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人工关节集采结果公布 患者离“关节自由”又近了一点

来源:新快报     2021年09月28日        版次:A22    作者:梁瑜 廖木兴

     ■廖木兴/制图

  人工关节集中带量采购日前公布了中选结果,预计2022年3月至4月份,患者可以用上降价后的人工关节集采产品了!本次人工关节集中带量采购产品包括初次置换人工全髋关节和初次置换人工全膝关节,带量采购周期为2年。中选髋关节平均价格从3.5万元下降至7000元左右,膝关节平均价格从3.2万元下降至5000元左右,平均降价82%。而这是继冠状动脉支架之后第二个全国采购高值医用耗材品种。

  ■新快报记者 梁瑜

  首年意向采购54万套,平均降价82%

  人工关节置换是治疗因外伤、运动损伤、退变老化等原因导致的股骨头坏死、关节损伤、骨性关节炎等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由于骨科耗材技术分类和组合复杂,难以直接竞争,长期以来是集中采购的难点,价格虚高明显,患者负担较重。

  本次人工关节集采共涉及陶瓷-陶瓷类髋关节产品系统、陶瓷—聚乙烯类髋关节产品系统、合金—聚乙烯类髋关节产品系统和膝关节产品系统四大类产品。

  据了解,这次人工关节集中带量采购首年意向采购量人工全髋关节约30.6万套、人工全膝关节约23.2万套,共54万套,占全国医疗机构总需求量的90%。按2020年采购价计算,公立医疗机构人工髋、膝关节采购金额约200亿元,占高值医用耗材市场的10%以上。

  记者了解到,以往,人工关节的价格都在3万元左右。以人工膝关节为例,基本上进口的价格在3万-6万之间,国产的价格则在2万-4万之间。本次集采中选髋关节平均价格从3.5万元下降至7000元左右,膝关节平均价格从3.2万元下降至5000元左右,平均降价82%。

  中选率高达92%,内外资企业均有产品中选

  在总结冠脉支架集采成功经验基础上,本次集采着眼于尊重临床需求和关节类产品特点,这也是对采购规则进一步的探索创新。

  共有48家企业超过140个产品获得了参与本次集采的资格,最终44家中选,中选率92%。而去年的冠脉支架国家集采,27个参与产品中只有10个产品中标,中选率不到四成。业内相关人士表示,提高中选率,企业报价就可以相对宽松,并非靠狠压价格才能中选。

  54万套采购量带来的市场份额,让参与的企业热情高涨。与前几轮药品集采不同的是,外资企业参与度显著提高。中选结果可见,内外资企业均有产品中选,既包括医疗机构常用的知名企业,也包括新兴企业。进口品牌有捷迈、强生、施乐辉、史赛克、贝朗等,还在个别项目上报出比国产企业低不少的价格;国产品牌有爱康医疗、春立医疗、威高骨科、大博医疗、微创医疗等,其中爱康医疗和天津正天则成为降价力度最大的两家企业。

  竞价“温和”,充分考虑配套服务价格

  相较于冠脉支架超90%价格降幅、从1.3万元左右均价降至700元左右的惨烈竞价,这次人工关节集采明显“温和”得多。集采现场,髋关节产品报价集中在6000-8000元,膝关节报价则多在4000-6000元。也有报出超低价引起一片哗然的:上海晟实的合金-聚乙烯类人工髋关节报出1970元,天津康尔诺的合金-聚乙烯人工髋关节则报出了1788元的最低价。而上海博玛医疗代理的PERMEDICA S.P.A公司人工膝关节产品报出了15444元的“全场最高价”;另有报价过万元的产品,是迈瑞医疗下属武汉迈瑞科技的陶瓷-陶瓷类人工髋关节,报价为10509元。

  本次集采还要求企业单独列出“伴随服务”的价格。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对产品型号匹配、专业设备安装等都有较高要求,这些工作统称为“伴随服务”。

  这些报价的背后,少了一些以往国家集采中超低价比拼的压力。人工关节集采前的8月26日,国家高值耗材联采办专门组织参与集采企业进行培训表示,“不鼓励企业无底线报低价”,并提示,“本次人工关节集采的最高有效申报价是19000元,不是有些企业认为的几千元。”多位企业代表表示,此次集采价格高于预期,企业的利润空间得到了保障,有利于后续的正常供应。

  并未刻意推动国产替代

  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骨科植入医疗器械整体市场前五大公司分别为强生、美敦力、捷迈、史赛克及威高骨科,其中我国关节类植入医疗器械市场前五大公司分别为捷迈邦美、强生、爱康医疗、春立医疗及林克骨科,爱康医疗、春立医疗均为国内企业。

  此次集采是否会推动国产替代?

  行业相关人士表示,这次大批外资品牌人工关节积极降价进入集采,对国产品种来说并不算是一件好事。此次集采,区分了A、B两组,A组是历史采购量较大的产品,中选率也更高,A组以进口品牌为主,B组主要是国产品牌。可见,本次集采并未刻意推动国产替代,国产和进口产品处于公平竞争。该人士表示,虽然国产人工关节和进口人工关节的产品质量无明显差异,但外资产品仍然有更强的品牌优势。要想国产替代,看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