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现场 |
文/羊城晚报记者 汪海晏 黄婷 图/羊城晚报记者 严锦程 数智化已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在粤港澳大湾区,数智化不仅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更是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在广东的新质生产力实践中,大中小企业如何利用数字化服务商实现自身的数字化转型?数字化服务商如何赋能行业集体转型?9月18日,在历经三年开展相关深调研基础上,由羊城晚报主办的“湾流·数智赋能新质观”系列研讨会之“粤企上云记”专场在广州举行,邀请数字化服务商代表和业界专家分享广东中小企业在上云过程中呈现出的特点以及面临的挑战。 赋能:给“事”和“人”做提效 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工业母机和机器人、时尚美妆、定制家居……近年来,广东围绕战略性产业集群,推动3万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带动一大批中小企业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降本提质增效。 在广州,作为首批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树根互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树根互联”)深耕行业8年,开发了自主可控的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以及超过600多个涉及智能制造和智慧运营的解决方案,已服务包括装备制造、钢铁冶金、汽车整车及零配件、消费品等二十多个工业细分行业。 在树根互联市场品牌中心总经理张宗概看来,数字化服务商要解决中小企业的问题,应该在行业龙头将全链条、流程的数字化跑通,再结合中小企业实际情况,针对生产中的核心矛盾推出标品化的点状解决方案,从而确保实现更多的转型价值。 “我们服务了足够多的行业、足够大的客户,才能积累更完整的技术体系。例如,我们为上游的整车制造企业提供数字化支撑,它们的智能化数字化程度通常比较高,这使得我们在服务下游配套的中小厂商时,可以先对最核心的业务环节提出行业建议,有针对性、有节奏地把同行业的经验复制给它。”张宗概举例道。 字节跳动飞书港澳业务负责人与大湾区商务负责人欧阳智薇则在研讨会上直言,“我们在服务客户的过程中有两个核心:一个是‘事’,一个是‘人’。而我们的目标就是给‘事’和‘人’做提效。”据了解,飞书是字节跳动自研的新一代一站式协作平台,它将即时沟通、日历、云文档、云盘和工作台深度整合,通过开放兼容的平台,让成员在一处即可实现高效的沟通和流畅的协作,全方位提升企业效率。 飞书成立至今,收获了众多客户,包括蔚来汽车、茶百道、影石、泡泡玛特、公牛、雅迪等行业先进企业,遍及互联网、新能源汽车、新消费、地产等各行各业。 以新能源汽车领域为例,仅2023年,飞书就帮助蔚来1000座换电站建设时间从 1508天减少至355天,节省用工成本400万元。 欧阳智薇认为,通过飞书的集成和优化,能够帮助企业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升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同时还赋能所有员工,改变员工的思维方式和工作习惯,帮助他们快速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工具。 挑战:数据的存储、计算与解决方案 经过多年发展,数字化服务商在赋能企业上云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不少痛点难点,包括技术更新换代快、成本高、安全威胁应对、定制化需求增长等。 对此,佳都科技智慧城市交通解决方案专家沙志仁认为,挑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数据量比较大,要求云端要有一定的存储量;二是要达到高效的数据计算效率;三是在一些数据问题的解决上,需要根据不同行业的特性建立专业模型。”在他看来:“行业理解最重要,不能期望一个通用产品或模块打通所有行业。” 佳都科技立足于智慧城市建设,在数字孪生智慧交通平台方面拥有成熟的项目落地经验。“佳都既是云的使用者,也是服务商。今年6月,我们刚与华为签署昇腾原生开发合作备忘录,将在智慧城轨、智慧城市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提升智能轨道交通和智慧城市领域的技术水平和应用效果。”沙志仁说。 与长期致力于“大交通赛道”的佳都科技不同,广州博依特智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依特智能”)则更聚焦流程型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 博依特智能市场品牌总监陈丽嫦分析:“流程型制造业转型的难点,一是数据的采集、分析和挖掘,这些行业的生产数据量极大且高度分散,数据之间相关性强,如果数据全部都要采集和存储,成本就太高了,因此需要懂工艺的人来定义数据价值和筛选数据范围,基于对工艺的理解来选择那些具有价值潜力的数据,做到价值与成本之间的平衡;二是如何把老师傅的经验沉淀下来,因为数据不仅存储在DCS、PLC等工控系统里,还存储在有经验的老师傅的大脑里。流程型制造企业高度依赖老师傅。以一个30亿元产值左右的造纸厂为例,如果是四班三倒,需要200个以上老师傅。但是,现在的老师傅越来越稀缺,这导致生产效率不升反降。因此亟须用人工智能技术把老师傅的经验固化下来。”陈丽嫦也将这一行业的数字化过程形象地比喻为“破解黑匣子”。 陈丽嫦表示,流程型制造企业做数字化转型,也要进行组织变革和组织优化,组织架构需要适配数字化建设上的需求,需要吸引更多能够理解业务并将技术与业务需求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 此外,成本问题也是中小企业转型的顾虑。张宗概认为,企业担心的转型成本问题,其实是投资回报确定性的问题,他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数字化服务商在其他企业成功落地的项目,在自己企业能否产生预期的效果,“哪怕是同个行业的不同企业,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设备、人员等情况不同,就可能导致同行业方案的效果出现偏差”。 对策:企业和数字化服务商协作配合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如何加快推动企业上云,助力智能化转型升级成为时代的必答题。 “不同行业的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和上云的过程中则呈现出不同的特性。对中小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成本控制和简单实用;对于大型企业来说,重要的是系统集成与协同。”在研讨会上,广东省社科院博士谷雨表示,中小企业资源有限,在考虑上云时,成本是一个关键因素。他们更关注数字化服务的计费方式,选择性价比高、按需付费的数字化服务。而大型企业通常拥有多个复杂的业务系统,在上云过程中,要重点关注不同系统之间的集成和协同工作能力。例如,一家大型制造企业可能同时拥有 ERP(企业资源计划)、MES(制造执行系统)、CRM(客户关系管理)等多个系统,这些系统需要与云平台进行深度集成,实现数据的无缝流通。另一方面,大型企业的业务流程复杂且具有独特性,对数字化服务的定制化需求较高。 对于加快广东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谷雨建议企业和数字化服务商之间要协作配合。企业要明确自身需求,深入分析自身的业务流程,明确哪些业务环节可以通过上云实现优化,并向数字化服务商提供必要的数据信息,与数字化服务商共同组建项目团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企业的业务人员和 IT人员也要积极参与;数字化服务商应基于企业提供的信息,设计满足企业需求的上云方案,并保障服务质量和数据安全。此外,数字化服务商应为企业的员工提供相关的培训,并建立高效的技术支持机制,及时响应企业在使用数字化服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广东省政府积极出台相关政策,为粤企上云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例如《广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1—2025年)》提出,到 2025 年要推动超过5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实施数字化转型,带动100万家企业 “上云”“用云” 降本提质增效。 如今,广东已累计推动超3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带动超70万家中小企业“上云用云”,数字经济规模、产业数字化规模、中小企业数字化指数等关键指标位居全国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