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扩大居民消费重在创造新需求

来源:羊城晚报     2024年10月17日        版次:A06    栏目:    作者:田秋生

  □田秋生

  

  9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一步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促进中低收入群体增收,提升消费结构,培育新型消费业态。

  消费需求是经济增长的最终拉动力,并从根本上决定着企业投资需求。当前部分企业销售遇到困难、一些民间投资减弱、经济增长需求拉动力出现不足,无疑需要扩大居民消费。但扩大居民消费,重点不是简单地增加消费者对现有过剩物品的需求,而是致力于开发新供给、创造消费者新需求。开发新供给、创造消费者新需求,也是贯彻落实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的一种要求和途径。

  

  今天部分企业遇到销售困难,不是因为现有需求不足,而是现有供给过剩

  

  企业销售遇到困难,可能是因为需求不足,也可能是因为供给过剩。如果是因为需求不足,正确的思路和选择当然就应该是扩大消费需求;如果是供给过剩,正确的思路和选择则应该是压减过剩供给,并开发创造消费者新需求。

  从相对意义上讲,供给过剩可以说是需求不足,需求不足也可以说是供给过剩。但是,从绝对意义或最终成因上讲,情况就不同了。供给过剩未必就是需求不足,需求不足也未必就是供给过剩。事实证明,今天我国部分企业销售困难,主要不是因为现有需求不足,而是因为现有供给过剩。为什么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前,如1995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为2.1万亿元的时候,我们并没有感到消费需求不足,而今天,如2023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加到了47.1万亿元的时候,我们反而却感到消费需求不足?实际上,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我们没有遇到消费需求不足,不是因为消费需求比今天大,而是因为总供给远比今天小;今天我们遇到消费需求不足,不是因为今天消费需求比过去小,而是因为今天总供给远比过去大。

  

  克服企业销售困难,必须开发新供给、创造新需求

  

  生产是为了消费(或需求),而消费(或需求)不是为了生产,这是一个常识性的、不能颠倒的基本逻辑。它告诉我们:只能且必须让生产或供给去适应和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而不能扭曲人们的消费需求去适应或匹配产品的供给。这进一步告诉我们:如果企业销售遇到困难,问题不是出在需求方面,而是供给方面,供给超过了人们的实际需要(或购买能力),或者不符合消费者的实际需要;克服企业销售困难,必须压减过剩供给,开发新供给、创造新需求。

  认为人们的消费需求是无限的观点,并不完全正确。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会接连产生新的消费需求,就此而言,可以说人们的消费需求是无限的,但是,就具体项目而言,如食品、衣着、家电、住房、日常生活用品等,人们的消费需求不可能是无限的。特别是在今天,我国居民的消费需求已经或正在发生阶段性重大变化,吃穿住行用等基本消费项目的需求,整体而言,已接近人们自身的实际需求量,很多现有物品需求的扩张空间已经不大。

  如果一味地通过各种手段促使人们增加对现有过剩物品的购买,不仅会违背“生产是为了消费而消费不是为了生产”这一基本逻辑,还会增大而不是缓解企业销售困难和经济下行压力。因为它会扭曲价格信号,干扰市场机制的作用,促使企业进一步扩大生产、增加供给,最终必然会造成更大的供给过剩。

  

  今天居民消费需求的扩大,更依赖于供给的创新

  

  消费者的消费,有些产生于人类自身,如人类对于食品、健康、美容、娱乐等项目的消费,有些产生于生产者的创造,如汽车、家电、手机、高铁或航空出行等项目的消费。当今时代,人类全部消费项目中由生产者创造的部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消费对生产者之创造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开发和创造消费者新需求,成为扩大居民消费的重点和经济发展的目标取向。

  而且,应该认识到,在目前收入和物价水平下,不少人在满足了基本消费项目支出后,还有收入剩余,能够支撑一些发展享受性消费项目的需求。而发展享受性消费项目的需求与基本的生存性消费项目的需求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基本消费项目的需求,大多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怎样的基本消费项目,消费者本人是清楚的,并且能准确地表达出来,不需要生产者的创造性开发。而发展享受性消费项目的需求,是后天产生的,需要怎样的发展享受性消费项目,很多消费者本人并不清楚,更不能明确地表达出来,完全依赖于生产者的创造性开发和设计。这就意味着,今天扩大居民消费,更须致力于开发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今天扩大居民消费,根本上可以归结为改善和创新供给。甚至可以说,经济增长的全部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满足或创造消费者需求的过程。

  

  开发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是实现创造增长拉动力与增进民生福祉二者相统一的根本途径

  

  扩大居民消费,直接动因是企业销售困难,但根本目的不是缓解企业销售困难。扩大居民消费的根本目的,是创造需求拉动力,促进经济增长,满足消费者需求,增进消费者福祉。这就决定了,扩大居民消费,必须坚持创造增长拉动力与增进民生福祉二者相统一,而不能为了扩大消费而扩大消费。

  简单地压减过剩供给,显然不能实现创造增长拉动力与增进民生福祉二者相统一。简单地增加人们对现有过剩物品的购买,也不能实现创造增长拉动力与增进民生福祉二者相统一。它不仅不能从根本上缓解供给过剩和经济下行压力,反而还会制造更大的供给过剩和经济下行压力。事实上,只有开发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才是实现创造经济增长拉动力与增进民生福祉二者相统一的根本有效途径。新的供给的开发,本身意味着新的需求的创造,会给经济增长增添拉动力,同时,新供给的开发、新需求的创造,也必然会给消费者带来新福利。任何符合和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供给创新,都必然同时具有创造经济增长拉动力和增进消费者福祉的双重效应。

  

  开发新产品创造新需求,须充分发挥企业家作用

  

  企业家是开发新产品、创造新供给的重要主体。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是有风险的,也需要智慧,只有企业家才敢冒这种风险并具有这种智慧。事实上,人们的消费需求,从实现或者被满足的程度来看,或者说从被开发或被创造的程度来看,根本上都依赖于企业家的创造。历史上每一次消费结构的升级或每一个新消费时代的出现,如从传统家电到现代家电,从自行车出行到汽车出行,从单功能旧式手机到多功能智能手机等等,无一不是由企业家创造的。

  发挥企业家开发新产品、创造新需求的主体作用,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健全完善产权保护、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市场经济制度体系,最大限度激发企业家开发新供给、创造消费者新需求的动力。并持续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切实落实好扶持创新的财税金融政策,提高企业开发新供给、创造消费者新需求的能力。

  (作者系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