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GFOIers心声:

信息学竞赛道阻且长 唯热爱和勤奋不可辜负

来源:羊城区域     2023年05月12日        版次:ZA16    栏目:    作者:何宁

    

     广附信息学竞赛专用室,桌子都是根据学生身高量身定制,椅子也是人体工学椅

  

  文/何宁 图/受访者提供

  

  “自从我2018年近乎不辞而别地离开广附后,便再也不能和朝夕相处的同学和师长们共处一室了。5年来,对你们真的甚是想念。老师您这些年过得如何?”不久前,广州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广附”)信息学金牌教练王晓鹏意外收到来自大洋彼岸美国的一张明信片,寄信人是广附2016级学生谢卓立。他在信中回忆了中学期间一次因为抄写代码被王晓鹏教练批评的经历。

  看着谢卓立一笔一画写下的肺腑之言,王晓鹏既惊喜又感动:“没想到自己当时的一番苦口婆心,竟影响了学生这么多年。我其实挺自责的,那时候自己比较年轻,经验不足,对学生比较严格。”

  2012年,王晓鹏入职广附担任信息学竞赛教练,距今已十年有余,王晓鹏既是亲历者也是见证者。十余年来,像谢卓立一样受王晓鹏影响至深的学生已遍布五湖四海。

  “幽默风趣、认真负责、耐心细致、热爱无限。”这是学生对王晓鹏最多的评价。在他们眼里,王晓鹏既是授业恩师,也是职业引路人。

    

  意外收到的明信片

     

  现就读于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计算机专业大二的谢卓立,2016年入读广附初一,因为对计算机编程很感兴趣,加入了学校信息学竞赛组。“我那时候年少无知,学习也不够刻苦,每天除了学习文化课外,还要兼顾信息竞赛,经常忙不过来。”谢卓立回忆,有一次,他为了让自己的信息学作业分数更好看些,就上网找了类似的题,直接把代码抄下来。“没想到第二天,王晓鹏老师直接把我喊到教室外的走廊上,很严厉地批评我,说抄代码是很严重的作弊行为,要深刻检讨。”

  谢卓立形容当时的情景“特别无地自容”:“虽然被老师训斥得心情很不好,但是当时真的也挺佩服王老师,毕竟自己抄代码被他发现了,说明他改每一位学生的作业都很细心。”谢卓立认为,正是中学时期打下的竞赛功底以及老师“诚信立人”“慎独以树信”的教诲,为他在美国的求学之路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兴趣是进入信息学竞赛的钥匙

    

  相较于其他学科,信息学略显神秘。由于对信息学竞赛缺乏深入的了解,不少人将信息学竞赛与编程画等号。信息学即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NOI),是由中国教育部和中国科协委托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的,面向全国青少年的算法设计比赛,和数学、物理、化学及生物合称为五大学科竞赛。王晓鹏指出,信息学竞赛不是简简单单地编程,“通俗地讲,算法+数据结构=编程。信息学竞赛不仅是编程,而是针对一些现实问题或是数学抽象问题,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建模,编写程序利用计算机的强大算力求解问题的过程。”

  王晓鹏说:“信息学竞赛是五大学科竞赛中唯一工科学科,很多学生从中学时代当作兴趣来拓展,学习过程中慢慢发展为特长,在大学升学时选择为专业,毕业后当作事业来发展,相比很多迷茫的大学生,算是‘捷径’了。同时,信息学是与未来关联度最大、最实用的学科,信息学竞赛本身与大学计算机专业衔接非常紧密,学好了信息学竞赛内容,到大学进入计算机专业学习,部分高校像算法数据结构、计算机基础这些课程都可以免修,很多学生到大二大三都已经有实力发表核心期刊论文了。”

  在广附2019届毕业生、中国科学院大学直博生刘曾可看来,五大学科竞赛中,信息学竞赛最大的特点就是实用。“信息学竞赛学习的一部分内容是大学理工科甚至医科和金融等领域非常重要的技能。”

  而广附2018届毕业生、浙江大学研究生邓浩然认为,信息学还有客观和不设置标准答案这两个特点,“也就是说,所有的判题都是机器判题,不存在判题人员的主观意志对分数造成影响;同时不设置标准答案,只要能够在规定范围内解决问题的解答都算是正确的。”

    

  勤奋是攻克信息学竞赛的底色

    

  随着高校自主招生、强基计划的开展,全国信息学竞赛发展迅猛,赛事的竞争也愈来愈激烈,在此背景下,广附的信息学竞赛不断突破——从2015届袁隽第一次获得联赛一等奖,到2017届邓浩然第一次进入NOI(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广东省集训队,到2020年彭博第一次入选IOI(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集训队最终入选国家队候选队。2022年,广附信息学更是迎来了它的高光时刻——陈东武、张致、南天放进入国家集训队,保送北京大学图灵班。最近又有好消息传来,NOI(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2023广东队A、B类名额共17人,广附占2人。而在今年5月7日刚结束的清华大学学科营中,初一年级黄豆取得一等奖,这是继2022年张乐涛在北大学科营中取得优异奖,已经连续两年有初一学生在清北营中斩获最优奖,标志着广附信息学竞赛进入了NOI赛事顶级俱乐部。

