国家和地区的86项传统农业生产系统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有22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数量位居世界第一。我们还创造了多项第一,如第一个开展全国性农业遗产普查,第一个开展国家级农业遗产认定工作,并建立了从国家级到世界级的完整管理体系。可见,农业文化遗产已经不再是小众的话题,而是关乎未来农业农村发展、可持续发展、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

  记者:您对东莞的农业文化遗产有哪些期望?

  闵庆文:对于广东,尤其是东莞,我们有很好的资源基础,但在遗产申报方面稍显滞后。不过,晚来并不代表落后,只要我们重视,完全可以后来居上。东莞的荔枝、潮州的凤凰单丛茶等,都具备冲击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潜力。申报成功后,将在多个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首先,它将极大提升当地人的文化自信和自觉,因为我们的农业遗产将成为世界级的品牌。其次,通过发掘生态、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价值,将对乡村振兴产生重要影响。农业农村地区不仅是农产品生产基地,还是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的基地。

  当然,申报工作并非易事。我们需要共同努力,做好科学研究、宣传动员等工作。我想强调的是,农业文化遗产是农业部门牵头的区域发展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和各部门协同配合。只有这样,农业文化遗产才能真正发挥更大的效益,而不仅仅是获得一个荣誉称号。对于东莞,我期望能够充分利用其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加强申报工作,让这些宝贵的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同时,我也希望东莞能够借助农业文化遗产的力量,推动当地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

  记者:东莞荔枝申报农业文化遗产的主要优势在哪里?对正在推进的“百千万工程”有何促进作用?

  闵庆文:关于东莞荔枝,我首次接触是在2019年国家农业文化遗产申报。从申报文本和相关专家领导的介绍中,我认为东莞荔枝的最大优势在于其传统的品种资源。与茂名等地相比,东莞可能在种植面积上稍逊一筹,但东莞在荔枝品种资源上占优,拥有350多种。其次,东莞还有一些当地特有的荔枝品种,在这些品种基础上选育出的新品牌,也应该是东莞荔枝的优势所在。此外,除了关注荔枝的上市时间外,我更关注荔枝的地域特殊性、品种特性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相关文化。这些方面,东莞还可以做进一步挖掘和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浙江省既是“千万工程”的发源地,也是农业文化遗产最早认定的地方。当我们将这两方面结合起来看时,可以发现农业文化遗产的发掘和保护对广东“百千万工程”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或协调发展的作用。农业文化遗产的发掘和保护、传统品种资源的保护、生态的保护和文化的传承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产业发展,都能很好地实现“百千万工程”的目标。

  记者:农业文化遗产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和各部门协同配合。广东各相关部门应如何发力,形成一个共同参与通力合作的态势?

  闵庆文:首先需要认识到农业文化遗产是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与乡村的全面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紧密相连。农业文化遗产不仅仅是农业部门的事情,涉及多个领域,包括传统知识、技术、生态文化景观等。因此,我们需要各部门之间的紧密协作。例如,文旅部门可以发掘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生态环境部门可以发掘农业文化遗产在生态保护上的特殊作用;自然资源、水利等相关部门也需要共同参与。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和要求,编制农业文化遗产的申报材料、保护与发展规划。这需要相关部门的配合与支持,因为有些资料的提供和规划的编制已经超出了农业部门的管理范围。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农业文化遗产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科技等方面的价值,将其融入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