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交行广东省分行

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背后的创新密码

来源:羊城晚报     2024年12月21日        版次:A04    栏目:    作者:杭莹;戴曼曼

    

  文/杭莹 戴曼曼 图/广东交行提供

  

  在当今时代,全球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人类发展进程中至关重要的议题。金融机构作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积极探寻绿色金融的创新路径,致力于书写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的精彩篇章。

  其中,中交融资租赁(广州)有限公司与交行广东省分行携手打造的“气候投融资+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项目备受瞩目。这一开创性项目作为全国首笔“双标签”贷款,不仅成功入选2024年度广东省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推广案例,还抱得了租赁行业的多个大奖。能够在众多绿色金融案例中“杀出重围”,交行广东省分行做对了什么?这笔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又为绿色金融助力产业转型与发展指引了什么新方向?

  

  新出的政策红利,迫切的业务需求

  

  中交租赁广州公司于2016年在广州南沙新区创立,作为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与交行广东省分行始终保持着紧密且深入的合作关系。

  “和中交租赁广州公司的气候投融资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能成功落地,既是偶然也是必然。”交行广东省分行天河支行客户经理盛炜杰向记者表示,能够达成这笔合作,是多方因素共同推动的。

  在绿色金融领域,气候投融资还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2020年10月,生态环境部协同多部委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气候投融资涵盖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两大范畴。前者聚焦产业结构调整、温室气体排放控制以及能源结构优化等关键领域;后者则着重于提升农业、水资源、林业、生态系统、海洋、气象以及防灾减灾救灾等重点领域的适应能力。

  近年来我国加快气候投融资政策部署。2022年8月,广州市南沙新区成功获批国家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资格,并出台《广州南沙新区促进气候投融资发展若干措施的实施细则》,从集聚气候要素资源、引导资金投向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两方面发力,进行专项政策扶持。

  “南沙专项扶持政策的出台让我们意识到气候投融资的广阔前景。”中交租赁广州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总会计师许文亮直言。作为一家位于南沙新区的企业,彼时的中交租赁广州公司正面临着绿色转型要求,区位带来的政策红利和业务转型的需求使公司创新融资模式的意愿愈发强烈。

  交行广东省分行绿色金融中心负责人介绍,中交租赁广州公司作为南沙注册企业,可享受南沙的气候投融资政策红利;其次,公司是绿色产业和绿色金融中的重要一环,可发挥租赁有“融资+融物”的优势,在绿色产业扶持中可与其他金融机构齐心合力、优势互补,服务气候友好型项目,共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双方都判断合作可为后,这笔开创性的“气候投融资+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项目开始提上议程。

  

  30亿元和50%

  

  全国首笔,就意味着没有参考。既是开创先河,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这对交行广东省分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产品设计环节需要反复打磨和探索,才能确保业务合规严谨经得起验证。

  据交通银行天河支行客户经理盛炜杰介绍,从达成意向到成功落地前后打磨了2个多月时间。在这其中,有一半时间都在量化挂钩指标。“在设计这一产品结构的过程中,最难的地方在于指标的设立,推进过程中面临各种复杂因素。”

  当前,国内还未专门出台针对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的明文规定,在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指标设计中,更多的是参考国际上发布的《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原则》《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等。

  许文亮回忆道,公司最初设想直观地将投放项目所带来的碳减排量作为挂钩指标,但在与交行广东省分行、第三方机构联合赤道环境评价股份有限公司深入沟通后,发现这一指标难以测定,量化操作非常困难。随即,三方迅速行动,围绕挂钩指标的设定展开了紧锣密鼓的研究。在短短一个月内,各方团队进行了十几轮的密集会议,深入剖析了中交租赁广州公司近千笔业务,遴选符合气候投融资和乡村振兴标准的底层项目,并据此反复调整挂钩指标的绩效目标,力求精准、科学、可行。

  经过一个月的不懈努力,最终确定以“公司年度乡村振兴领域租赁项目投放金额同比增长率”和“公司减缓与适应气候领域租赁项目累计投放金额”作为关键绩效指标。交通银行天河支行客户经理盛炜杰表示:“我们为客户设计了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服务方案,将贷款利率与企业在气候投融资、乡村振兴两个领域的绩效完成情况相挂钩,跟踪期内,如果企业完成约定绩效,我们将主动为企业下调10BP的融资利率。”

  而在绩效目标上,中交租赁广州公司与交行广东省分行经过审慎商议后确定:截至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领域租赁项目累计投放金额不低于30亿元人民币(含);2023 年度乡村振兴领域租赁项目投放金额同比增长率不低于50%(含)。

  30亿元是什么概念?许文亮打了个比方:一般规模的污水处理厂,日处理量可以达到2万吨,而30亿元可以投资15座污水处理厂,相当于一天能处理30万吨污水,一年便可以处理上亿吨的污水。50%的增长率又意味着什么?在乡村振兴领域增投放19亿元,意味着修建超2000公里乡路、500个乡村旅游项目以及1000个村庄绿美工程,可为农村地区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达成绩效目标,中交租赁广州公司有的放矢,优先对农村供水、低碳交通、可再生能源利用等租赁项目给予资源支持。截至目前,中交租赁广州公司在30亿累计投放金额和50%的增长率这两项目标均已成功达成,联合赤道环境评价股份有限公司出具了跟踪评价报告,交行广东省分行也按照贷款合同约定为企业下调了10BP 的融资利率,完成项目闭环。

  

  打好绿金“组合拳”,释放转型“新动能”

  

  在2024年度广东省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推广案例中,全国首笔“气候投融资+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成功入选,无疑是对这一创新实践的高度认可。金融圈之外,该项目也赢得租赁行业的赞誉,先后荣获2023年(第三届)全国融资租赁创新案例大赛“优秀创新案例”奖、2023年度金泉奖最佳绿色低碳发展融资奖两项租赁行业的重要奖项,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知名度和行业影响力。

  由于贷款指标将气候投融资与乡村振兴设立为了平行指标,让项目既可以从属于任一范畴,也可以处于两者间的交集。“比如智慧停车场、充电桩、农村户用分布式光伏、乡镇污水处理厂、净水设施改造等项目,都处于这两个领域的交集,在领域上实现了拓展与创新。”许文亮说。

  可以说,本项目通过量化的指标体系和动态的利率调整机制,将金融的政策红利转化为租赁行业主动谋求低碳转型的动力,发挥租赁在金融与实体之间的桥梁链接作用,有效支持气候友好型项目建设、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该模式为其他租赁公司提供了有益参考。

  对于交行广东省分行而言,此次创新的尝试夯实了与中交租赁广州公司这一重要客户的合作紧密度,同时也开拓了绿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新模式。交行广东省分行绿色金融中心负责人表示:“我们与中交租赁广州公司的后续融资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洽谈对接中,双方的合作模式已从单纯的业务往来全面升级为全方位的绿色发展战略合作。后续,将会产生更多气候友好型项目的合作,交行也将借助中交租赁这一重要平台更多地服务实体经济。”

  推动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共同的责任,下一步,交行广东省分行将厚植绿色金融发展底色,持续完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为建设绿美广东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