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巴里·马歇尔在广东广雅中学与师生们热烈交流中 |
羊城晚报记者 何宁 实习生 苏莉棋 通讯员 庾志成 “不要盲目相信‘权威’,要大胆质疑、敢于创新,坚定追求知识的本源。”11月18日,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巴里·马歇尔在2024大湾区科学论坛特色活动——广东广雅中学“科学有Young”科普活动中,与学生分享自己的科研故事,鼓励学生要有创新的科研精神。他还现场点评广雅学子所做的科研项目,并给出了特别中肯的建议,学生们直呼收获满满。 研究者应当具备创新奉献的科学精神 “我只是出于好奇对细菌开展研究,却帮助了全球约一半人口。”巴里·马歇尔因在幽门螺旋杆菌研究方面的重大贡献,于2005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活动现场,马歇尔教授讲述了他“以身试药”的经历。1981年,在皇家佩思医院做内科医学研究生的巴里·马歇尔,遇到了罗宾·沃伦——一位同样对胃炎感兴趣的病理学家。此前主流学说认为,胃溃疡主要是由于压力、刺激性食物和胃酸过多引起的。1982年,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作出了胃溃疡与胃癌是由一种名为幽门螺旋杆菌的敏感细菌引起的假说。马歇尔告诉学生们,当年他为了证明自己的假设,曾经在未征得导师同意的情况下,亲身饮用含有细菌的溶液来做试验。他将关于幽门螺旋杆菌的论文投递给西澳大学的一个学术论坛,结果他的论文被拒绝了。 然而,20多年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会将奖章授予了证明“幽门螺旋杆菌是造成大多数胃溃疡和胃炎原因”的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在医学研究领域中,通过自身实验其实是较为传统且普遍的方式,这确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行为,但研究者应当具备创新奉献的科学精神。”马歇尔说。 对于年轻的科学工作者,马歇尔建议,不要轻易相信任何人告诉你的任何事情,包括老师。“当他们告诉你这个事情是怎样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反问,为什么是这样。” 创造机会让学生对不同学科和技术产生兴趣 广东广雅中学国际部高三学生谢雨阳历时一年,研究了一个新产品——让肥料缓慢释放的缓释包膜。这个想法源于他的一次研学过程中,发现水体富营养化,造成很多鱼死亡,水体也发臭。而这个现象是由于肥料尿素会顺着土一路流到河里,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谢雨阳介绍说,以尿素为例的肥料,放到水里会很快溶解,导致肥料的供给率可能跟植物对肥料的需求力不匹配。于是,他仿生了荷叶表面的一层蜡状的物质,造成缓释包膜,包裹尿素,让尿素可以慢慢地释放出去。 对此,马歇尔给予了谢雨阳应用方面的建议。他说,多研究一下蜡从哪里来,它的主要产地在哪里,多考察生产蜡的企业,看成本是否符合整个肥料的应用化过程。 听完马歇尔的建议,谢雨阳茅塞顿开,“我做这个项目的时候确实从来没有考虑成本问题,觉得自己能做出来已经很不容易了。但这次听了马歇尔的建议,我觉得科学这条路真的是道阻且长,但我们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人们生活得更好,所以应用这一环节非常关键,毕竟我这项研究如果投入应用的话,受益的是广大农民。” 马歇尔也给中学开展科学教育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我们应该有技术的条件让学生们去接触不同的领域,这样他们就有机会对不同的学科和不同的技术产生兴趣。有了兴趣,进而就会让学生更加深入去研究。” 科学教育是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思考和实践 日前,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这是科学技术普及法自2002年公布施行以来的首次修订。草案明确了各级各类学校的科普职责,如中小学校应当完善科学教育课程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科学兴趣,培养科学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到底如何才能在中学阶段更好地开展科学教育,真正让学生埋下科学创新的种子呢? “科学教育是养成性教育和知识教育的统一,是让学生从小养成像科学家那样去观察、思考、实践的习惯,重点是让学生从小开始培育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广东广雅中学副校长苏科庚负责学校的科学教育,他发现,很多人对科学教育有误解,科学教育不是“科学和教育”“科学与教育”“科学或教育”,不是“科技教育”“学科教育”“科学普及教育”,也不是培养科学家的教育。 苏科庚表示,科学教育应该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科普教育、项目学习(科学探究)、思维课堂(科学思维)和科技创新,这四个方面形成了科学教育的一个闭环。“也就是说,我们把科学教育渗透进学生学习的方方面面,不仅仅只是举办科技节、科普讲座这么简单,而是渗透进我们全学科的课堂思维导向和项目式学习,最终的培养目标是希望学生能够像科学家一样去思考和实践,让这种科学家的素养和精神融入学生的血液。”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何宏平认为,中学阶段科学教育的关键主要是科学兴趣的培养。“做任何事情,兴趣都非常重要。没有兴趣和激情,就无法完成任务。”他希望现在的年轻人拥有追求理想和知识的激情。“现在的年轻人更需要感恩,无论是对长辈还是对社会,我认为人要成功,一定要有感恩之心,始终怀着感恩之心来面对我们的生活、社会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