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双11优惠大战提前开火,今年还能忍住不乱买?

来源:羊城晚报     2024年10月17日        版次:A11    栏目:消费新观察    作者:戚耀琪

  文/羊城晚报评论员 戚耀琪

  

  “十一”国庆回来上班就感觉要进入11月了,这种错觉是如何来的?答案就是网络上声量浩瀚的“双11”氛围。电商营造的那种优惠不等人、限量不再有、错过等一年的迫切感,让消费者无不感觉到财务预算又要失控了。

  10月14日,阿里、京东等多个电商平台选择在同一天启动今年的“双11”。而在业内人士看来,今年的“双11”是拉动消费热情和激发消费动力的关键时间点。此外,小红书则提前抢跑“双11”。抖音的购物时间“战线”最长,国庆假期一结束即开启。

  “双11”从当初引导消费者进入网购生活,到持续固化“购物优先网上”的习惯,一直在发挥标杆作用。这个过程中,优惠和“减满”成为经典不变的利器。至今,这个做法依然毫无新意。为了在更大的程度上刺激消费,采用的办法往往就是通过提前抢跑、拉长活动周期来锁定消费者。

  对消费者来说,只要一旦进入“我要购物”的状态,很少会空手离开。大至手机、电脑、冰箱、空调,小至一双袜子一个茶杯。电商平台的海量刺激作用就是在持续提醒消费者,你缺的东西太多了,你需要补的就更多了。即使扔在购物车暂时搁置,平台捕获到这个信息,也会持续发出强刺激,把同类产品不断推送给消费者,让消费者结账为止。消费者受不住“挑衅”,就会为“将来可能需要”而埋单。

  不但为“以后”提前买单,还为更高级买单。以旧换新是今年各地促进消费的一个主题。这个新不仅仅是指一手,更是指新类型、高档次、新消费,是更高一层面的新。比如旧的是50寸电视机,新的可能就是100寸高清投影仪。尤其是新类别、高价值、不轻易买、不懂买的商品,强刺激推送还能实现普及教育。消费者在频繁被教育之后,大脑就会自动植入价位标准。从此,相对低级、廉价和落伍的商品也会在用户的阅读界面悄然隐退,从而助推顾客进入“新的世界”,最后实现“消费升级”。

  让消费者升级是一条路,让消费者贪婪也是一条路。要撬动市场,仅仅诉求廉价确实能大卖。因为消费者爱听物美价廉的故事,也会陶醉于一时的“捡便宜”,还会在草根购物网站上越买越多。但是,廉价必然带来相对低品质和差服务,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平衡律。

  因此,在全网都在疯狂以更低价、最低价把用户卷入自己碗里的时候,也要清晰的看到,高品质商品如果不能维持相对理性和“高冷”,不能用价格来筛选用户的话,品牌其实难以建立和向上。偏偏“双11”的潜在角色根本就是一个打破品牌迷思、裹挟所有商品廉价化的狂欢节。因此,大牌们还是得客客气气的给优惠券,因为没有销量,也就没有了品牌。

  作为消费者,面对优惠诱惑,要绝对保持理性很难。但是还是有一些心法可以尝试,比如购买前必自问一句“是否刚需、是否等用”。如果不是,能放下就放下,也算是放过自己的钱包一马。如果还想更自律,不妨尝试卸掉网购App一周,看看自己的世界会不会真的崩塌了。如果一切依旧,谢天谢地,你的修炼又晋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