  记者采访了数十位从广附信息学竞赛中走出的学生,他们一致认为,勤奋是攻克信息学竞赛的底色。邓浩然谈到,在广附的六年中学时光,因为有竞赛而显得格外耀眼,“仍然记得十几岁时,背着电脑坐飞机去全国各地比赛和参加各种夏令营,在各种竞赛排名中看到自己的成功和失败,背负着他人无法理解的压力。在这段旅程中,有同学的相互鼓励、老师的精神引领和家长的默默支持,于是挫折过后仍毅然前行,且投入更多的努力和热情,去追逐自己的梦想……这段经历不是公式化的高考之路,而是一条需要想尽各种办法去克服困难、突破自己、提升自己的充满未知和挑战的路。”

  广附2017届毕业生的黄洋逸,正在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攻读软件工程硕士学位。在他看来任何一项学科竞赛都充满了机会与挑战,“但是在兴趣的驱动下,相信大家都不会缺乏克服困难的动力。广附的信息学竞赛经过多年的积淀,对于有热情、有耐心的同学来说,肯定是如鱼得水,如虎添翼。”

  

  热爱是撬动信息学竞赛的支点

     

  保持热爱,山海可平。几乎每一位受访同学都强调热爱的重要性,邓浩然说:“信息学竞赛之路并不平坦,唯热爱才能坚持。”

  广附2022届毕业生、现就读于北京大学“图灵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彭博认为,除了学的方向不一样,信息学竞赛和其他学科竞赛可能没有太多本质区别。“要求无非是有热爱、肯投入、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和直觉,外加一些在这个方向上的天赋。与信息学竞赛最相关的学科肯定只能是数学,但与初中高中数学的关系也不大,与数学竞赛也只有一些相似性,这点相似性并不意味着学好信息学竞赛就必须学好数学竞赛。基础的能力有了就行,剩下的就看对哪个方向感兴趣、在哪个方向有天赋了。”

  醉心于信息学的彭博认为,信息学有种天然的吸引力——“尤其是享受思考的过程和解题的成就感。解题的过程好玩又有趣。不仅学到了算法之美,思维能力更有了很大提升,让我养成了遇到问题先分析它的各种性质的习惯。虽然解题速度可能不快,但有时能想出比标答更巧妙的解法。同时可以与全国各地的信息学选手交流进步,极大地开阔了我的视野。”

  在王晓鹏看来,信息学竞赛的学习需要长期坚持,从某种意义上讲,兴趣是排在第一位的。“适合信息学竞赛的学生要具备这三个要素:一是对计算机学科有浓厚的兴趣;二是学有余力,文化课优秀;三是专注、自律,自我管理能力强。”据其介绍,广附的信息学竞赛是初中高中一贯制培养,竞赛组与学科组合作,开发了很多计算机科学通识性的课程,如计算机基础、appinventor、乐高、c++等,“在学生升入初一的时候,我们会进行一个学期的通识教育,在这个过程中遴选对算法竞赛有强烈兴趣的学生。升入初二就进入竞赛队的强化训练了。”王晓鹏特别提到,不建议低年级学生停课备赛,只有文化课不落下,心里才不慌。“初三、高一的一些关键比赛节点需要短暂地停课备赛。如果文化课基础比较好,短暂的停课很快就能补上。”

  有人认为,要学好信息学,须得数学拔尖,否则与信息学竞赛就无缘了。但这也并非绝对。作为“过来人”的黄洋逸说:“信息学竞赛是一门特殊的竞赛,并不特别依赖于大家在某一‘主学科’上的知识储备。实际上,无论大家在其他学科上的成绩如何,都可以来试试参加信息学竞赛的学习,说不定就发现自己意外地擅长编程呢?当然,对于已经参加竞赛的同学,如果要走得更远,更丰富的数学知识储备肯定是有百利无一害的;如果你还能够在主科上做到全面发展、名列前茅,在冲击信息学竞赛更高奖项的道路上,肯定是最有底气的那一位。”

  

  体系是照亮信息学竞赛的一座灯塔

    

  从2014年开始组建信息学竞赛团队至今,广附信息学竞赛如今已名列广州市乃至广东省前茅。

  十年磨一剑,广附信息学竞赛从籍籍无名到屡获高光,这一路并非坦途。

  彭博对广附信息学崛起背后的艰辛感慨颇深,“当我们还处于起步阶段的时候,王晓鹏老师就从各种渠道挖掘优秀的训练资源,避免在陈题、老题上事倍功半;而当我们实力逐渐变强,王老师就能带我们加入一些名校的联考群,把我们学校的名声打出来。总感觉他无所不能,总是能想尽一切办法为我们的竞赛道路排除万难。”

