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珠海独特“文化基因”

厚培文艺创作“土壤”

来源:羊城区域     2022年03月31日        版次:ZXA09    栏目:珠海文化艺术发展深调研②    作者:钱瑜、文艺

     《簕杜鹃与金莲花》在国家大剧院首演 资料图/受访者供图

  

  羊城晚报记者 钱瑜 文艺

  

  新编粤剧《疍家女》、实景沉浸式话剧《杨匏安》、红色现代粤剧《苏兆征》、群众文艺作品粤曲《海魂》、话剧《龙腾伶仃洋》、大型民族交响组曲《簕杜鹃与金莲花》……珠海近年来呈现的作品,背后是浓浓的珠海文化味。

  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珠海形成了特有的海洋文化、留学文化、岭南文化和特区文化等兼容并蓄的多元城市气质。新石器时代,海洋文明在这里出现,与大陆文明相生相荣;近代史上,中西方文化在这里交汇,一批香山名人“睁眼看世界”;改革开放后,“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这里翻开新的篇章。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珠海独特的城市历史和地域特色,滋润文化艺术“土壤”,给予珠海文化艺术创作特殊优势,一批批精品在这里诞生。

  

  年轻城市

  具有独特“文化基因”

  

  珠海是座年轻的城市,却有着悠久的历史。在珠海博物馆三楼,一块椭圆形石头安静地躺在橱窗里,它的直径和足球一般,呈土色,表面还有一圈凹陷的纹路。看似平平无奇的一块大石头为何能摆在博物馆里?“这是迄今为止,南海地区发现的先秦时期最大的一件石锚,有18.5公斤重,它表面的纹路其实就是系绳留下的勒痕。”珠海市博物馆副馆长陈振忠说,这件石锚的出土证明了3000多年前,就有居民已经开始渔业生产了。

  除了石锚,展厅里还有网坠、沉石等与捕鱼有关的部件。它们都是高栏岛宝镜湾遗址在1997年至2000年间数次考古挖掘的古人类活动遗物,一共有1195件。其中,摩崖石刻画记录了三千多年前中华先民走向浩瀚海洋的最初记忆。宝镜湾遗址的发现,为人们认识环珠江口古代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考古科学依据。考古学者徐恒彬认为,珠海是美丽的。珠海的美丽不仅因现代化而美丽,还因为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珍贵的文物古迹而美丽。

  在中国近代史上,珠海也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广东省文化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丘树宏在谈及香山文化重要性时说:“香山,虽然不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但却是中国近代史的摇篮,它摇出了伟大的人物、摇出了伟大的队伍,还摇出了伟大的思想。”明清以来,地处太平洋之滨南海边的香山,最早受到了西方贸易科技的影响,而南海与珠江水域在此交汇,“珠江有8个入海口,其中有5个都在香山地区,珠江水代表着传统文化,汇入海洋后咸淡水发生碰撞,形成一种崭新的‘咸淡水’文化。”这种中西方文化交汇产生的“咸淡水”文化的持续影响,也为当地增添了开放、争先的元素,一大批文化名人从这里走出去“睁眼看世界”。如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的杰出代表徐润,中国近代著名买办、企业家唐廷枢,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等。

  1980年8月26日,珠海经济特区正式建立。40多年来,珠海经济特区以“杀出一条血路”的气魄胆略,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由一座落后的边陲小镇建设成为现代化花园式海滨城市。独特的特区文化同样为文艺创作提供了“沃土”。

  

  文化精品

  层出不穷彰显城市魅力

  

  上述种种背景,为珠海文化艺术创作提供了灵感与素材。非虚构文学作家曾平标曾是广西西部的一名乡村小学教师,一直身怀文学梦想的他,一步一个脚印从小村子走进大都市。在珠海,他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发展变迁。“珠海的变化体现在城市的高质量发展,这种发展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更是精神层面的。”

  在曾平标眼中,珠海是非虚构文学创作的厚土,“这是由其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地位决定的。珠海为我的文学视野和题材取向带来了一种更为广阔的可能,也让我的文学追求更有理想,更有抱负。”时代的巨变,为曾平标的创作积累了不少的素材,他至今发表和出版各类文学作品近500万字。

  近年来,优秀作品正在珠海这片创作沃土源源不断“诞生”,为城市魅力“点睛”。大型红色现代粤剧《苏兆征》以苏兆征同志的革命事迹为题材,着重表现他在革命时期的历史背景下,一心为革命事业奉献和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现代粤剧《南粤破晓》深入挖掘珠海历史文化资源与珠海红色文化内涵,讲述珠海中共地下党员与凤凰山游击队的革命传奇故事;话剧《龙腾伶仃洋》讲述了港珠澳大桥建设者的故事,全景式塑造了建桥工人、技术人员等形象;登上国家级艺术殿堂的大型民族交响组曲《簕杜鹃与金莲花》,生动讲述珠澳两地同根同源、融合发展的生动故事……

  

  新时代

  为文艺工作者提供更大舞台

  

  珠海文化艺术创作的步伐正在加快。当前,珠海迎来了经济特区、粤港澳大湾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四区”叠加的重大历史机遇,这也为珠海的文化艺术发展添上翅膀。在著名电视文艺策划人朱海眼里,“珠海的特殊性是其他城市无法替代的,独特的地理位置、包容开放的海洋文明、鲜明的特区色彩,都展现出别具一格的文化魅力。珠海有深厚的文化底色,等待着我们更好地挖掘和阐发。相信在未来,珠海能够推出更多优秀艺术作品,文化名片会更加闪亮。”

  珠海市文联主席马融认为,珠海广大文艺工作者精准把握了时代脉搏、热情拥抱伟大时代,因此主题文艺精品竞相呈现。珠海的新时代迎来新机遇,为文艺家施展才华、实现人生抱负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舞台,同时珠海也为文艺工作者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和创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