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5年广东工会工作交出了怎样的“成绩单”,未来5年又将如何开展工作?2月17日,广东省工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在广州开幕,大会全面总结广东省工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以来的工作,规划部署今后5年的工作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凝聚工人力量,团结奋进未来。广东将全面推动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服务中心大局有新作为、引领职工团结奋斗有新成效、提高职工生活品质有新进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有新提升、深化工会改革和建设有新突破,团结动员全省广大职工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贡献智慧和力量。
过去5年“成绩单”
送温暖活动累计发放款物10.9亿元
作为职工的“娘家人”,广东工会过去5年以回应最大关切、体现最主要职能、集中最优势资源、取得最卓越成效来谋划工会工作品牌,交上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
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团结引导广大职工奋进新征程。5年来,广东工会广泛开展“中国梦·劳动美”系列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持续开展“劳模工匠进企业、进校园”活动。推荐评选全国、省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521人、劳动奖状785个、劳动奖章2037人、工人先锋号874个,选树宣传“南粤工匠”110名、“南粤最美职工”30名,让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加强职工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建成各级各类职工书屋1.5万余家,广东工人艺术团送文艺进企业线上线下覆盖职工3600多万人次。
凝聚奋进力量,服务中心大局。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制造业当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重大任务,广东工会广泛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职工创新创造活动,全省各级工会举办各类竞赛5300多项,参赛职工2746万人,取得技术革新、发明创造等职工创新成果548万项。各级工会组织职工和家属参与乡村疗休养164.4万人次,带动乡村文旅消费超9亿元,通过工会经费采购“百千万工程”农特产品超25亿元。
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全省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文件400余份,实施产业工人素质提升计划,建设19家省级工匠学院,连续7年开办省劳模工匠本科班、646名一线产业工人进入大学课堂,累计投入超3亿元、连续13年开展“求学圆梦行动”,帮助近30万名职工实现学历技能双提升。发挥劳模工匠作用,承办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成立粤港澳大湾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建成各级各类创新工作室近1.5万家。开展“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组织3000多名劳模工匠建立技术服务队,帮助企业解难题。
履行维权服务,维护合法权益。广东工会打造“12351”热线一站式维权服务平台,累计接听电话94万通,维护3.3万名职工合法权益金额3.2亿元,满意率高达99.7%。做好重点群体服务保障,实施新业态劳动者温暖行动,投入专项资金2.3亿元开展“八送”活动,惠及新业态劳动者超400万人次。全省各级工会送温暖活动累计发放款物10.9亿元,发放职工互助保障金18.8亿元。加强服务阵地建设,全省建成工会驿站1.6万家、职工服务中心6962家、爱心妈妈小屋6338家、司机之家1058家,形成覆盖全省的职工服务阵地群。
截至2024年底,全省基层工会组织15.5万个、会员2214.7万人,名列全国第一。
市、县两级新业态行业工联会实现全覆盖,累计发展新业态劳动者会员156万人。同时,推动资源向基层倾斜,5年来省总本级安排对下补助25.7亿元、占经费支出的53.7%;落实企业减负政策,返还小微企业工会经费19亿元,惠及企业2万家。
今后5年“施工图”
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未来5年,广东工会的工作“施工图”是什么?具体有哪些部署?广东省工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明确今后5年的工作,将做好8个方面的主要工作。
迈上新征程,谱写新篇章。广东工会将实施职工群众思想政治引领建设工程。广泛开展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宣传教育活动,健全“中国梦·劳动美”“劳模工匠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南粤最美职工”学习宣传等活动机制,依托红色工运场馆、工人文化宫、职工书屋等阵地,构建“十五分钟职工思政工作圈层”,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扎根基层、深入职工。
助力高质量,奋进新征程。广东工会将实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工程,牵头制定全省三年行动方案,推进改革各项任务落到实处。适应制造业当家、发展新质生产力需求,深化产业工人素质提升计划,增强“求学圆梦行动”“劳模工匠本科班”等品牌效应,打造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同时,着眼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培育,深入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构建以全国引领性劳动和技能竞赛为龙头、以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和重点工程劳动竞赛为主体、以职工技术创新活动为基础的竞赛体系。此外,发挥劳模工匠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实施“南粤工匠”人才培育工程,力争到2029年,培养造就50名左右大国工匠、500名左右南粤工匠、3000名左右市级工匠。
切实抓好维权工作,维护职工劳动经济权益。如:落实工会维权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三年行动,建强新业态劳动者维权服务体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完善“法院+工会”“劳动仲裁+工会”等协作联动机制,健全“商、调、裁、诉、援、执”全链贯通的工会参与处理劳动争议工作体系。
切实完善职工服务体系,做优做强送温暖、送清凉、金秋助学、职工医疗互助等“工”字号服务品牌,不断丰富工会普惠服务项目。强化职工服务阵地建设,推动职工服务中心、工会驿站、爱心妈妈小屋、司机之家等提质增效,持续打造一批示范效应好、辐射功能强的服务职工综合体和职工幸福企业。
未来5年,广东工会将奋力书写新时代新征程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团结动员全省职工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再立新功、再创佳绩。
羊城晚报记者 侯梦菲
通讯员 粤工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