  谈起信息竞赛的发展历程,王晓鹏认为光靠教练带着学生去拼,并不能稳定向上发展。广附信息学的崛起,得益于整个学校的长效制度支持。“欧卫国校长等校领导对整个竞赛的体系建设是始终关心和支持的,从成立创新中心,到全面发展五大学科竞赛,学校方面都有着前瞻性的部署和着眼实处的细节推动。就信息学方面而言,令我感触最深的,除了提供机房、设备等全方位的行动和政策支持,还整合整个学校的资源,为我们承办全省信息学竞赛、全省信息学竞赛表彰会提供全方位的有力支撑,这些举措着实提升了广附信息学的影响力,增强了学子的信心,扩大了视野。”除此之外,学校还下大力气,招聘了一批适合广附生态的信息学教练。

  截至目前,广附信息学竞赛已有6位专职教练,其中既有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硕士,还有3位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队金牌选手。

  经过几年的发展,广附信息学竞赛也探索出了符合学生发展的独特的信息学竞赛课程体系,初一通识课程,初二普及组课程,初三提高组和省选课程,高中开始准备联赛和省队选拔。除了校内的课程设计外,他们与外省顶尖学校的交流也很丰富,已经与国内多所传统信息学强校搭建了联考体系。

  一提到王晓鹏老师,“幽默风趣”总是从受访者嘴里第一个蹦出的关键词。因为在王晓鹏的课堂上,你总能时不时听到同学们会心的笑声。

  黄洋逸回忆道,“在王晓鹏老师第一次为我们讲授信息学竞赛相关的编程知识时,我就被他生动有趣、深入浅出的讲课方式打动了。”直博清华大学的袁隽也有类似的感慨。“初一的我还是一张信息学‘白纸’,印象中当时自己什么都不懂,连深搜广搜都没整明白,但是王晓鹏老师给我们上过一节课之后,我就基本理解了。我记得当时在机房里一个算法写了满满一个黑板,一步一步特别细致地给我们讲解。”功夫不负有心人,袁隽不负众望成为了广附史上第一位获得全国信息学联赛一等奖的学生。

  “既是专业的教练,更是育人的恩师。”对黄洋逸而言,王老师的鼓励式教育更让他获益良多。“刚上初一时,我的成绩一般,站在人堆里毫不起眼的我还是有点自卑内向的。当时我们班大部分同学在学习数学竞赛,我在数学竞赛上和同学们的差距也给我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但王老师敏锐地发现了我对计算机的兴趣,常常找我单独聊天,鼓励我发展自己的特长爱好,将我引导到了信息学竞赛这条道路上来,帮我建立自信。在高中冲击省选、NOI的过程中,王老师自始至终鼓励我勇于向更高的目标发起挑战。”黄洋逸感言,“保持积极自信的态度和敢于挑战的精神,是王老师给我成长道路上特别珍贵的一份礼物。”

  行胜于言,质胜于华。让袁隽印象深刻的是,王晓鹏老师傲霜斗雪的毅力。“王老师是很特别的存在,能量特别大,特别有决心和魄力。他从来不说教,不灌鸡汤,但能从每个学生身上发现优点,善于鼓励学生,从来不豪言壮语,早起、运动这些有些学生做不到的,他带头做,以身作则。还很谦虚,我记得有学弟给他送过一幅字——‘春风化雨’,这四个字特别贴合他。”

  王晓鹏老师还有一些保留习惯,让彭博、周魏、易可、熊滕浩等同学至今想起,仍忍俊不禁。彭博说,信息学竞赛学生经常晚上写代码,对于有的学生早起去吃早饭总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王晓鹏老师经常把自己的早餐分给没吃早饭的同学。”此外,组织夜跑,为需要停课学生做方方面面的工作等,这些日复一日的“寻常之举”同样让他们印象深刻。

  广附信息学竞赛组学生更愿意自称为“GFOIer”。尽管已经从广附毕业,但是这群GFOIers每次放假回来,都会找广附的恩师们聚会,师生之间无所不谈。彭博的广附高中时光,是上课时探索新知,下课时与朋友疯玩,利用午休时段在机房学了一中午之后在班里抓紧时间小睡一会儿准备上课,晚自习写完作业又溜去机房做题,在宿舍对着室友大叫“我会了”!

  袁隽的广附时光,有为之奋斗的目标,身边有很好的人一起前行(同学和老师),挥洒了汗水,收获了自己想要的成果。“在清华大学这些年,当我回首自己的中学时光时,我才猛然发现,在广附的这段时光是往后多年人生旅程中一个真正的起点。中学时代的很多经历其实在日后一直悄悄影响着我们的对于不同事物的思考与感受,特别幸运的还是遇到了很多像王晓鹏老师一样很好很好的人。这些感动对生命成长弥足珍贵!”

  “前十年,热血沸腾。”回望过去的十余年奋斗经历,王晓鹏感慨万千,憧憬未来,他期待满怀:“再十年,且战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