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点翠盼归

来源:羊城晚报     2025年01月13日        版次:A08    栏目:校园小说    作者:玄霖

  

  □玄霖 广州市第六中学高二(18)班

  

  咔嚓——熟悉的快门声在耳畔响起。这次,传来了不一样的声音——

  “这是我们国家的非遗技艺——点翠。好美……还有,旁边这个是景泰蓝钿头。”

  我的心怦怦作响,一旁的8527也倒吸了一口凉气。我就是“点翠”,8527就是“景泰蓝钿头”。这么多年以来,还是第一次我没被人称作“8526”,而8527也被人叫出了正确的名字。而且,还是用我们的乡音说出来的!一些被时光尘封的记忆,不可遏制地涌来……

  我诞生于两三百年前某个能工巧匠的手中。以金属为纸,金丝为墨,勾勒出我的形状。   “胎成,则此翠初具神灵。”匠人将我举起,在阳光下端详着我的身形,会心一笑。

  完整的“点翠”制作,至少分为“熟翠、定翠、选翠、铡翠、裱翠、点翠、阴干”七个步骤,最是耗时、耗神。即便是技艺娴熟的老匠人,完成巴掌大小的点翠制作,也得耗费整整一天。翠鸟羽毛先被细细排列,将变成我的华美衣裙;匠人用蒸汽蒸熨之,这叫“熟翠”;用胶平刷翠羽,称为“定翠”。只有这样,我最后穿上的蓝色衣裳才更坚韧;依照金属胎底的模样,将翠羽剪裁成合适的形状,这就是“铡翠”;将翠茸轻点进胎底,变成轻柔的内衬,上面再用硬翠羽拼贴,就像是有人用翠绿的丝线绣出了衣裳的图样;最后,还有珍珠、碧玺镶嵌,作为翠羽的映衬。这样,我方能盛装亮相,艳压一众金银饰物,成为那个时代最精美的饰品。

  制成后的日子,我便过得平安喜乐——因为我将是大家闺秀的及笄之礼,是新婚大喜的陪嫁之礼,是祭祀飨宴的盛妆之礼。

  “礼成!”我还记得少女的纤纤素手伸至头顶,悄悄试探我的存在。然后我会被一直小心珍藏,伴随不同主人过完一生。

  我的名字,被故乡的人用来形容女子的温婉娇俏。灵动时,回顾生碧色,动摇扬缥青,是我;惆怅时,堆枕乌云堕翠翘,也是我。我就这样不动声色地陪着那些女子“那更春来,玉减香消”。

  我是装饰品,更是艺术品,我是那个曾经繁华的时代的写照,我在流淌的时光洗礼中更加熠熠生辉……直到那天,我被狠狠摔在地上——

  “盗贼!来人啊!”我发现身边火光冲天,烟雾弥漫,有人冲着我说着陌生的语言,那双绿眼睛满是贪婪,让我恐惧。我拼命呐喊,可声音却渺如烟尘;我极力逃避他的凝视,远眺却是山河破碎……随后,又是一掷,一阵猛烈巨响,我再看不见一丝光亮,只记得一路颠簸。再睁眼,我已在一个金发妇人的耳鬓,周围觥筹交错,他们说着我听不懂的话。我丝毫没有劫后余生的喜悦。

  也不知过了多少年,我与一群背井离乡的伙伴们重聚了,但我们都被分别禁锢在不同的透明柜子中。听说此处名叫“博物馆”。自此,每天日升日落、人来人往,那些用惊讶目光看我的人给了我一个冰冷的编号——8526。他们并不知道我真正的名字。

  又不知过了多久,经年累月的忽视足以洗去我的雍容华贵,只剩下时代变迁后的无限沧桑和感慨。

  我老了,风华不再,连记性也变差了,我记得我好像有过名字……不是8526。可我到底是谁?

  咔嚓——熟悉的快门声响起。“这是我们国家的非遗技艺,点翠……”我一怔,心怦怦作响。对,我就叫“点翠”,我来自中国!

  那个声音还在继续:“点翠,反映了中国明清时期盛极一时的生产力和手工业发展水平,代表着领先世界水平的审美……包括点翠在内的多种手工艺术,都已被列入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是故人。”旁边的8527,不,景泰蓝钿头喃喃着。

  隔着玻璃,我想牵住故人的手,我想回家。故人仿佛感应到了我们的期盼,她凝视着我。“大家都盼着你们回归……知道吗?中国已经不是百年前的模样,再也没人敢在我们的领土上烧杀抢掠,也不会再有强盗敢把我们的东西据为己有。”

  故人招手,几位小姑娘凑近……她们身着汉家衣裳,脸上光彩四溢,发间簪着与我相同工艺的饰品——点翠簪。从她们的交谈中,我得知,在全球47个国家、200多家博物馆里,像我这样流落在外的中国文物至少有164万件。而这百余年来,故乡巨变:东方睡狮已醒,人们奋发图强,中国崛起于世界的东方。

  我的心都颤抖了,也许,我真有回家的一天?我期盼着。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