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禅城启动新一轮慢行系统改造

总长136公里,预计今年内完工

来源:羊城区域     2022年03月31日        版次:FA09    栏目:    作者:景瑾瑾、韦金茂

     提升改造后的慢行系统(局部)效果图 禅城综宣供图

  

  羊城晚报讯 记者景瑾瑾、通讯员韦金茂报道:3月30日,记者从禅城城管部门获悉,禅城将启动新一轮全区慢行系统改造工作,本次慢行系统改造工作将对禅城区内的季华路、湖景路、佛山大道等36条市政道路进行提升,总长136公里,预计今年内完工。

  据介绍,本次慢行系统的改造提升工作,将优化沿线道路周边绿化、照明等附属配套设施,还将针对原有车道标识模糊、道路空间规划不合理等问题一并进行改造。

  人行道宽度是慢行空间最基本的要素,对营造良好的步行环境意义重大。在本次改造提升中,新建街道人行道宽度不小于2米,改建街道人行道宽度不小于1.5米,商业型街道人行道宽度控制在3-5米。不同类型街道的人行道采取不同宽度,综合考虑道路等级、开发强度、功能混合程度、界面业态、公交设施等因素,合理确定宽度。

  “我们秉持慢行优先的原则,采用路权分离、功能明确的方式在慢行道上设置设施绿化带、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禅城城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本次慢行系统改造提升过程中,如行道树绿化带可以兼顾设施带的功能,将尽可能把垃圾桶、警示桩、单车停放区、路灯、交通杆件等设施整合,统一放在设施带上,减少占用道路空间。同时,将增加统一的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道的标识牌、地面标和停放点标识,并对破损、失效和过时的进行清理,增强人行道的通行效率和安全性。

  为了更适应行人与车辆的不同需求,在建设时,车行道上的照明一般会选用高杆灯,人行道等慢性系统的照明一般会选用庭院灯。对于路灯、路灯控制箱等置于道路中间的,会对这些照明设施进行迁移、改造,确保慢行系统整体性、系统性得到提高,让市民真正感受自在畅行。

  对于人行道破损、盲道不顺畅、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道不连续等影响市民出行体验的问题,也将在提升工作中完善和优化,做到全线路口零高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