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正在清洁摩崖石刻
文/羊城晚报记者 李海婵
在罗浮山的奇山怪石名洞名泉之中,游客可以观赏到琳琅满目的朱色石刻。这些石刻字体或珠圆玉润,或古朴清雅,或笔走龙蛇。规格上有大有小,或小不盈寸或大至数米。可惜的是,摩崖石刻四周既无标识,也无说明,游客们甚至不知道是新刻还是旧刻,极易忽略其存在。
近年来,罗浮山景区加大了对摩崖石刻的挖掘、整理与保护。据罗浮山文物管理所负责人唐晓文介绍,在民间文史专家的带领帮助下,2017年至今新发现摩崖石刻40多处,如蓬莱岛、海上第一山、朱明洞天等具有代表性的摩崖石刻,成为了“罗浮仙山”重要的文化符号。
与此同时,摩崖石刻大多藏在深山野外,环境恶劣,“基本都没有路通,不可避免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只能一步步去发现!”唐晓文介绍,罗浮山将与本地文史专家持续开展实地考察,在摸清罗浮山摩崖石刻的情况后,将石刻文化故事化向游客讲解展示推广,让游客了解到背后的文化故事。同时,计划由专业机构对摩崖石刻进行安全评估,包括周边环境以及本体安全性评估等。唐晓文说:“希望游客市民们加入我们,共同去爱护、保护石刻!”
多年关注罗浮山文化的博罗文史专家邬榕添认为,许多已佚的摩崖石刻还保存在《博罗县志》和多种版本的《罗浮山志》之类的方志中。这些石刻的内容、所在地、题刻年代和作者等大量珍贵资料得以保存,将为后人的探索挖掘和整理提供宝贵的线索。“随着罗浮山旅游景点的不断开发,相信将有越来越多的珍贵石刻被发现。”邬榕添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