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解码《黑神话:悟空》 如何接下“老祖宗赏的饭”?

来源:羊城晚报     2024年08月23日        版次:A09    栏目:    作者:朱绍杰

    

    

     游戏截图

    福建泉州开元寺双塔实景图

     郑焕钊

  

  □羊城晚报记者 朱绍杰

  

  8月20日,由“游戏科学”出品的“国产现象级买断制”单机游戏《黑神话:悟空》,在Steam、WeGame、PS5平台同步上线。游戏预售销量迅速飙升,Steam官方数据显示,《黑神话:悟空》解锁当日便登顶全球热销榜单,并同步登顶包括中、美、意、法、日等多个国家的热销榜单,创下Steam下载带宽纪录。

  《黑神话:悟空》以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吴承恩所著《西游记》为背景设定,通过情感叙事再现充满东方美学特色的英雄传奇。“用世界品质,讲中国故事。”制作团队在采访中说,“能从中国传统的故事里选择创意与题材,是老祖宗赏饭吃。”

  这口“饭”,显然已吃出了不俗的滋味。

  

  游戏成为数字时代的“说书人”

  

  《黑神话:悟空》的故事主线开始于西游师徒取经任务圆满完成之后,已经封位“斗战胜佛”的孙悟空决意放弃佛位,“退休”回到花果山。天庭派出二郎神率领天兵天将,欲“请”回悟空。两人再次斗法,最终悟空落败。悟空“六根”中的五“根”——眼、耳、鼻、舌、身——被作为奖赏,分给了五位妖王——黑熊、貂鼠、黄眉、百眼、牛魔。最后一“根”——“意”则化为一块奇石,落在花果山巅,成为猴子猴孙口耳相传的传奇。传承数世代以来,无数猴子猴孙试图寻回“五根”,复活孙悟空。

  游戏中玩家所扮演的主角“天命人”就是猴子猴孙中的一员。从目前玩家迅速通关达成的一个结局来看,他在另一游戏角色猪八戒的陪伴和引导下,最终击败五大妖王,寻得了“五根”。这一路上,玩家通过“天命人”视角,了解了诸仙众神的缘分和故事。这些故事或续接、或呼应《西游记》原著剧情,如黄眉怪与金蝉子的对赌、牛魔王的中年危机、天蓬元帅的未了前情,等等。

  在众多3A游戏大作中,剧情和结局往往是多线、多个的,以上所述可能只是《黑神话:悟空》的剧情和结局之一。但从目前的信息中可见,该游戏不仅有对大量《西游记》原著妖怪、元素想象的呈现和还原,更清晰可见当代流行文化、网络文学对经典《西游记》的再造和延伸。

  比如在前往最后战斗的路上,摆渡老猴逐一细数悟空不净“六根”,称悟空虽曾三次亲手打死白骨公主,意在斩断情根,但心里并未真正放下。这番台词与设定直接承继自《黑神话:悟空》的核心制作人冯骥、杨奇曾参与过的早期原创游戏作品《斗战神》,甚至让人联想到周星驰电影《大话西游》。

  其实自第一部游戏预告片开始,《黑神话:悟空》就显示出它解构和再造传统西游故事的企图。在游戏剧情落下帷幕之时,有一段旁白:“有人说,他帮唐僧取到了真经,封了‘斗战胜佛’,从此留在了灵山;也有人说,那个成佛的根本不是他,真正的他早就死在了西行路上;还有人说,西游从来都没有发生过,他只不过是说书人杜撰的一只猴子。”

  可以说,游戏无疑就是数字时代的“说书人”。《黑神话:悟空》便是在与《西游记》原著、1986年剧场版《西游记》及周星驰电影《大话西游》等西游类文艺作品,共同创作着一个伟大的传说。由此,文化经典因重新解读与再造,得以生生不息、常读常新。

  

  “热议”的,远不仅是游戏本身

  

  据说在海外社交平台上,为了理解这款以中国神话为背景的动作游戏,不少外国玩家正在努力恶补《西游记》,话题包括女儿国、蜘蛛精等书中设定。众人热议的,已远不仅是游戏本身。这款以中国神话为背景的动作角色扮演游戏,因题材、美术、音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应用转化,展示出精致宏大的中式美学与传统情怀,因此备受瞩目。

  制作团队在采访中说:“能从中国传统的故事里选择创意与题材,是老祖宗赏饭吃。”游戏中还融入陕北说书等非遗,场景设置中更对山西玉皇庙、重庆大足石刻、浙江时思寺等全国多处名胜古迹进行了实景扫描再造。有古建筑爱好者统计,游戏场景中至少涉及了我国浙江、重庆、河北、云南、贵州、福建、四川、山西等12个省的31座古建筑群的精准还原。

  传统文化属性极强的游戏,正对各地文化遗产、优秀传统文化的再现和传播起到重要作用。

  有游戏爱好者留言称:“该游戏带来的视听冲击,将引导我成为传统文化爱好者,涉及服饰、建筑、装饰、武备等各方面。”目前《黑神话:悟空》的取景地山西、四川等多地文旅部门已借势展开传播。

  

  访谈

  

  郑焕钊:游戏正在成为一种“超级文化容器”

  

  作为中国首款3A游戏大作,《黑神话:悟空》从宣布制作至今,历时四年,经验何在?启示何在?暨南大学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文艺评论(暨南大学)基地副主任、羊城晚报“粤派评论”特约评论家郑焕钊对此作出了解读——

  羊城晚报:《黑神话:悟空》为何会如此受到关注?

