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大医善拓,臻“一技”而济天下

来源:羊城晚报     2024年08月21日        版次:A03    栏目:2024我的医师故事    作者:张华、刘文琴

     黄健(左三)组织科室医生讨论疑难病例

  

  文/羊城晚报记者 张华 通讯员 刘文琴  图/受访者提供

  

  “20年前探索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时,手术要从早上8点做到晚上8点,整整12个小时;后来技术不断提高,三个多小时就能完成这个泌尿外科的顶级手术。”近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泌尿外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黄健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道。

  从医40余年的黄健,是我国泌尿系肿瘤微创治疗领域名声响当当的专家,也是我国微创治疗技术的开拓者之一。在他的带领下,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泌尿外科团队在手术技巧上达到极致,“指哪打哪,精准手术,保留功能”,创新的手术方式成为目前我国膀胱癌根治手术的标准术式;同时,团队前瞻性地在癌症早筛、5G远程机器人手术上实现了从临床科研到医学成果的转化。

  

  一站12小时,摸索出保器官功能的膀胱癌手术

  

  上个世纪90年代,黄健博士毕业后留在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成为一名泌尿外科医生。工作能力出色的他,1997年接任科室主任一职。不久后,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腹腔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膀胱癌手术后,相当多的患者需要挂尿袋,漏尿、皮肤糜烂、异味等并发症让他们苦不堪言。如何让患者有尊严地活着,他们还能恢复储尿功能吗?”黄健坦言,20年前,这是摆在泌尿外科医生面前的一道难题。

  黄健告诉记者,最早探索解决方案时,手术从早上8点做到晚上8点,整整12个小时,这堪称泌尿外科最高难度、最复杂的手术。“我们首创性地将回肠折叠成M形,折叠后的回肠非常接近正常膀胱形态。之后将输尿管与新膀胱相接,将输尿管管口劈开,做成乳头状,再将其种植到新膀胱上,从而巧妙解决了传统种植方式易造成尿液反流的问题。”

  随着技术的改进和操作的熟练化,这一顶级手术如今只需三个多小时就能完成。目前,该院膀胱癌切除手术累计达数千例,大部分患者术后保住了排尿功能。

  黄健的手术技巧也变得炉火纯青,游刃有余。“手术刀指到哪打到哪,想保护什么部位就能保护什么部位。”黄健说,“以往开放手术,追求把肿瘤切干净,‘一锅端’;现在广泛使用腔镜,手术创伤减少,日趋精准,从而最大限度地保留患者的器官功能。”

  

  七年磨一剑,创新早期膀胱癌无创诊断

  

  在泌尿外科医生看来,最令人惋惜又焦虑的问题是:“患者为什么没有早一点发现疾病,为什么医生不能发现早期肿瘤?”

  作为黄健的弟子,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泌尿系肿瘤专科副主任陈旭接到了这个任务——攻克早期膀胱癌诊断。陈旭告诉记者:“记得那是2017年,我们查文献,找标记物,在300多例的队列研究中层层筛选,创新地掌握了基于两个基因DNA甲基化的膀胱癌诊断技术,诊断膀胱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上都接近90%。技术很惊艳,如何将技术落地到临床,惠及广大患者呢?非常幸运的是,我们找到可靠、优秀的合作伙伴,从而顺利实现了从科学研究到临床产品的转化。”

  七年间,想法已变成现实。从此,膀胱癌的诊断变得便捷且无创。“出现无痛性血尿的人群,只需要50毫升尿液,采用尿液DNA甲基化检测就能够发现癌细胞,从而早期发现和诊断膀胱癌。”陈旭说,“要知道传统的做法,是用小指粗细的硬管插入男性的尿道,引发的疼痛和创伤让中老年男性患者惧怕,更别提用膀胱镜进行早筛早诊了。”

  据悉,今年1月份,团队合作研发的产品试剂盒获国家第Ⅲ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这是国内首个且目前唯一对尿路上皮癌辅助诊断的试剂盒,意味着我国尿路上皮癌辅助诊断迈入无创时代。而“膀胱癌精准微创智能诊疗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项目也获得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拥抱5G,完成多例远程机器人手术

  

  选择了医学,也就是选择了终身学习,做一辈子的“医学生”。当5G时代来临时,医生也要毫不犹豫地拥抱新技术,把5G应用在机器人手术,在世界外科学最前沿的微创技术上做更多的探索。

  这样的“硬骨头”,黄健的大弟子——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泌尿肿瘤专科学科带头人、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林天歆教授敢“啃”。近日,在林天歆的指导下,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泌尿系肿瘤专科董文主任与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加素尔·巴吐尔副主任,一同完成了喀什地区首例国产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

  “我们已经顺利完成了四例5G远程机器人手术。”林天歆颇有信心地表示,“实际上,当网络不再是问题的时候,5G远程机器人手术就能普及。比如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为中心,在全国建立一个5G网络系统,就能实现多点远程机器人手术,这个想法很可能在一年之内就能变成现实。”

  林天歆还计划推动成立5G远程手术机器人培训基地,陆续派驻团队成员参与到项目中,深度探索远程手术、远程教学示范、远程手术指导等技术,积极探索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新模式。

  “作为一名大医生,我们不仅仅要把手术做得好,还要坚持全链条创新、全链条改革、全链条赋能。”林天歆说,要突破5G远程机器人、AI协助诊断等新技术,“最终改变‘90%的临床诊疗指南来自国外,90%的高端医疗装备来自国外,90%以上的原创药物来自国外’的现状,打通学术创新链和产业创新链,发出中国医学界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