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是产品质量问题多,“直播带货”存在虚假宣传。有的利用网红“直播带货”销售“三无”产品、变质产品。 二是价格套路和促销陷阱多,促销规则的复杂化,抬升了交易成本。除了“先涨价后打折”的老套路,一些电商平台通过“砸蛋”“喂鸡”等社交化、游戏化手段,诱导消费者辛苦“盖楼”、定点“打卡”、抽空“砍价”。有消费者反映,“双11”预售价比当天零点抢购还贵,然而由于预售时已经交了定金,进退两难。 三是预售规则、退货规则的霸王条款多。优惠规则复杂难懂、0点抢购、1点才能付尾款、定金不退等霸王条款,给消费者埋下隐患。 四是促销短信频造访,消费者不堪骚扰很“闹心”。短信频繁轰炸、商品精准推荐成了消费者“无法取消的骚扰”。 中国消费者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双11”期间各种“消费互动玩法”和复杂的促销环节具有隐蔽性和迷惑性,大多消费者最终被迫放弃维权。建议加强电商平台“第一责任人”意识,净化网络消费环境;加强网络“直播带货”审查监管,完善诚信评价机制;加强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明确个人消费数据信息合法使用的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