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郑庆伟的徘徊

来源:新快报     2021年08月08日        版次:A15    作者:朱涛

     ■郑庆伟书法(局部)

  ■朱涛(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会员)

  郑庆伟自幼学书,先后师从李太平、刘尊法、孙伯翔等先生,与所有书法爱好者一样,参加各种书法竞赛一直是检验郑庆伟书法学习的重要手段,很长时间他都无缘全国大赛。2009年,他34岁,在平顶山,他一鸣惊人,一举夺得兰亭奖一等奖,结束了长达十多年的徘徊。

  郑庆伟喜欢古典、怀旧,喜欢追溯悠远的历史,和古人对话;喜欢古曲的哀愁,抹一缕心伤;喜欢发黄的残纸,书写魏晋的线条。所以在他的书法中能够看到他的根,他就是从传统的根中吸取营养,不断滋润着的书法。可生活在都市的他,也同样喜欢时尚、现代,喜欢放飞梦想,义无反顾地随性而为;喜欢摇滚和足球,在歇斯底里和对抗中宣泄张扬;喜欢自驾,在荒无人烟的僻壤纵情率性。这种传统与现代、对立与统一、矛盾与和谐始终贯穿于他的学习和创作,他思辨、痛苦、沉静,也正是因为如此,使他长时间在一个状态中徘徊。

  长时间的徘徊容易大起大伏。郑庆伟自言是矛盾的统一体。他的书法创作也是一直处在一种徘徊的状态。长达十多年的徘徊,从连续两届兰亭奖落选选手,一下子夺得兰亭奖一等奖,形成一根巨大的“阳线”。从此以后,郑庆伟又开始徘徊,虽然也在全国册页展、草书展、扇面展、楹联展、行草展、行书展、新人新作展等展览入选或获奖,但却再无缘兰亭奖。

  长时间的徘徊会使根基断裂。事物的发展不可能有两全其美的选择,你选择了传统就意味着远离现代,你选择了现代,就意味着远离传统,很难把传统与现代和谐地统一在书法上。长时间的徘徊,终会像山竹台风一样把他书法的根基摇断,从此失去了传统营养的滋润,如果再找不到新的根源,慢慢地也会枯萎凋谢。

  长时间的徘徊会造成自信的丧失。为了提高入展率,各地书协都会组织不同形式的看稿会。2009年,平顶山市承办第三届兰亭奖,主场作战,自然不可轻视,郑庆伟几乎遍临了二王体系的行草书及他认为需要补充的书法元素,并且对章法、形式、内容、表现手段都进行了多方面的创作尝试。用纸无数,最后挑出了20多幅作品,也拿不定哪幅好,通过征求专家、同道意见,最后才确定了一幅作品投稿。对这件作品,虽然总体是满意的,但局部还有一些不足,可是能力有限,无法修改。

  在现行的书法评审机制下,看一个书法家,要综合地看,不仅在看他一次两次的获奖,还要看他在书法竞赛中的持续获奖能力;不仅要看他一幅两幅作品的水平,还要看他整体的书法水平; 不仅要看他投稿的书法创作水平,还要看他现场的书法创作水平。能够打破持久的徘徊,不断进步的书法家才是真正能够经得起时代检验的书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