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东莞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项目掀起大干热潮

轨道交通1号线建设正酣 全线12座车站已主体封顶

来源:羊城区域     2022年03月31日        版次:DA09    栏目:    作者:王雷

     1号线北海河矮塔斜拉桥施工现场

     1号线黄江北站施工现场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王雷

  

  连日来,东莞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市重大项目建设工地掀起大干热潮。3月30日,记者走访东莞轨道交通1号线(下称“1号线”)多个施工现场了解到,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工作人员正有序推进项目建设,各工地一派繁忙。

  

  北海河矮塔斜拉桥两个桥墩“雄姿初现”

  

  3月30日一早,在1号线黄江北站项目施工现场,工地上电焊、切割、铆钉、起吊、挖掘、夯土等各式机械声不绝于耳;300余名工人身披红色马甲,头戴黄色安全帽,佩戴口罩和手套挥汗奋战。据施工现场工作人员介绍,目前黄江北站已完工38%左右,预计今年6月份即可实现车站封顶。

  在1号线北海河矮塔斜拉桥项目建设现场,大型起吊机同样不停运转,工地现场热火朝天,40余名建设工人也是一派忙碌。据悉,北海河矮塔斜拉桥为塔、梁固结体系,主跨长168米,梁顶面以上塔高26米,桥面宽度15.8米,是东莞轨道交通1号线控制性工程,也是线上段跨度最大、建设难度最大的工程。

  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横跨北海河矮塔斜拉桥的两个桥墩已“雄姿初现”,正在为最后的合龙开足马力。“北海河矮塔斜拉桥50号墩已施工约32%,51号墩已施工约36%,整个斜拉桥预计2022年11月完工。”1号线中铁二局1301-1工区工程部副部长张行告诉记者。

  据悉,东莞轨道交通1号线全长近58公里,共设25座车站和24个区间。东莞交投集团下属东莞控股公司轨道一号线公司工程管理部业务经理刘丹林告诉记者,目前全线12座车站已主体封顶,8座车站正进行主体结构施工,3座车站正进行基坑开挖及围护结构施工,力争2024年全线建成通车。

  

  对建设人员实行“住地-工地”闭环管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本轮疫情管控期间,1号线4个区间(莞太路站-中心广场站,水濂山站-2#风井,2#风井-大岭山北站,10#风井-黄牛埔站)正值穿越交通主干道、密集民房、高速公路、排水箱涵等重要建筑物。为保证盾构连续挖掘,避免安全风险,项目建设方提前谋划,优化场地布置和施工组织,储备了足够的管片及渣土坑容量,同时在工点附近设置临时管片堆放场及渣土场,保证安全生产。此外,疫情期间,工程建设方积极寻求各级政府部门协助,申请办理生产急需车辆的道路特别通行证,并积极配合做好车辆管理,有力保障现场施工生产。

  疫情当前,除了抓好安全生产,做好工人健康管理同样至关重要。据了解,1号线参建人员约5000人,工人们来自全国各地。由于线长点多,参建人员数量庞大,目前相关管理单位正对建设人员实行“住地-工地”两点一线闭环管理,最大可能减少流动。此外,严格禁止送菜、快递等人员进入生活区,严查工地运送材料人员行程码和健康码以及核酸检测情况,驾驶员非必要不下车,确保有效防控疫情。并开展全线、全天候、无死角的安全生产及疫情防控宣传教育和日常检查,时刻绷紧防疫这根弦。

  “工人来到东莞前必须严查出发地、行程码和健康码,严格落实一人一档,目前全线建设人员第二针疫苗接种率98.96%,第三针接种率78.18%。现场施工的一线工人还要求落实一周两次核酸检测工作,特殊情况下一天一检,确保疫情防控和安全施工两手抓。”刘丹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