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20岁机场高速机场收费站华丽变身 智能机器人上岗收费

来源:新快报     2021年10月29日        版次:A03    作者:黎秋玲

     ■自动收费机器人应用于机场高速收费站。新快报记者 毕志毅/摄

  新快报讯记者黎秋玲 通讯员冯展策报道 收费站实现去岛化,每两条车道之间仅距15厘米;集合多功能的智慧机器人实现无人收费;收费广场信息、车流信息、ETC收费信息在数字孪生系统上能实时映射仿真展示……10月28日,继8月30日完成主体建设工程后,广州交投集团机场高速机场收费站正式完成智慧化升级改造,以现代智能的全新风貌迎接广大市民。

  何镜堂院士设计

  融入粤剧水袖造型

  广州机场高速机场收费站始建于1999年,于2001年11月开通运营,是广州机场高速主线的北端点,距广州白云机场约6公里,是广州市重要的门户收费站,累计通行车流量超过2.5亿车次,日均车流逾12万车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原有收费站结构和模式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今年3月份,机场高速机场收费站升级改造工程动工,项目由华南理工大学何镜堂院士主导形象设计,灵感来自于粤剧中的水袖造型,改造后的水袖形象飘逸灵动,极具广粤门户特色。

  改造后的收费站,融大数据、5G应用、云计算等技术手段,集数字孪生系统、智能收费机器人、收费车道无岛化等九项智慧交通建设创新应用于一体。

  例如,机场收费站采用新的ETC收费模式,确保每台ETC车辆有主线/匝道自由流、收费车道前天线、收费车道后天线等三次交易机会,保证车辆在三次交易机会中完成收费,使得ETC车道车辆交易时间缩短为1.65秒,仅为普通收费站的三分之一,有效提升了通行效率。

  15厘米软隔离

  车道设计实现去岛化

  在传统的收费站车道设计中,收费岛一直是影响收费车道数量的一大因素。去岛化,是机场收费站车道设计中最大胆的创新。机场收费站每两条ETC车道之间仅用15厘米的交安标线进行软隔离,收费站车道数量从原有的29条车道增加为31条,最大限度地实现收费车道去岛化。

  驶进机场收费站,最引人瞩目的便是收费广场上的智能收费机器人。该款智能收费机器人集收卡机、读卡器、车牌识别、扫码支付、信息显示屏、语音播报、票据打印机等多种设备于一身,通过部署在智慧收费云上的中控平台,实现对CPC通行卡、ETC粤通卡车辆进行非现金收费处理,这个功能的实现,使机场高速成为广东省首条实现移动支付电子发票自助化打印功能的高速公路。

  基于智慧云中控平台,实现收费机器人对车道内待交易车辆车牌、车型精准识别,保证收费数据的准确。满足收费机器人在多种车道收费应用场景正常使用,支持ETC、微信、支付宝等多种支付方式。CPC卡车辆在收费机器人身上的平均通行时间比传统人工操作节省2-3秒,在提高收费速度的同时,能有效避免因人为操作失误导致的收费纠纷。