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会当击水三千里

来源:羊城区域     2022年03月31日        版次:FA11    栏目:    作者:肖秀

  □肖秀

  

  年幼时,我被水呛过,怕水。在碧绿的流溪河畔,当小伙伴们在肆意畅游,我只能套着游泳圈,在水浅处划水。流溪河岸,榕树根系发达,直插河底,水流湍急,形成一个个漩涡。每次游泳,大人们总会提醒,不能朝河对岸游,那儿危险。我想象着,在平静的河水下,仿佛有一双双大手趁人不备,把人拽入深渊。时常有人溺水,加深了我对河水的恐惧。

  上学后,无论我怎样拼命扑腾,但手脚依然不配合,呼吸不协调,身体总往下沉,像个“水冬瓜”。那段懵懂的时光如同乍寒乍冷的初春,各种困难带来的害怕、迷茫、无助感时常萦绕着我,游泳也成为无法突破的“瓶颈”。

  到了大学,游泳要“扫盲”,只能硬着头皮学。好朋友特地为我找来有关游泳的诗词,我细细品读《沁园春·长沙》“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七古·残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水调歌头·游泳》“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

  橘子洲头,湘江浪涛,一群志同道合的新青年把游泳看作迎接人生挑战的准备,鲲鹏击浪后探讨着救国救民的真理和方法,写下“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豪迈诗句。游泳,强健了青年的体魄,更激发他们的自信。经历过挫折和苦难的革命志士,不只是把游泳看做一种运动,更是身心修行,战胜各种困难的意志与精神。

  读懂游泳的意义,我恢复学习的信心。放松四肢,感知水的浮力,划水腿不动,收手再收腿,呼吸相配合,先伸胳膊后蹬腿,蹬完以后漂一会。一次次地调整呼吸与手脚的节奏,不行再来,大不了多喝几口水,一米、两米、三米……终于游出一段距离。换一口气,多游一米,自然越游越远。

  学会游泳后,哪一天不下水,心里就空荡荡。游泳时,身体会分泌出内啡肽,让人感觉愉悦。放弃游泳的借口有千千万万,但坚持游泳的理由只有一个,因为热爱!

  冬天,尝试挑战冬泳。先在20多度的室内池游,直到身体“回暖”,浑身滚烫,这时,再跑到室外池去游。虽然室外只有十度左右,冷得瑟瑟发抖,但我咬紧牙,一头扎进水里。寒冷瞬间传遍全身每个细胞,后脊椎骨如芒刺骨,我呼吸急促,拼命划水,心里默念一个“忍”字,几分钟痛苦过去,周身通红麻木,快意畅游。上岸后,我感觉像刚从高温的桑拿房里出来一样,血液在血管内吱吱流动,穿上衣服,神清气爽,有一种无法言语的美妙感觉,如同初春湿润小草探出地面的新鲜柔和,如同夏日酷暑手捧冰淇淋准备品尝时的欢心雀跃。这种快感是先苦后甜,苦极生乐的深刻体验。

  我尝试到大江大海去游泳,用身体丈量江河湖泊的宽广,用呼吸感受浪涛翻滚的力量。游泳让我彻底放松,缓解工作压力,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水流涤荡,洗净所有的烦恼与忧愁。

  从阳江下川岛、惠州巽寮湾,再到澳大利亚大堡礁,我迎风逐浪,在潮起潮落间,漂浮水面,海阔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