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中交四航局 湛江公和村

扶贫番薯丰收 贫困学生圆梦

来源:新快报     2020年09月07日        版次:08    作者:朱清海

     ■公和村贫困户刘德森夫妇在村里开了一家“扶贫饭店”,月收入达万元。

     ■驻村第一书记孙伟望在田间了解番薯种植情况。

     ■2019年公和村召开优秀学子表彰大会。

     ■帮扶单位援建的后山文体广场成了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中交四航局帮扶公和村建设的供水塔。

  “心香”番薯丰收了,贫困学生纷纷找到了工作,贫困户通过创业和发展种养业脱贫致富了……2016年中交四航局开始帮扶湛江雷州市杨家镇公和村以来,聚焦贫困人口,以党建引领精准扶贫,大力发展扶贫产业、坚持扶智扶志并重、实施创业就业帮扶,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带着全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携手奔向小康生活。

  种植“心香”番薯 有劳力贫困户户均增收3000多元

  “去年,我们在调乃家村租了280亩地,扩大‘心香’番薯种植规模,今年已经收了一造,产量比往年更高,一亩地平均收获3000多斤番薯,下半年还要种一造。”中交四航局驻雷州市杨家镇公和村第一书记孙伟望说。

  发展产业是实现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驻村扶贫工作队结合公和村和贫困户实际,着力培育发展“造血”扶贫产业,助力贫困户实现持续增收。通过市场调研和实地走访,工作队在杨家镇首家引进从事电商营销的雷州市源果汇农业公司,合作种植“心香”番薯。“周期短,见效快,便于运输。”孙伟望书记说,雷州这个地方适合种植番薯,作为健康粗粮,优质番薯越来越受到消费者欢迎。

  从2018年开始,帮扶单位投入40多万元,在白沙镇洪富村租地136亩实施“心香”番薯种植项目,采取“合作社+基地+相对贫困户+电商”的模式,由电商包收包销,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题。2019年7月,洪富村的种植项目租地合同到期前,工作队未雨绸缪,在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再投入90万元,在杨家镇调乃家村租地280亩继续扩大“心香”番薯种植规模,确保全村有劳力贫困户稳定增收脱贫。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公和村从2018年开始发展番薯种植扶贫产业以来,累计收益分红总额15万多元,全村有劳力贫困户平均每户分红3000多元。

  此外,驻村工作队租用村委会下辖自然村宅园村的废弃鱼塘,将其改造成为罗非鱼和肉鸭、肉鸡养殖基地。几年来,通过卖鱼卖鸭既为村集体实现增收35万多元,又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创造了就业岗位。利用省财政资金118.7万元为46户有劳力的相对贫困户入股当地四家企业,前五年每年人均收入增加300多元;101万元投资入股雷州市创元公司的食草猪项目,预计每年收益近10万元。

  贫困学子圆梦  教育补助全落实 一家走出三名大学生

  “今天上午,驻村工作队召开了公和村2019年优秀学子表彰会。据统计,今年公和村考上大学、大专、中技、重点高中和初中的,共有46人……”2019年8月20日,孙伟望书记在工作日志中记下了这一幕。

  教育是阻断代际贫困的根本,是让当地彻底告别贫困的“药方”之一。帮扶公和村以来,驻村工作队建立奖学助学制度,坚持给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孤儿户发放助学补贴;同时对公和村考上大学、大专等优秀学子进行奖励。四年多来,发放助学补贴和奖学助学资金20多万元。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就读义务教育、高中、中职(含技校)、大专的在校贫困学生,共有40户86人,全部落实教育生活补助。

  在公和村,一提到建档立卡贫困户刘王保一家,左邻右舍都会伸出大拇指一个劲儿地夸赞。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这一家走出了三名大学生,在当地传为佳话。以前,刘王保在家种地,收入并不高,要供3个小孩读书,背后艰辛可想而知。“再苦不能苦孩子,砸锅卖铁也要供子女读书。”他一门心思想让孩子读书成才,孩子们读书也特别争气,三个儿子先后考上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和广州大学松田学院。

  帮扶前,刘王保家人年均可支配收入不足4000元,要支撑三个孩子上学实属不易。驻村扶贫工作队迅速落实教育扶贫政策,刘王保两个正在读书的小孩不仅减免了学杂费,还获得每人每年生活补助费7000元。同时,工作队努力协调各方力量支持这一家克服因学致贫的暂时性困难。现在,刘王保的三个儿子都有了工作,他的儿子小川告诉孙伟望书记,“我在广州这边实习还不错,说实话,我一开始离开家长很舍不得,很怀念那段时光。”

  “您委托人带给我的衣服,收到了,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的关心和帮助,现在我在幼儿园工作很开心,得到了领导们的关心,与同事们相处也很融洽……”今年,公和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孤儿户刘小杏给结对帮扶她的单位领导发来一段感谢视频,2019年7月,她从湛江幼儿师范学校毕业,目前在雷州市一家幼儿园上班。她说,“以后我会更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己,更上一层楼,不负您对我的期望。”

  助贫困户创业 开饭店月入万元 种甘蔗奔向小康

  在公和村,有一家“扶贫夫妻饭店”。今年,疫情防控常态化后,经营饭店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刘德森和妻子又开门迎客了。

  杀鹅、去毛、碌鹅、洗菜、炒菜、煮饭、摆桌……每天,刘德森夫妇早早起床,精心打理着饭店生意。到了中午,店边就开始弥漫饭菜香,食客纷纷闻香而至,三五人一桌,花百来元就吃得香饱。这为刘德森家带来了每月1万元左右的收入。

  对比帮扶前后的日子,刘德森感慨万千,过去一家7口人挤在30多平方米的破旧危房里,每逢阴雨天或台风来临,全家人都担惊受怕。一家人靠几亩田维持生计,孩子要读书,夫妻俩经常为一日三餐和日常开支忙得焦头烂额,生活非常艰难。驻村扶贫工作队了解到刘德森有厨艺专长,对他进行“一户一策”精准帮扶,为他争取免息小金额贷款,协调饭店用地,让他和妻子在村里创业开了“扶贫饭店”。通过危房改造项目,他家也住进了新房。他说:“都是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好,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

  像刘德森这样通过勤劳双手摆脱贫困的例子,在公和村还有不少。孙伟望书记说,有一户贫困户陈小强,获工作队资助购置早餐车,在村里卖早点,一天收入一两百元;贫困户陈加茂非常勤劳,工作队利用扶贫资金为他购买15头肉猪养殖,并支持他建设养猪场。除了养猪、酿酒,他还开拖拉机、三轮小货车运货;贫困户刘三哥在工作队资助下,不仅成了种植甘蔗大户,种了五六十亩甘蔗,还在湛江市租门面开店,现在全家已经奔小康了……

  目前,公和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90户310人,其中有劳力贫困户48户245人。到2019年底,全村贫困户已经全部达到脱贫退出标准。

  帮扶以来,原来没有文体广场、文化室的公和村,现在后山文体广场上,篮球场、健身设施一应俱全,闲置的旧房子改建而成的文化室,方便了群众看书、唱歌、打乒乓球、玩棋牌。帮扶单位还利用自筹资金投入60万元,实施集中供水项目,有效解决了村民的“用水难”问题;新建了村卫生站,解决了村民“看病难”问题;利用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和自筹资金,完成7个自然村巷道硬底化,修建环村路,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问题……通过不断提升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公和村正在向美丽宜居乡村迈进,广大村民的获得感、满意度和幸福感将进一步提升。

  ■采写: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图片: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