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土地魔术师”让千亩稀泥变良田

来源:广东建设报     2022年12月05日        版次:04    作者:文/陈克正 毕世明 叶子悦

  

  秋日的暖阳下,辽阔的江淮平原沃野千里。在安徽寿县瓦埠湖畔3#抛泥区,4米高的皇竹草和高丹草相互碰撞发出一阵阵“哗哗”的声音,这对于中交建设者来说,宛如天籁……

  安徽引江济淮工程是集供水、航运与生态效益于一体的安徽省基础设施建设“一号工程”。中交四航局承建的引江济淮沿线瓦埠湖航道疏浚项目,疏浚淤泥方量达1072万立方米。该项目设立了14个抛泥区,面积达6300亩,将占用大量的土地。疏浚土为泥水混合物,含水率高,重金属率高,自然脱水耗时久,难以实现资源化利用。为解决1000多万立方米的疏浚土固化难题,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应邀成立了疏浚土资源化利用专业技术团队,前往项目部完成抛泥区快速复垦综合治理这项“民生清单”。

  要把疏浚土 “变废为宝”,首要任务是将疏浚土固化处理。“疏浚土固化一般采用自然晾晒或者添加固化剂等方式,但自然晾晒固化周期甚至长达3至5年,化学固化排出的污水容易造成二次污染,而且会改变土壤性状,容易造成土壤板结。”技术团队负责人曾庆军分析道,更让人担忧的是,部分疏浚土中含有重金属,会严重影响后续农作物生长和食品安全。

  那段时间里,曾庆军带领队员整日在抛泥区来回穿梭,不断寻找突破口。抛泥区湿滑难行,摔跤难以避免。“每天在抛泥区徒步行走十几公里,回到项目上大家疲惫得都不愿挪步。”回想起那段时光,曾庆军有些唏嘘。在多日跋涉后,远处湿地内长势喜人的芦苇偶然引起技术团队的注意。“芦苇属于水生植物,生长在江河湖泽、低湿地内,生长过程中耗水量大、根系固土效果好,还能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疏浚土主要成分为硅铝酸盐等无机矿物,并富含有机质和营养盐,对植物生长大有裨益。”曾庆军大受启发,瞬间萌发了“生态固土”的思路。

  经过近半年的分析、比对,技术团队在近百种植物中优选出吸水效果佳、固土效果好且对重金属吸收效果强的皇竹草和高丹草作为固化改良的植株。为了确保固化效果,技术团队将附近一处水塘排干后作为试验田,分块种植了皇竹草和高丹草,定期采集植株生长和土壤数据。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种下植物没多久,江淮大地的洪涝灾害就悄然而至。

  2020年6月10日开始,淮河流域遭遇了4轮强降水过程,其中7月18日的日降雨量更是达到骇人的359毫米。面对暴雨的冲击,地势低洼的试验田原有的排水设备根本无法及时抽排积水。试验植物被淹,前期准备将功亏一篑。来不及难受,大家立即组织工人抽调设备在深一脚浅一脚的泥潭里快马加鞭抽排积水,为了加快抽排水速度,技术人员连夜奋战,由于积水抽排及时,本来奄奄一息的植物又重新活了过来。7月下旬,淮河地区雨季终于过去,试验田里的植物在经历了历史罕见的暴雨之后,终于破土而出、茁壮生长。 

  看着植物日益拔高,土层含水率和重金属含量逐渐下降,团队成员喜不自胜。“皇竹草和高丹草都属于禾本速生植物,也是高产、优质的刈割型牧草,皇竹草每亩产量最高可达20吨,可以用来养牛、养鹅、养鱼等,收割几茬后,只需将土地翻耕便可直接种植其他农作物。”曾庆军兴奋地说道。

  经过18个月的艰难探索和研究,技术团队研发的这套疏浚土生态固化与改良方法,已成功应用到安徽省引江济淮工程沿线数个疏浚土纳泥区,将1000余亩淤泥沼泽变回了沃野良田,原本3至5年的固化周期也被缩短到了6至9个月。“按照每亩稻田产量600公斤算,当地每年能增收60万公斤,感谢中交建设者,为守住‘江淮粮仓’、出产健康绿色粮食贡献了巨大力量。”当地政府官员看着试验成果,对项目团队竖起了大拇指。

  喜看稻菽千重浪,田畴沃野秋收忙。第二年秋天,曾庆军再回项目上调研,被当地“稻米流脂粟米白”的丰实美景所震撼。“我们正在着力将‘生态固土’成果推广到整个淮河流域,更多因航道疏浚、河道治理产生的泥潭重新变回良田指日可待!”说起未来,曾庆军满怀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