  郑焕钊: 这款3A游戏自2020年8月发布首支实机演示视频以来,就以其美术风格和各种场景建模的出色表现赢得玩家的期待。2023年在科隆游戏展上,这款“中国出品”的游戏便成功斩获了“最佳视觉效果奖”。

  对国内玩家而言,《黑神话:悟空》已被视为“国产之光”,人们对它的关注,是对中国游戏精品大作和中国游戏未来的期待;而被其视觉效果征服的海外玩家,则应是对这款具有独特中国风格和世界观设定的游戏充满期待。

  3A游戏的说法源自美国游戏界的评价体系。所谓3A,其中一种说法认为,是花费很多时间(A lot of time)、大量资源(A lot of resources)、很多钱(A lot of money)制作的游戏,即制作成本高、开发周期长、资源投入大的单机游戏。

  高投入所带来的华丽声光效果、媲美电影的画面等,成为高品质3A游戏的标志,被称为“游戏中的旗舰作品”。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古墓丽影:暗影》《最终幻想7》《赛博朋克2077》《刺客信条》等。

  是否拥有3A游戏作品,也被视为一国游戏制作水平和实力的标志。近10年来,中国游戏在全球崛起,尤其是手游在全球市场中占有较大的规模和影响力,出现了《王者荣耀》《原神》《和平精英》等爆款游戏,但在标志着游戏最高水准的3A游戏方面一直没有突破。这样的背景,可说是《黑神话:悟空》受到空前关注的根本原因。

  羊城晚报:过去有不少选择《西游记》作为题材的作品,《黑神话:悟空》的期待点在哪里?

  郑焕钊: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经典,《西游记》与《三国演义》一样,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也早已成为东南亚的文化大IP。

  自1984年日本街机游戏《SonSon》以来,《西游记》题材就在国内外不断被改编,如《西游降魔录》《游游记》《奴役:奥德赛西游》《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疯狂兔子:奇遇派对》等。这些游戏总体上来讲,对《西游记》的借用都较为简单,对其中丰富的佛道魔世界观及丰富的人物角色的挖掘仍远远不足。

  《黑神话:悟空》的期待点,一方面是对《西游记》这一文学经典的一次深度挖掘和再创作——游戏不拘泥于《西游记》本身,讲述的是取经之后的孙悟空的故事。这不仅是3A游戏的突破,也是国产游戏迄今对中国古典文学资源最深度的一次挖掘和表达。这为游戏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另一方面是游戏本身精湛的制作水准。作为一款3A游戏,开发团队不仅采用了虚幻5引擎和英伟达的光线追踪等先进技术对真实的寺庙、佛像、森林、岩石等逐一进行扫描建模,形成逼真的视觉效果,还以丰富的想象力对各色神魔妖怪进行高度逼真的还原,充分表现了中国式的游戏审美风格。游戏也立足《西游记》本身进行了关卡设计和战斗系统的创新。

  羊城晚报:游戏媒介在中国文化传播中正发挥怎样的作用?

  郑焕钊:《西游记》原著无形中已成为了《黑神话:悟空》玩家的“指南”——这一功能实现了游戏与文学、游戏与文化传统之间的深度融合与互动。

  实际上,因为对游戏本身或相关元素的兴趣,进而对某种艺术与文化进行主动了解,已成为近年来中国游戏传播中国文化的一项重要功能,比如《原神》对中国戏曲文化的传播。由此可见,游戏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传播的重要而独特的能动载体。

  在我看来,依赖于游戏所具有的交互媒介、融合媒介和功能媒介的共同作用,游戏正在成为一种“超级文化容器”。

  游戏可以从器物、叙事和规则三个层面上,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表达和传播,如《黑神话:悟空》在美术和音乐上对包括山西玉皇庙、重庆大足石刻、浙江时思寺等全国多处名胜古迹进行实景扫描、对鼓点等中国传统音乐的融入等,就是在器物视听层面上的文化传播;而对传统神话故事的再创造,并从中探寻神魔妖怪世界中的种种关系与深层次的价值,则是叙事层面上的文化传播;最后,从游戏规则层面上,既在对“西游”世界观的地图设计及其空间拓展中营造中国文学情境,又在交互系统中对“西游”通关系统和战斗系统进行创新表达。

  羊城晚报:对《西游记》进行游戏改编,《黑神话:悟空》带来怎样的经验和启发?

  郑焕钊:这是一次深度而具有创造性的改编。

  一方面,在故事和情节上,《黑神话:悟空》忠实而不拘泥文学经典原著,为开发者的创造性提供了丰富的空间,同时“重走”取经路本身又使世界观的设定和神魔妖怪的形象能够回归到经典中,从经典获得丰厚的原型基础和文化底蕴;另一方面,该游戏能够立足文学经典进行规则设置与美学重构,如棍棒玩法、“八十一难”和“七十二变”等游戏战斗系统的整体重置等,将文学经典作为游戏规则和美学风格的基础依据。

  《黑神话:悟空》提供的经验和启示,就在于处理好原著与游戏改编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系统性地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