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望去,漠阳大地处处是风景 周江帆 摄 |
阳西县“中国蚝乡”乡村振兴示范带 谭文强 摄 |
一栋栋身着“新装”的农房整齐排列 王静 摄 |
游人正在海陵试验区闸坡镇南村村委会谷寮村打卡拍照 谭文强 摄 |
文/戴灵敏 全良波 在阳江市阳西县沙扒镇渡头村,村道干净,广场公园整洁;在阳春市合水镇平北村麻塘角自然村,一座座农家小院错落有致,道路两侧绿树成荫……一个个环境干净整洁、文明健康生活方式蔚然成风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点缀在漠阳大地的青山绿水间,放眼望去,处处是风景。 今年以来,阳江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和省委“1310”具体部署,以及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在阳江调研时的指示精神,以人居环境建设提升为主题,总结工作成效和经验做法,组织开展“绿美阳江、宜居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系列行动,统筹推进美丽圩镇建设、人居环境整治、风貌管控提升、县镇村绿化美化等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目前,阳江锚定“争做典型”目标不动摇,以决战决胜的姿态冲刺第四季度,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各项工作加力提速、全面突破。 示范带引领带动华丽蜕变 阳西县程村镇素有“中国蚝乡”的美誉,这里的乡村振兴示范带,宽阔整洁的柏油路两旁,不时闪过带有生蚝特色的“小景点”。在程村镇红光村,蚝壳做的外墙等与蚝相关的事物让人应接不暇,有不少游客特意前来观光打卡。“通过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把与程村蚝相关的内容串联成线,推动了红光村蚝产业做大做强。”红光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谢耀梗介绍,通过外立面改造、拆除旧房屋、老房修缮、节点美化、沿路绿化、道路扩宽等措施,环境及基础设施得到了有效提升,红光村的知名度也得到了提高,在带动蚝产业的同时,也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在阳西县“牧海耕田”乡村振兴示范带上,儒洞镇的荔枝、丝苗米,沙扒镇的海水鱼苗培育、深海网箱养殖,上洋镇的西瓜、圣女果等都实现了“品牌特色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 阳春市“山水画廊”乡村振兴示范带以大力实施农业生产托管为契机,成功打造783亩农业生产托管示范基地和1100亩蔬菜种植基地,带动当地农户种植丝苗米5万亩、蔬菜1.46万亩。 在海陵试验区“丝路船说”乡村振兴示范带,投资6500万元进行旧村改造,活化乡村院落,大力推进农业特色产业、特色乡村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盘活闲置农房,发展乡村旅游民宿项目,每年为村集体带来120万元固定收入,提升村民生活质量。 一条条示范带,激发了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一带一特色,围绕壮大特色产业和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乡村振兴示范带串联了乡村发展的资源,激发了乡村的活力。通过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阳江市进一步激活文旅资源,推进休闲绿道和乡村民宿建设,促进了农文旅融合发展。 “8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已基本建成,3条还在收尾阶段。”阳江市农业农村局乡村建设科负责人介绍,阳江市共规划建设11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其中江城区2条、阳东区3条、阳春市2条、阳西县2条、海陵试验区和阳江滨海新区(阳江高新区)各1条。目前,11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已全部动工建设,累计投入资金9.68亿元,建成117公里精品段,连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6个,有效地凝聚起了乡村资源,促进乡村发展。 精细绘新貌和美入村来 一栋栋身着“新装”的农房整齐排列,屋顶的“小披檐”错落有致,展现乡村特色风貌;一块块光伏发电板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为农房屋顶增添一抹亮色,源源不断的电能让村民鼓了荷包;一座座农家小院房前屋后绿树成荫,门前池塘流水淙淙,村容村貌整洁有序…… 聚焦“百千万工程”,阳江市积极推进农房风貌品质提升,结合乡村特色,加强农房规划建设管控,塑造农房特色风貌,推广建设绿色农房,建设功能现代、结构安全、成本经济、绿色环保、与乡村环境相协调的宜居农房,不断刷新乡村“颜值”,提升农民生活品质。 “我们围绕全县高速出口、高铁、国省道、乡村振兴示范带沿线以及风景旅游区等重点区域,谋划连线连片9条风貌带,分期分批有序建设,推进农房风貌品质提升,涉及房屋3734栋。”阳西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征集群众意见的基础上,邀请设计公司结合当地农房建筑风格、村民选图结果进行“一村一图样”差异化设计,让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在阳西县塘口镇竹迳村,一块块光伏发电板架设在农房楼顶上,连片形成深色的镜面,倒映着蓝天白云,在阳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在竹迳村党群服务中心,屋顶同样铺设了光伏发电板。这些光伏发电板不仅能起到隔热、遮阳等效果,还能源源不断地将太阳能转化为绿色电能,为富民兴村增收插上“充电宝”。 “我家房顶有100多平方米,企业免费装了40多块光伏发电板。现在房顶变好看了,夏天屋里也凉爽多了,每年还有1000元左右的收入,挺不错的。”村民刘旋基表示。 “在镇政府支持下,竹迳村委会与企业签订了服务协议,投入15万元建设的光伏发电板,并网后每度电有0.4元的收入,用电高峰期月收入达到1800元左右,有效推进村集体增收。”竹迳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殷小燕表示。 竹迳村积极探索“光伏+”融合发展模式,大力实施屋顶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全市首个“绿色”办公楼屋顶,并因地制宜引导村民参与“阳光”产业,有效利用闲置资源,推动农户屋顶变身“绿电生产线”。 结合绿色农房建设,阳江市因地制宜推动分布式屋顶光伏农房建设,充分利用村集体和农户闲置屋顶,铺设光伏发电设备,盘活闲置资源,打造光伏农房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动绿色农房建设,让屋顶的“方寸之地”变成“增收宝地”,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数字化赋能乡村游更出彩 阳江市依托文旅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产业特色和人文历史,坚持文旅赋能、创新发展、供需匹配、主客共享,着力打造一批文化旅游融合特色村镇,完善乡村旅游公共设施和服务体系,拓展乡村文旅发展新业态,推动镇村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传统的渔村风貌、街巷摆卖的鱼虾干货、安静停泊的渔船……走进阳东区东平镇大澳渔村,游客或漫步于明清古街,体验疍家文化,感受渔家风情;或在海边欣赏美景、拍照留念,享受慢生活。“这里有山有海、风景优美,很有历史气息和地方特色。”来自中山的游客徐先生和家人来游玩了2天,其间还去了珍珠湾景区、飞龙寺,他表示这些景点都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是阳江文旅融合特色村镇发展的生动缩影。阳西县新墟镇东水村的飘香茶韵、江城区埠场镇那蓬村的书画底蕴、阳春市岗美镇潭簕村的红色印记……近年来,阳江市深挖乡村文旅资源,打造了一批文化内涵突出、品牌特色明显的乡村旅游示范点,并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镇、村和乡村文旅项目等争创国家级旅游景区,推进乡村旅游全面发展。 阳江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阳江市正支持一批镇打造提升为省级文化旅游特色镇,其中闸坡镇、沙扒镇入选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镇(创先级)公示名单,阳东区东平镇口洋村、阳东区雅韶镇笏朝村、阳春市合水镇高河村、阳西县上洋镇双鱼城村入选第四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公示名单。 随着阳江乡村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一系列优化基础设施、补齐旅游软硬件短板的举措正逐步推进,不断提升游客体验。 当前,海陵试验区、阳西县、阳春市已建设旅游集散中心、大数据中心,并在重要交通路口、景区、景点设置了全域全景图、导览图、标牌标识356个。同时,海陵试验区正不断优化“智游四季海陵”线上导视系统,为游客提供更便捷舒适的旅游服务。 与此同时,阳江市乡村旅游设施的数字化进程也按下了加速键。其中,积极推动大澳渔村完善语音导游系统,将传统文化、研学需求融入其中,提升游客体验感;推动广东海丝馆提升立体演播厅和VR/AR体验厅,实现数字化与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推动十八子音响博物馆加强“云游博物馆”的建设,通过VR/AR技术实现一部手机畅游博物馆,并完善语音导游系统,通过手机扫码即可享受音乐大餐。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阳江正在以只争朝夕的奋斗姿态,努力把“百千万工程”的“施工图”转化为可见可感的“实景画”,让高质量发展的成色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