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千年文脉传承,南粤古韵新生

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主题宣讲“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专场活动在潮州举行

来源:羊城晚报     2024年06月20日        版次:A02    栏目:    作者:丰西西

  羊城晚报记者 丰西西

  

  6月19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主题宣讲“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专场活动在潮州举行。多名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宣讲员讲述了他们的奋斗故事。

  此次活动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指导,中共潮州市委宣传部主办,旨在展示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广东的生动实践,推动全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扎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传承创新,让古老非遗“潮”起来

  

  “韩山韩水翠欲流,广济古桥誉千秋,名仕牌坊今尚留,工夫茶韵乐悠游。”潮州市广播电视台新闻主播严育用一首潮语原创歌曲歌颂潮州的美景与文化底蕴,并讲述了国家级非遗潮绣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刺绣艺术大师康惠芳老师致力于潮绣传承与发展的奋斗故事。

  活动现场,潮州市广播电视台主持人黄春燕通过访谈的形式,与国家级非遗潮州木雕区级代表性传承人陈嘉、国家级非遗枫溪瓷烧制技艺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叶昊,共同分享《三代匠心 非遗传承》的故事。两位年轻人从祖辈、父辈手中接过“衣钵”,不断创新,让古老非遗“潮”起来,让更多年轻人爱上非遗。

  揭阳市非遗“三角插塑纸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方俊雄历经无数次探索与尝试,首创了带有鼻子及脸部表情的人物造型插纸作品,制作出大部分整体成型的三角插纸作品,还发明了纸艺创作的辅助性工具“切形压痕小三角纸片”。“作为一名非遗传承人,我将继承传统,勇于创新,用双手创造出更多属于新时代的艺术作品,让非遗技艺在新时代更加熠熠生辉!”方俊雄说。

  汕尾市海丰县西秦戏艺术传承中心青年演员余泽锋说,他们创排的以实施“百千万工程”为背景,融合麒麟舞、汕尾渔歌、西秦戏和海丰罗山拳等传统非遗的西秦戏现代剧《麒麟夺锦》,在十五届广东省艺术节中获二等奖,参加全省优秀剧目展演,还首次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如今他还在互联网平台上直播,并为对传统戏剧有浓厚兴趣的孩子编排折子戏,希望能让更多人感受到西秦戏的魅力,让古老西秦戏代代传承。

  深圳市非遗花丝镶嵌与錾刻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郭夷锬分享了自己和团队将具有传统之美、时尚之美的黄金饰品送上巴黎时装周的故事。郭夷锬表示,将继续践行工匠精神,赋予传统技艺以“新生”,努力让中华黄金工艺在全世界熠熠生辉。

  

  汇聚动力,文化赋能高质量发展

  

  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活动现场,宣讲员们结合工作实践,讲述了文化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故事。

  潮州府城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许泽杭讲述了潮州古城文旅融合发展的故事。近年来,潮州充分整合文旅资源,通过专业化管理、有效的资源配置,全面实施《潮州古城提升行动计划》,探索“文物+非遗”新模式,有力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

  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青委会委员许壁锋热爱搜集汕头的老物件,他通过汕头抽纱、汕头挂钟的故事,将汕头奋勇拼搏、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工业文化进行了生动诠释。

  省委宣传部、南方报业传媒集团驻文祠镇帮扶工作队队员邱媛湲讲述了工作队以文化赋能文祠橄榄品牌建设,助力橄榄产业振兴的故事。

  惠州市博罗县观音阁镇党委宣传委员朱小威、广东财经大学网络传播学院师生采用情景再现的生动宣讲形式,以观音阁镇的乡村文化国际宣传片拍摄过程为案例,讲述了该学院“留”影南粤团队通过留学生的独特视角拍摄宣传视频,向世界展示广东乡村振兴新风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