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学校生活垃圾分类优秀案例出炉 垃圾分类进校园 大中小学显神通 2021年01月15日  王亚雯

积分兑换中心绿岛

  广东建设报讯  记者王亚雯报道:日前,广州市教育局公布了2020广州市学校生活垃圾分类教育系列活动结果,广州大学、广州市晓园中学、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金谷小学等被评为“广州市学校生活垃圾分类优秀案例”,为广州市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供了学习范本。

  

  智能分类 源头追溯

  记者了解到,广州大学利用互联网+智能垃圾分类模式对校园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行管理,在学生公寓和教工生活区共配置了35个投放站点,同时,配备积分兑换中心绿岛3个、学生闲置物品和大件物品交换中心3个、一个300平方米的资源处理站。

  互联网+智能垃圾分类投放平台设备可以自动称重自动给积分,不用贴标、不用扫码、不用专袋,通过重量即可追踪溯源,24小时无人值守,全封闭无臭味,通过校园一卡通刷卡自动上传数据信息。校方利用分类情况大数据,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学生的垃圾投放量、投放准确率等情况,做到源头追溯,从而达到源头减量的效果。与此同时,当同学们正确投放垃圾后,可以获得相应的积分。积分可用于相关物品的兑换,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的积极性,又可以提高校园生活垃圾分类准确率、垃圾减量的效果。

  

  垃圾减量 成效显著

  广州大学后勤服务处负责人介绍道:“在引进该模式初期,师生对垃圾分类知晓率较低。后来,通过不断加强垃圾分类宣传推广工作,开展垃圾分类宣誓、垃圾分类积分兑换体验、垃圾分类入寝宣传、旧物积分专项回收、‘毕业季零废弃’、垃圾分类学生志愿者督导等系列活动,促使师生垃圾分类知晓率达100%,我校垃圾分类工作得到顺利开展。”

  据悉,2020年广州大学共分离可回收物约861吨、有害垃圾0.43吨,实现生活区垃圾减量达到35.7%,垃圾分类减量化、无害化工作成效显著。

  “在高校全面推广生活垃圾分类,既是缓解垃圾围校的主要途径,也是助力高校育人改革,提升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重要抓手。”广州大学副校长周云说:“做好校园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对于实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促进整个城市’具有重大作用,对于推动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取得更大成效具有深远意义。”

  

  立体宣传 创新管理

  广州市晓园中学通过丰富立体的宣传方式,引导学生走进社区、走到家庭、走上舞台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深入学习了解生活垃圾分类,如:组织学校师生参与“旧物零抛弃,资源零浪费”垃圾分类回收活动、智能垃圾分类机器人设计活动、见“圾”行事-海珠小蚂蚁打卡行动、中学生垃圾分类志愿者领导力培训营学习活动等。此外,把生活垃圾分类引入日常教学体系中,加强同学们对生活垃圾分类的理解和认识,使垃圾分类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花都区花东镇金谷小学创新管理模式,成立学校环保小卫士组织。每班设1名环保小卫士,通过日检、周轮换的方式评选,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其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通过环保小卫士检查,把各班级生活垃圾投放准确率、投放收集点卫生情况、分类标识等内容纳入文明班级评比中,落实在日常常规中,久久为功不松懈,为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